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對袁劍《大拐點》及其他說辭的望文生義胡說八道

(2023-10-21 23:32:21) 下一個

對袁劍《大拐點》及其他說辭的望文生義胡說八道

             2012年7月17日

何必

7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度下調對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略。)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香港《亞洲周刊》對袁劍《大拐點》的推介。

(何必注,略。)

袁劍《大拐點》書稿全文。

(何必注,略。)

袁劍在洋鬼子中文媒體上對《大拐點》的推介。

(何必注,略。)

再來看看昨天俺收到的德國《世界報》的振振有詞。

(何必注,略。)

俺就《大拐點》與袁劍的電子郵件往來。

袁劍:

昨天張昊在與你的對話裏提及我昨天文字對你和王力雄的“調侃”。

為了說明,給你發此郵件。

其實,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早就把你《大拐點》的書稿給了我。由於當時書尚未付梓,我沒有傳播,也沒有對書稿進行任何評論。現在,考慮到出版社和你的版稅利益,我也暫時不會傳播電子文件。

你的《奇跡的黃昏》,我推薦給了很多人看。不過,我對你該書稿最後中國的出路是基層民主的論斷不敢苟同。

大拐點和黃昏有著同樣的盲點。大拐點提出,應該重建社會,重建底線。但問題是,誰來操作?如何操作?鄭永年提出中國經濟體製改革已經進行了,現在應該做的,是在政治體製改革之前進行社會改革。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畢竟,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經濟、政治和社會涇渭分明過。

現如今,全世界判斷中國事務已經成為時髦。但之所以能夠令人心悅誠服者少,主要還是視野問題。

我和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多次討論過,判斷中國事務,如果沒有中國八零後現象的視野,太多事情都無法說明。而全世界,關注八零後現象者鳳毛麟角。前年我曾經供職的北京電視台曾經做有關八零後的電視係列片,發現偌大的中國,所有研究結果竟然沒有一個專門研究八零後群體的。最後找到我,發現我是僅有關注八零後現象者,並且經年累月樂此不疲。

除了八零後視角之外,還需要有國民性(魯迅稱之為劣根性)的角度。詳細內容可見附件。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曾經幫我在凱迪上傳播過此文。不過還屬於未完成。

另外,互聯網的反對性實際上也是扼殺中國民主乃至全部所謂普世價值的因素之一。遺憾的是,到現在能夠看到這一點者很少。我也將我就此的部分嬉笑怒罵發給你。(我的評論在文字的最後。)

綜此,八零後、國民性、互聯網是構成判斷中國事務的非常重要的三大要素。

另外,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一直希望我能夠從潘曉討論延續到《中國怎麽了》的發問。我也將文字發給你。這還是我和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的討論文字,這篇文字暫時請勿外傳。

潘禕

5月10日

mao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17:22

回複:袁劍:

潘先生好

收到,我會拜讀。

袁劍

嗬嗬。

裝修噪音裏的寫作。

今天的文字也發送給《大拐點》的作者袁劍,因此不牽扯到背後對人評頭論足之事,就像前些天俺對冼岩郵件組裏謝小慶嬉笑怒罵也發送給他本人一樣。反正,俺盡量明人不做暗事。

俺早就收到了別人發來《大拐點》的電子版,也知道,該書早就可以從網上下載,(這大概是現如今出版物的營銷手段?)但俺還是延遲至今才將該書草稿內容傳播開來。畢竟,俺在如此每天一篇文字裏提及該書已經是幾個月之前的事兒咧,而該書問世後俺也曾經推薦過,該掏錢的早就掏了,不掏錢的怎麽著也不會舉手之勞咧。

上周日俺盤點當周國內外經濟新聞時,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率的7.6%的最新數據,俺就發問——誰看了如此數據會高興?應該是袁劍。畢竟,如此數據佐證了他的大拐點的基本判斷。當然,這並不是說,袁劍是個像俺這等唯恐天下不亂心理陰暗幸災樂禍的主兒,但經濟數據證實了大拐點的到來,無論如何也是個讓如此觀點擁有者求之不得的事兒。

想當初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應該是2007年開始到現在,他一直都可以看到俺如此每天一篇的文字,並且俺將此前的文字還加上監獄日記、挪威觀感等等也請他備份,昨天126郵箱出問題,俺將文字發到他另一個郵箱裏咧)將袁劍如此書稿草稿給俺時提及他要對袁劍提出不讚同其中一些結論,比如說中國的財經即將出現危機。當時俺剛剛拿到草稿,還沒有看,無法獲知具體脈絡。不過,俺的直覺是,大體上在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和袁劍的觀點差異之中是支持袁劍的。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的基本思路是,隻要我黨及其委府掌握了土地信貸這兩個財源,並且擁有鑄幣稅的壟斷權力,財政危機之說就屬於空談。穆兄如此立場由來已久。但是,即使擁有了如此財源和開動印鈔機的資格,也無法避免財政危機的爆發,畢竟,貨幣量所對應的實物發生著變化,這點為太多人所說三道四,比如周其仁在討論中國強製性結匯製度給中國帶來貨幣量劇增並且產生通貨膨脹基礎性條件時很婆婆媽媽地絮叨過。而今年開春到現在所發生的事情也印證了這種研判,很多地方委府財政陷入麻煩,不得不依靠拍賣公車來試圖擺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香港媒體報道,全國2200過的縣裏隻有40多個具有財政盈餘,其他悉數都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按照法律的觀點,就是處在破產的狀態之中。(俺多年前就堅定不移於人民的幣不可避免會大幅度貶值而對升值之說冷嘲熱諷,根據之一就是中國縣鄉級財政早就處於破產狀態,當然還有銀行不良資產與日俱增,等等。)土地財政也好,央地博弈也罷,在財政上都具有著顯而易見的危機成色。

當然,這不是說,《大拐點》就是全部可以接受的。

袁劍是迄今為止討論中國事務的國內外所有人之中俺能夠仔細閱讀進去屈指可數(的的確確不超過五個人)的作者之一。洋鬼子自不待言,到現在洋鬼子對中國事務說三道四的主兒裏,沒有一個是俺可以耐心看下去的,那些個所謂中國通或者中國問題專家,太扯蛋啦,對此,俺曾經指名道姓嬉笑怒罵過不少吧;而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下同)裏,國內外能夠讓人心平氣和者也鳳毛麟角。上周俺剛剛就美國裴敏欣的說辭劈頭蓋臉過吧,國外那些個中國事務學富五車的華人裏,能夠令人忍俊不禁者日益稀缺。國內就更不用說啦。去年胡舒立財新雜誌給外國投行駐中國經濟學家群體進行了群體性掃描評價,得出的結論是現如今這些個經濟學家根本出不了許小年謝國忠胡祖六那樣的獨樹一幟者。當然嘍,胡舒立言必稱美利堅的基本立場盡人皆知。實際上,謝國忠們令人大跌眼鏡也絕非個別現象。袁劍對謝國忠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做派評價說“媒體需要他”,也由是,袁劍和他稱之為“老謝”的謝國忠都冠之以“獨立學者”,更是有趣不?

俺與袁劍的區別在於,俺去年失業之前一直在媒體騙吃騙喝,擔任新聞評論的角色,糊口騙錢迫使俺不得不對太多領域都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要不然根本無法應付千奇百怪的世態以及記者采訪回來的素材並且據此做出點評。這也就強迫俺必須麵麵俱到,隻要節目裏可能出現的報道領域,俺就必須涉足染指,從江胡纏鬥中南海四分五裂,到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從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到北京老年人晨練擾民,從房地產宏觀調控到上網卡被盜號,從道交法機動車全無責條款到黑診所,無奇不有。俺從來不是學者,隻不過是個新聞評論者,新聞記錄當下,評論也就為轉型中國立此存照。

俺幾年前曾經傳播過白祖誠老先生發來袁劍《奇跡的黃昏》的書稿。在對那部書稿的評價中,俺就提及,袁劍前麵的敘述娓娓道來,但是文字的末尾突如其來地弄出一個中國的出路在基層民主,讓人非常莫名其妙。並且,對於基層民主又幾乎隻字不提,更是令人找不著北。俺的結論是,袁劍該書留下了一個非常不光彩的尾巴。而《大拐點》也有著同樣的問題,把中國的出路放在了社會重建上。亞洲周刊說這兩部書是姊妹篇(於是乎,俺將姊妹篇都傳播啦),那麽袁劍的如此路數也一以貫之,簡言之,就是在討論經濟問題的最後,把經濟問題的解決訴諸於經濟領域之外。而俺閱讀袁劍的文字也不少了,沒有看到過他在基層民主以及社會方麵的相關論述。這就給人大惑不解——就像一個江湖郎中看病,望聞問切之後得出結論說隻能找德國大夫(要知道,德國的臨床醫學到現在全世界依然在最牛之列)那樣,把生存希望推給了自己並不熟悉的專業。

比如基層民主。俺曾經專題討論過王力雄的遞進民主以及後來的矢量民主。顯然,作為一個政治學者,王力雄的民主的問題上有過太多的思考。今年薄熙來事件後,王力雄的克裏斯瑪之說,咱們是不是在袁劍《奇跡的黃昏》中似曾相識?王力雄對於克裏斯瑪現象的討論,很是讓人好壞參半吧,對此,美國福山有關胡錦濤委府並沒有根除產生薄熙來這樣“壞皇帝”的結論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吧。王力雄沒有談到的是,胡錦濤是不是壞皇帝?胡鞍鋼最近提出了“集體總統製”刊發在黨報上,寡廉鮮恥到了如此地步,遭到鋪天蓋地的汙言穢語自不待言。可恰恰在如此言論問世之際,俺像是與胡鞍鋼心有靈犀流氓混蛋彼此惺惺相惜那樣,提出鄧小平權力製度安排上的三大缺陷——集體領導、任期製以及隔代指定接班人,這造成了人類曆史上最惡劣的帝製——沒有皇帝(集體領導變成集體不領導)、有限責任(卻無限權力,也因之就有了權力無限大責任無限小的即便在帝製之中也如假包換的曠世奇聞)以及接班人的暗箱操作。於此,王力雄在薄熙來事件上的克裏斯瑪之說也算是天經地義咧。但是,接下來王力雄的《N係列》卻還是那種神秘主義(實際上,王力雄所有著作都彌漫著如此五彩亂繽紛的成色,從黃禍到超越者聯盟再到矢量民主,等等),並且將現如今團派和太子黨(雖然說如此分類並不嚴謹準確,但方便起見權且如此吧)兩派輪流坐莊當成是個靜態的定勢,這顯然與事實相去甚遠。更何況,民主自由等等普世價值之說都是屬於製度決定論範疇,中國新左派之所以花枝招展,葛蘭西文化霸權說就是個法寶,如果僅僅停留在製度決定論上,根本無法詮釋現如今的中國。而袁劍在如此這般洋洋灑灑的問題上則幾近隻字不提,這也就讓袁劍的基層民主論被人們廣泛的狐疑紛至遝來。再比如社會重建。上周俺曾經專題討論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到底是個什麽貨色,俺就提及,八個字可以分作兩兩組合的四個詞組,而每一個都來自於西方;其中的社會,與德國人從中世紀到魏瑪共和國然後馬克思再到納粹,其概念的內涵豐富多彩,王飛淩郵件組裏對於德國乃至歐洲大陸非常流行的社會民主黨現象中“社會”的概念很難找到中文確切對應的翻譯詞語。而社會重建是不是可以獨立於經濟以及政治,這又是個中國人之中爭論得你死我活的問題。鄭永年做了如此區分,於是乎也就出現了去年鄭永年大庭廣眾之下言之鑿鑿當今中國是五千年來最為輝煌而招致在場的姚中秋(秋風)麵對麵嗬斥三個“無恥”(並且可能引發姚中秋精英敗壞論?)並拂袖而去的景象。

從這兩部書稿,到《大裂變》,以及《中國房地產崩盤進入倒計時》,等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什麽?“大”。玩笑地說,好大喜功,宏大敘事。不大不足以惹人注目。這很是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現如今出版物市場上如此“大”的著作比比皆是,讓俺一看到如此標題就腦袋大,發懵。

《大拐點》看起來更像個文集。於是乎,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保持觀點的一致性。最近,陽光衛視老板陳平不甘寂寞也出版了自己的囁嚅顢頇雞鳴狗盜之說,卻沒有忘記在開場白裏就注明截止到出版時間為之自己觀念的狀況,並且指出思想是會發生變化的。畢竟,浮想聯翩是變動不居的,按照言必稱古希臘者總是原因希臘先哲的話說,人不可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這種在年輕力壯之時就出版文集的做法,通常都是成名成家者的動作。以俺每天一篇筆耕不輟的狀況,俺實在不敢麵對哪怕兩年前俺寫的文字,感覺慘不忍睹。畢竟,兩年前俺的認識水平,與當下無法相提並論。而《大拐點》能夠把多年前的文字拿出來結集付梓,勇氣可嘉但卻不免百密一疏,其間的自相矛盾也就無法避免難以自圓其說。

袁劍提及,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看法最悲觀的當屬北大佩蒂斯。如果到了3%的增長率,中國會是什麽樣?實際上,2002年俺在央視做經濟學家演播室訪談節目時,楊帆贈送給俺他主編的書籍裏提到,按照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來看,情況遠沒有人們津津樂道的那樣樂觀,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低於6%這個生死線,那麽所有積重難返的矛盾都會爆發,形成巨大的災難(或許就是王力雄超越者聯盟最後所謂的“玉石俱焚”吧?)而會使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乎,佩蒂斯的3%也就是個完全的影子設想,根本不可能出現,在3%到達之前,中國可能已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咧。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非常大(又是大)的問題,那就是俺2009年提出的“後中國研究”的範疇,說中國的四分五裂不可避免,人們應該對此未雨綢繆,做好中國分裂後該如何應對的事兒,避免出現科索沃以及車臣南奧塞梯那樣的慘狀。如果說當時俺提出如此概念被太多人看作嘩眾取寵的話,那麽看看前麵引文裏洋鬼子的相關說辭吧。洋鬼子給出的依據是什麽?中國地方政府正在被債務淹沒、中國的經濟危機將引發動蕩、中國的超級富豪開始“輸出”資本、中國環境危機、中國人改變生活方式的要求引發通脹……在其他地方,人口問題、腐敗問題等等都被羅列出來。這幾個星期,洋鬼子中文媒體上對中國的破口大罵簡直就成為家常便飯,而這種景象,在今年初還是不可想象的。年初時,有關中國經濟軟著陸成為共識的陳詞濫調俯拾皆是不?可是,現如今呢?變化何等迅速。現如今洋鬼子中文媒體上什麽中國麵臨著巨大的災難啦、中國經曆轉型陣痛啦、中國經濟失去了高增長的光環啦、中國可能引發世界經濟衰退啦等等讓人看了目瞪口呆的標題就很是無處不在。如此,也讓袁劍大拐點的說法日益深入人心。而前麵德國《世界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墜落”的標題,太耐人尋味了吧。這是什麽?大拐點?拐點之後會怎麽樣?真的能夠有社會重建?還是俺經年累月說的,我黨完蛋中國注定也就完蛋,而中國如果真的發生像南斯拉夫和前蘇聯那樣的分崩離析,會更加慘絕人寰,原因就是現如今的中國人是古今中外人類曆史上最壞的群體,其中又以知識精英的敗壞速度為甚,於是乎,中國也就不可能出現季莫申科。普京上任後對老毛子富豪大打出手,把霍多爾科夫斯基鋃鐺入獄,並且把後來成為英國切爾西老板的阿布拉莫維奇弄得背井離鄉,這種狀況在中國根本不會出現,因為中國首富是溫家寶,政治局委員個個都是億萬富翁。並且,美國佬得意洋洋說,來自美國情報機構數據,中國高官子女74.5%都去了美國,而孫子輩在美國更是超過了90%。如此,中國何來社會重建的組織資源和物質基礎?人類曆史上可曾出現過如此景象?說到底,俺自鳴得意在於,“後中國”時代越來越近在咫尺咧。

如前所述,俺已經給袁劍發去了俺有關中國人劣根性、八零後、互聯網反動性、以及反思中國人和中國怎麽了之類的相關文字,太多看上去匪夷所思但卻越來越被俺這麽個社會最底層一貧如洗卻經年累月對中國看空唱衰的烏鴉嘴混混兒不幸言中的蓋棺定論,也就不再一一道來咧。

俺琢磨著,到現在俺每天一篇從不間斷的文字已經八年半多啦,按照俺自己每天平均寫三千字(實際數量應該高於此)來計算,怎麽著也有數以千萬計的文字量了不?如果俺也弄個文集(當然嘍,內地是無法實現滴),他媽的稿費也應該夠俺喝一壺的吧。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