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歐債危機讓全世界向右轉越來越趨向保守態勢有目共睹

(2023-08-07 00:30:01) 下一個

歐債危機讓全世界向右轉越來越趨向保守態勢有目共睹

        2011年12月27日

何必

自這位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本世紀初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算起,10年已經過去……(略。)

歐債危機還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吧。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老左派電子雜誌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嗬嗬。

歐債危機繼續火燒火燎的,到現在何去何從還是無法有一個定數。來自法國的接替管不住自己小雞雞而下台並且幾乎已經鐵定失去競爭法國總統的施特勞斯•卡恩的IMF現任總裁拉加德對於現如今全世界流傳的有關歐元區乃至歐盟解體的說法不以為然,並且把這種瘋狂傳播的說法稱之為“夢囈”;而歐盟理事會負責人也對這種說法予以了堅決的否定,說歐元區和歐盟不可能解體。就像開篇高盛的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那樣,或許,這些人都是屬於樂觀主義者。

其實,這也是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人類趨樂避苦的本性,使得會在對於任何事務的判斷方麵都有著選擇性,刻意把那些負麵的信息屏蔽或者篩除掉,留下那些還可以讓人抱有希望的部分。也因此,在選擇任何組織的領導人時,也注定不會找一個悲觀主義者來掌握如此權力。不管是什麽樣的組織,權力擁有者從一開始、或者至少是在過程中都會落入樂觀主義分子手裏,而不會長期被悲觀主義者所掌控。一個家庭如此,一個社會學上所謂的非正式組織如此,高盛那樣的企業如此,IMF那樣的國際金融機構如此,歐盟理事會那樣的具有一些行政權和司法權的組織同樣如此。無法想象的是,一個組織長期掌握在悲觀主義者手中的狀況,是不是最終會導致像美國人民聖殿教那樣發生集體性自殺的結局。悲觀主義者不被人們歡迎,就像魯迅說那個在孩子滿月慶典上非得不合時宜地說“這個孩子是要死的”那個倒黴蛋兒一樣,雖然說的是真理,但還是免不了要被痛打一頓趕出門去。樂觀主義很具有趨同性,也因為對於自己和周邊具有樂觀的預期,很容易達成共識並且付諸實施,從而在組織行為方麵是具有行動性質的,相反,悲觀主義者卻由於悲觀,很難形成組織,畢竟,悲觀主義者對哪怕由清一色的悲觀主義者構成的組織本身也具有悲觀的態度。讓一群悲觀主義者拉幫結夥,這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事兒。讓一群悲觀厭世的人們湊在一起,其結果很可能是比單個孤家寡人的悲觀主義者時死得更快。因此,人類形形色色的組織產生的過程,也是人們對於樂觀主義逐漸選擇的過程,人們很難設想一個悲觀主義組織的曠日持久的存在,比如有什麽厭世輕生者俱樂部那樣很是滑稽,組織存在的要件之一就是組織必須具有目標,這也就提供了行為的預期。就算一個階段裏悲觀主義者占據了權力位置,但是,這種狀況也是難以為繼的,一方麵,悲觀主義者自身對於這種權力及其運作的前景沒有期待,並不渴望和珍惜這種權力,也就無法很好地運用權力,逐漸對權力產生疏離乃至厭惡,另一方麵,人們當然不會願意在悲觀主義者的領導下所作所為,特別是,樂觀主義者無法容忍接受悲觀主義的基本立場,更無法接受基於這種立場而產生的行為方式,由是,即或悲觀主義者陰差陽錯掌握了權力,最終還是會在組織裏不得人心,和權力漸行漸遠,在組織裏逐漸被邊緣化。所以說,悲觀主義者都是而且隻能是特立獨行的人,無法結黨營私。(如果從這樣的視角去看,王小波、楊小凱等的英年早逝,也可以獲得一個解釋了不?)因此,高盛、IMF等等,以及其他組織,都會不由自主地選擇樂觀主義成為首領,而不可能把這樣的位置交付給悲觀主義分子。或者說,悲觀主義者注定與組織權力絕緣,這是個人類選擇的必然結局。

由是,奧尼爾拉加德們對於歐元區乃至歐盟未來的樂觀判斷,也就在所難免順理成章了吧。

奧尼爾自從發明了“金磚四國”這個概念以來,名聲大噪,金磚四國們都不由自主地按照奧尼爾的如此畫地為牢來行事,召開金磚四國峰會,以至於後來金磚四國把南非也捎帶進來成為金磚國家陣營時,奧尼爾對於如此擴充還耿耿於懷,認為這是對自己發明的一種歪曲。不知道,像奧尼爾發明金磚四國這種事情是不是可以申請專利,反正金磚四國沒有一個向奧尼爾支付過哪怕一分錢的專利費。但奧尼爾作為金磚四國概念的發明人,當然可以借此名揚天下,而且沒完沒了地吃老本,拿著金磚四國的概念大做文章。奧尼爾此說,實際上也是對亨廷頓福山們理論的一次迎頭痛擊。金磚四國裏,基督教並不占據主流,文明的衝突並不完全表現為宗教的比拚,曆史也並沒有在西方式文明那裏得到終結。相反,奧尼爾發明的概念之所以一夜走紅,實際上恰恰是西方式文明沒落的一種標誌性的產物和結果。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以及後來的南非,這幾個國家根本就與西方式文明沒有太大的幹係。實際上,G7的煙消雲散及其被G20-取而代之,也是如此路徑依賴的一種表現。隻不過,奧尼爾沒有說“這個孩子是要死的”那樣人嫌狗不待見的話,而是抽象出來金磚四國的貨色,使其可以發現新興經濟體這種越來越風靡一時的現象歸納總結並坐享其成。

奧尼爾一直生活在歐洲,是不是因此具有了歐洲人的特質、而與美國佬有著一定的思想距離,這就是個問題了吧。

一個人們都看到的現象和趨勢就是,發達國家江河日下了,冷戰結束後北約成員國一下子沒有了對手,特別是歐洲人不思進取,好逸惡勞,逐漸今不如昔,美國在失去了權力製衡的情況下,也發生著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自毀長城的蛻變。此次歐債危機之中,英國與其他歐盟成員國越來越顯示出不共戴天的情狀,也是盎格魯撒克遜文明的又一次不可避免的遭遇。英國的自由主義身份,被弄得體無完膚。連帶著,英美法係之中的美國,也一直就因為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而大傷元氣,實力今非昔比,洋鬼子認為,美國佬現如今已經無力領導世界,無法擔當世界警察乃至人類楷模。而這背後,盎格魯撒克遜文明的沒落,也是讓人唏噓不已的事兒。

歐債危機發展到現在,已經讓人有目共睹的是在向著歐洲保守派主張的方向一往無前。此次危機之中,英吉利海峽兩側的那對宿敵繼續唇槍舌劍唾沫星子亂飛地爭論不休,英國鬼子對法國佬很不屑一顧的是,法國現如今連個主權國家都不是了,連自己的貨幣都沒有,貨幣政策已經讓渡出去,這時候還神氣活現地與英國說三道四,很有些自不量力臭不要臉,但英國加入歐盟卻保留自己貨幣的選擇,被歐元區國家念念有詞,像其他那些保留自己貨幣的歐盟成員國、以及像挪威那樣連歐盟都沒有加入者,到底是福是禍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挪威不加入歐盟,但是卻被歐盟成員國包圍得密不透風水泄不通,在幾乎全部事務上不得不服從周邊國家的安排,或者說看歐盟的臉色行事,這讓沒有加入歐盟的挪威很是不自在,但又無可奈何。當然,這隻是問題的一個側麵。硬幣的另一麵則是,英國、丹麥等等非歐元區但卻是歐盟成員國的主兒們,可以保留自身的貨幣主權,享受歐盟的待遇,又可以不在諸多事情上被歐洲大陸那些官僚主義的人浮於事拖拖拉拉的繁文縟節所困擾和羈絆,也算是攬權卸責的一種益處。

按照奧尼爾的說法,歐債危機勢必導致歐盟財政方麵越來越嚴格的控製。似乎,作為歐洲人的奧尼爾,把這種集權程度越來越高的走向與自由主義原則的背離無毬所謂。而這種逐漸放棄英美法係自由主義原則的趨勢,很是讓人能夠看到,這個世界整體性向右轉的大勢所趨。

實際上,西方左派所倡導的自由主義,就是對權力的謹小慎微甚至如臨大敵,削弱權力基礎是不遺餘力的追求目標和奮鬥方向,追逐個人的自由,拒絕讓渡自己的權利,這是個天經地義的事兒。他們最常掛在嘴邊上的話就是,把權力關在籠子裏。也因此,克林頓與萊溫斯基那一腿才會如此滿城風雨,而薩科齊就比克林頓要聲色犬馬得多。或者,如果卡恩的行徑不是發生在紐約而是換在法國,或許就不會成為什麽了不起的事情。

華爾街金融風暴之後,人們看到了美國式的自由主義道路很是險象環生荊棘密布,如果沒有監管,就會發生從貝爾斯登到雷曼兄弟那樣轟然坍塌並且禍水四處流淌殃及全世界的結果。華爾街金融大佬們無法無天已經非常無所顧忌,垃圾資產(宋鴻兵稱之為有毒資產)的證券化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最終還是會爆發。華爾街金融風暴讓全世界對美國乃至盎格魯撒克遜文明情有獨鍾者啞口無言,特別是像中國那些言必稱美利堅的主兒們集體性鴉雀無聲,被頂禮膜拜的老師出了大問題,先行倒下了,作為老老實實並且不惜賣身求榮喪權辱國的學生該怎麽辦,當然是個問題了。張維迎看到現如今美國的慘狀,隻能欲說還休地招呼什麽“中國和美國都需要進一步開放”,而不再總是把矛頭對準中國,這種讓中國繼續開放的陳詞濫調,在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就顯得太扯蛋了。

但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就是,華爾街金融危機之後,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采取著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及金融保護主義行徑。從美國方麵來說,加大了對其他國家的指責力度,並且越來越傾向於采用凶相畢露的手段,比如熬爸媽史無前例地對中國輪胎特保案簽署通過,從而一反曆任美國總統否決或者擱置如此特保案的傳統,開啟了一個先例,而美國對中國以及歐盟的雙反措施也層層加碼,美國尚且如此,其他國家更是變本加厲。這個現象的背後,實際上是全世界自由市場的嚴重倒退,或者說全世界都在發生著向右轉的集體性行動。這也應了人們喋喋不休的一個說法,那就是自由主義隻適合於風平浪靜乃至欣欣向榮的時候,而全世界隻要有風吹草動,所國家就會立即放棄自由主義立場,轉向保守主義的閉關自守路線上來。也就是說,自由主義是全人類隻可同甘而不能共苦的玩意兒,是一個人類蜜月的避孕套,一旦過了蜜月,隻要稍微有偏差,人類就會對自由主義不屑一顧。

歐債危機到現在,歐洲央行已經開始出手。而如此動作,被人們異口同聲地認為,將加大歐元區國家的銀行們對歐洲央行的依賴性。這當然是集權程度越來越高的表現,也是讓英國佬很是受不了的地方。集權化進程終於何處?

當然啦,如果把這種全人類向右轉的趨勢放在中國來看,又是個非常目瞪口呆的事情。人們會驚奇地發現,中國的左派和右派區分,與洋鬼子完全是兩碼事兒。西方人保守派被稱作右派,而主張自由主義囚禁權力的陣營被稱之為左派。這種現象在中國恰恰相反,主張對外開放實行自由主義的是右派,要捍衛獨裁專製的是左派。這種區分,不僅僅是在基本觀念上,老左派文膽和旗手張宏良在與俺的討論中就指出,國外的右派有著非常強烈而濃重的為人民服務的本質屬性,對於底層民眾的關注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和法則,但是在中國,右派們卻罔顧貧困人群於不顧,視他們為草芥,因此,中國關懷底層人群的事情,都由中國左派擔負起來。

反正中國就是個垃圾場和毒氣室,全人類無論什麽貨色,隻要來到中國,都會立即變味兒。要不然人們說,中國本身就是個醬缸文化的勝地,但凡人類文明經過這個醬缸,悉數都臭不可聞咧。

也因此,中國的右派們、當然包括那些言必稱美利堅並對盎格魯撒克遜文明讚不絕口的主兒們越來越被邊緣化,也就是可想而知的結局咧。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