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本周經濟歐洲無限火力救歐元中國耗盡改革紅利密集核準刺激項目

(2023-10-25 23:48:58) 下一個

本周經濟歐洲無限火力救歐元中國耗盡改革紅利密集核準刺激項目

2012年9月9日

何必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日程安排……(略。)

來看看本周經濟的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嗬嗬。

施工噪音裏的寫作。

本周嘛,除了經濟新聞之外,俺遇到相關的事兒也是不少滴。本周一,俺試圖將弄這些個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經濟內容的事兒整體性轉移出去,因為長年累月每天都必須拿出固定時間來應付洋鬼子中文媒體,太勞神費力啦,並且,在俺看來,這完全就是個太簡單的勞動咧,每天7封郵件,挨個打開,第次點擊新聞標題,打開標題的新聞鏈接,然後將所打開的鏈接的內容複製下來,粘貼在純文本文件框裏,然後將純文本裏麵的內容粘貼到WORD文件裏,說到底,幹的不過就是複製—粘貼這麽簡單的事兒,隻不過需要有些責任心,別有遺漏或者重複就中咧。這樣的事兒很容易吧?可是,就是他媽找不到能夠幫助俺幹這事兒的人。今年此前,已經找過仨人咧,都望而卻步,趕上本周,俺以為事不過三,終於有人口出狂言說幹這種活兒是“傻子都能幹”的事兒,從周一開始就去幹咧。結果呢?每天按照FT中文網、路透中文網和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做成三個WORD文件給俺發送過來,俺一檢查,遺漏的太多,就分別向對方指出來,告訴如何改善,而其中,就屬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的“相關閱讀”最不是人的,沒完沒了的“相關閱讀”,而且一相關就能夠相關到猴年馬月去,如果不像遺漏,就必須在以前的文件裏查找是不是曾經“相關”過,而且,該網站非常不負責任,很多都是文不對題,同樣的內容,標題卻不同,或者標題與內容說的完全是兩碼事兒,這很麻煩是不是?結果呢?對方問是不是可以不弄華爾街日報而隻幹其他倆,俺大驚失色——如果要是那樣的話俺還找什麽幫手啊,自己分分鍾就都給辦咧。最終,到了周四,人家對俺說不幹咧,每天占用的時間太多啦,得五、六個小時,雖然俺說開始畢竟不熟悉,俺弄這些個玩意兒不僅僅是複製—粘貼而且還得分門別類再進行歸檔,也用不了那麽長時間,可人家就是不玩兒咧。不得已,俺隻能自己再重新自己弄,而且將對方已經弄過的內容一查找,遺留的大概有三分之一,沒轍,都自己補上吧。這樣,周四晚上打羽毛球回來筋疲力盡,卻得補上內容,熬夜到很晚。周五起床昏昏沉沉,中午小憩一會兒,

下午小憩完了,昏昏沉沉起來,打開華爾街日報的郵件,剛剛複製—粘貼了沒幾個,卻發現所有內容都再也無法複製咧,嚐試FT和路透,都可以一如既往地做,那顯然不是俺的電腦的問題,而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的事情。那時候,已經到了周五下班的時候了,也就是說,該中文網在周五下午下班開始,禁止複製其網站網頁的所有內容咧。為什麽呢?訪問其網站主頁,沒有給出任何相關解釋。俺琢磨著,或許,該網站每個標題鏈接網頁正文後麵都會不厭其煩地注明“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但是在中國特定的知識產權氛圍裏,這種聲明都被當做狗屁,沒人搭理。大量複製翻譯轉載的現象層出不窮,太多網站都以轉載華爾街日報相關報道為主要內容咧。因此,這是不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保護自身版權的一個舉措呢?如果是,那麽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可是在進行一個非常大的賭注,在FT、路透們虎視眈眈,並且像紐約時報等洋鬼子媒體紛紛接踵而至搶灘中國內地的情況下,卻出此招數,無異於自殺式行徑;而且,以華爾街日報的口碑,非常差勁,但凡複製粘貼過洋鬼子中文媒體相關內容者,都知道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是最令人咬牙切齒的,網站架構做得比FT和路透差遠了,每天都會讓受眾感覺到頭疼;去年俺碰到那個荷蘭資深媒體人,閑聊之際這個荷蘭洋鬼子就提及,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的總編輯是個非常憎惡中國人的美國佬,根本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裏,雖然在中國進行著作業,但卻對中國沒有任何好感。是此之故,俺也就感覺該中文網的內容如此增加讀者的瀏覽障礙製造無端的閱讀成本,也就在所難免咧。這種事情,當然也算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越來越厭煩和憎恨中國人的一個具體表現。但是,如果禁止讀者複製,而是要根據默多克的原則逐漸采取付費製的話,那麽就必須敢冒在中國曾經被網民人手一個的263電子郵件信箱突然之間收費結果自取滅亡到現在已經基本上不複存在的風險。俺們姑且不談互聯網收費可能性以及盈利模式會如何,隻是看,263收費讓自己死得很快也很慘,瑞星金山們因為奇虎360終生免費模式而一敗塗地潰不成軍,周鴻禕采用免費殺毒軟件方式一舉將幾乎全部對手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也因此,周鴻禕才具備了去年3 Q的與騰訊的你死我活、以及現如今風生水起的3B門裏與百度和搜狗的搜索引擎之爭。從收費到免費易,從免費到收費難,這是個連傻都知道的事兒。另一方麵,更為生死攸關的是,現如今的中國正在迅速向著後中國挺進,如此劇烈轉型時期,對於洋鬼子中文媒體來說,最重要的是擴大中文網的讀者群,使得日後在中文網領域裏占得先機。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卻不然,采取了最荒誕不經的手段。很是齷齪而弱智吧?如果俺如此猜測和推想是成立的話,那麽該網站成為眾矢之的也就為期不遠,並且也會迅速像263.net,以及fm365.com等等那樣很快進入曆史。如果明天開始的一周華爾街日報中文網還是如此狀況的話,那麽該網站以及默多克再度犯下了極大的戰略性錯誤就是顯而易見的了是不?

對俺來說,如果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內容無法複製傳播,就目前俺所掌握的資料庫容量看,影響並不會很大,盡管每天少了數以萬計文字量的內容,但也隻不過會讓俺每天傳播的文字量減少幅度不會很大。(本來,末日情結之中,俺這一段時間已經加大了傳播的文字量,別像小沈陽說的人生最痛苦的事兒那樣——“人死了,錢沒花了”——當然嘍,在此的錢則指的是資料。)隻不過,以後沒有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的內容,會是有些許遺憾和欠缺,俺不得不將其看作自動棄權放棄離場者,權作一個太不識時務的王八蛋咧。這能夠節省俺每天不少時間。實在話,如果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就這麽壽終正寢的話,那麽其在中國以及中文世界裏,就像默多克臭名昭著的英國《世界日報》那樣,留下一個遺臭萬年的惡名。不知道FT和路透們會不會步華爾街日報之後塵,不學好。但無論如何,如果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如此狀況是個開端,那麽就是個非常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或許,內容所致,這是不是俺最後一期本周經濟新聞盤點,就看下周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是如何表現咧。

本周經濟還是五彩亂繽紛的吧。

本周五報道,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因需求下滑--摩根大通。這自不待言。

本周五報道,債市收益率變化折射中歐刺激新政有局限。雖然說歐盟與中國不約而同出台了刺激經濟的措施,但從債券收益率看,效果不彰,影響有限。這很耐人尋味。

歐洲那邊如何?

本周一報道,調查:僅1/4德國人認為希臘應留在歐元區。這是不是可以看做“民意不可違”呢?越來越多的德國佬已經對希臘忍無可忍,大多數都認為希臘可以或者應該退出歐元區,恐怕很是墨菲定律效應吧。

本周二報道,歐元區各國企業貸款利率水平出現分化。這不新鮮,利率變化實際上反映出歐元區內部區域經濟不平衡狀況,而且還會愈演愈烈。

本周二報道,南北歐企業融資冰火兩重天。前麵一條說中部以及東西歐利率狀況差異,而如果從南北融資狀況看,也是如此。西歐和北歐一向富足,其他地方日益貧瘠。

本周二報道,穆迪將歐盟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麵。穆迪還是閑不住吧。

本周三報道,借款成本差異令歐洲央行有計難施。統一的央行,不統一的經濟狀況,當然難以為繼咧。

本周三報道:政策會議召開前歐洲央行內部分歧嚴重。本來嘛,歐洲央行內部就是不同成員國各自代表爭權奪利的地盤,不同國家的利益,當然也就你死我活咧。

本周三報道,法意領導人呼籲歐洲央行出手壓低成員國公債收益率。為了收益率而收益率,不管壓低收益率是不是符合經濟規律以及所有成員國的利益。

本周三報道,銀行監管角色將為德拉吉的歡樂夏日添彩。上周俺就說過了吧,ECB如果擁有了監管歐元區6000多個銀行的職能,那將是何等風光無限啊。隻不過,這是不是又一個攬權卸責的王八蛋之舉,不妨兔子等著瞧。

本周四報道,歐洲央行不擬設定收益率上限。德拉吉胡鬧了不是?玩火自焚吧。

本周四報道,歐洲領導人呼籲歐洲央行采取強有力行動。病重亂投醫,政府希望央行加大力度,但恐怕事與願違。

本周四報道,歐洲經濟下滑趨勢加劇 歐央行舉措效果堪憂。這就是個尷尬的現實。歐洲經濟太不給力,就算ECB一手遮天,也力有不逮。

本周四報道,穆迪下調葡萄牙和愛爾蘭的上限評級。這已經是穆迪本周第二次在歐元區大打出手咧。

本周五報道,歐洲央行:將動用無限火力拯救歐元。哪兒來的“無限火力”啊,太讓人啼笑皆非了不?

本周五報道,歐洲央行推出新的不限量購債計劃。這種景象,與2008年華爾街金融風暴之前的美國很是相像吧。不管什麽樣的垃圾,都被奉為至寶,大肆購買。如此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出,讓歐洲乃至全世界(包括中國)的股市一時間像吃了蜜蜂屎那樣興高采烈節節攀升,但其中的雷區顯而易見。如此在垃圾債券購買上如入無人之境,最終會是何種結果,很是讓人憂心忡忡不?

本周五報道,德國媒體警告歐央行提供無限援助或毀滅歐元。德國佬如此態度,與前麵法國意大利的立場大相徑庭,並且,德國媒體如此報道實際上反映出德國包括央行行長甚至摸殼兒本人的態度,也就是說,在對ECB動用無限火力不限量購買成員國債券問題上,德國與歐元區乃至歐盟成員國的分歧日益加深。何去何從,讓人拭目以待。

美國佬那邊呢?

本周三報道,美國8月份供應管理學會製造業PMI降至49.6。情況還是不那麽美妙。

本周五報道,疲弱的美國經濟發出樂觀信號。而俺更是從本周諸般經濟現象裏感悟到,所謂“中美之間恐怖的金融平衡”,最終是以美國樂觀而中國完蛋為結束。窮鬼中國把錢借給富豪美國使用,最終美國還是幹掉了中國,徹底賴賬咧。

亞洲呢?

本周一報道,亞洲製造業下滑態勢進一步加深。

咱中國涅?

本周一報道,證監會放開保險資管及信托產品開戶。又是個救市舉措吧。

本周一報道,周小川稱銀行間債市日益重要 推動信用債市改革已有部際共識。周小川又在胡噴了吧。中國王府之間可能產生什麽“部際共識”麽?銀行間債市那是什麽?咱們都知道剛剛爆發不久的LIBOR醜聞吧,英國佬尚且如此,中國可能會不無法無天麽?

本周一報道,中國8月官方製造業PMI意外跌破榮枯分水嶺。太牛啦,官方PMI指數也不問青紅皂白和統計造假直接跌破了分水嶺,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基本走向了吧。

本周一報道,中國8月匯豐製造業PMI創41個月最低。又是個創紀錄吧。這種紀錄讓俺賞心悅目。

本周一報道,中國央行拉長逆回購詢量期限 暗示無意降準。央行繼續胡作非為,擾亂金融秩序。

本周一報道,人民幣近五個月首現收破中間價。等著吧,大規模貶值無奇不有咧。

本周一報道,交銀財富景氣指數下跌 房價上漲預期上升。經濟下滑,房價上升,如此景象太讓人唏噓不已了吧。

本周一報道,匯豐中國8月份製造業PMI終值降至47.6。這是個新低不?說三季度中國經濟會觸底反彈者,麵對如此數據該搖頭晃腦喋喋不休什麽呢?

本周一報道,中國經濟去杠杆壓力甚於去庫存。杠杆率居高不下,所謂金融創新學得不錯吧,到現在怎麽樣?作繭自縛不?

本周一報道,《人民日報》敦促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政策儲備。黨報如此聲音,當然是中國經濟危在旦夕的反應啦。

本周一報道,中國製造業8月份出現新的疲軟跡象。沒完沒了下探,終於胡底?

本周一報道,穆迪:中國改革措施對評級有積極影響。穆迪傻嗬嗬,知道對中國來說,改革意味著什麽麽?屠宰場絞肉機耶。

本周二報道,國際油價上漲 出台刺激措施預期蓋過中國數據疲弱影響。屋漏偏逢連夜雨,經濟低迷,國際市場油價卻節節攀升,他奶奶的。

本周二報道,行業協會:下半年中國煤炭需求將持續低迷。如此,發電量、鋼鐵產量、貨運量等等會是什麽樣,不言自明了吧。

本周三報道,中國交易商違約潮加劇大宗商品低迷。大量違約出現,與時俱進中國特色不?大宗商品市場因此一蹶不振,等到什麽時候才能起死回生?後中國時代?

本周三報道,中國的刺激措施已達極限。這與謝國忠的論調如出一轍。

本周三報道,匯豐8月份中國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52.0。別看處於榮枯分水嶺之上,但是如果比其7月份的53.1,還是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本周三報道:中國大中型鋼企7月份共虧損約20億元。鋼鐵業完蛋了吧。

本周三報道,沃爾沃上半年營業利潤同比大跌84%。李書福會如何解釋如此局麵?瑞典人會如何應對如此慘狀?但凡遇到中國人,死有餘辜。

本周三報道,中國“渾水”聲名鵲起 個股做空時代迫近監管待完善。如果做空中國概念股的風潮在中國內地上演,那將會是什麽樣的情景?如果亨得利查諾斯以及美國香榭們進入中國內地,那將會是何等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就目前情勢看,做空中國已經成為新的時尚,比演藝圈兒的大猩猩小星星可牛大咧。

本周三報道,中國體製弊端凸顯削弱宏調政策效果。洋鬼子娓娓道來說,經濟下滑未止步體製弊端消減宏調政策效果,財政收入目標高企企業減稅減負初衷好落實難,當務之急是重啟改革議程切實推進經濟和政治改革,應全麵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製……說到底,就是我黨及其委府是屬狗的許進不許出,什麽改革啊,扯蛋吧。

本周三報道,標普:中國鋼鐵行業未來處境越發艱難。標普又粉墨登場咧。中國鋼鐵業死翹翹隻不過是時間問題吧。這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兒啦。

本周四報道,中國工信部下調2012年工業增加值增速預期。這種下調,迫不得已。

本周四報道,專欄:中國經濟的政策牌不再靈驗。中國經濟對政策依存度過高,全世界有目共睹。而當政策效應迅速減退時,中國經濟還能夠指望什麽呢?

本周四報道,高盛下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全世界都做空中國了吧。

本周四報道,中國發改委核準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昨天俺的文字裏用了不少文字評價如此舉措,實際上,溫家寶已經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徹底用光經濟政策工具,把所有的好處都往自己身上攬,把所有的麻煩都留給繼任者。如此兩天之內密集核準逾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項目,太能夠說明問題了吧。

本周五報道,中國批評歐盟太陽能電池板反傾銷調查。摸殼兒剛剛離開中國,歐盟就對中國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光伏產業反傾銷調查,規模之大令人咋舌。歐盟與中國倆經濟危機中的難兄難弟,自相殘殺,或者,歐洲人心知肚明,中國氣數已盡,破鼓萬人捶,死豬不怕開水燙,無論如何如此反傾銷調查不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規模也就不在話下咧。

本周五報道,滬綜指放量收升3.7% 創近八個月最大漲幅。回光返照,末日狂歡,難以為繼。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