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經濟危機責問人類究竟是理性還是動物精神

(2023-03-09 14:02:45) 下一個

經濟危機責問人類究竟是理性還是動物精神

                    2009年8月2日

何必

“世界旅遊組織堅信,旅遊業不僅是經濟的加速器、危機的減震器,同時還是負麵影響的減緩器,我堅信旅遊業會為緩解經濟危機作出積極貢獻。”……(略。)

人們還在拿經濟危機說事兒。

咱也就繼續為經濟危機立此存照。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世界日報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來自我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崔之元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何必注,能夠如此這般地為中國歌功頌德,也真是夠咱們喝一壺的吧。)

(何必注,內容我引用過。略。)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如此內容也是耐人尋味。

如何對付“動物精神”? 作者: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Harris & Harris Group教授羅聞全(Andrew W. Lo)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2009-07-27 選擇字號: 大 中 小

(何必注,略。)

嗬嗬。

咱們聽到太多的市場經濟理論的說辭,就是那個“理性經濟人”了吧。

我經常能夠碰到一些媒體人,裝作博大精深,實際上可以說胸無點墨,按照老北京人揶揄的話,就是一肚子屎半肚子屁,什麽貨真價實的玩意兒都沒有。這種能夠在媒體上幺三喝六說三道四的主兒們,時不時就拿市場經濟或者什麽經濟學原理來說事兒,什麽有效需求啦、什麽價格的市場決定論啦、什麽企業和產品的優勝劣汰是天經地義的啦……我太知道,這幫子人到底看過幾篇兒經濟學著作了,對於經濟以及其他事物,如果不誇張的話,能夠做到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也已經謝天謝地啦。而問題在於,官方媒體通常就被這等貨色所把持,經常拿著諸如此類似是而非甚至混淆黑白的內容公諸於眾。

經濟人到底是不是理性的,這個問題一直在洋鬼子那裏爭論得麵紅耳赤喋喋不休。

有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從眾效應會造成集體無意識行為的發生。就像號稱是紳士風度最為模範的英國,卻是足球流氓最為膾炙人口的地方一樣讓人不可思議。而這種集體無意識,在經濟領域裏也有所表現,突出就是在股市的追漲殺跌上。

也有人煞有介事地通過模型分析得出結論說,個體的理性匯總起來,會導致群體的不理性。這方麵比較典型的例證就是交通堵塞,每個人都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導致整體上的亂七八糟。

自從17世紀浪漫主義國度著稱的法國人把理性提高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後,人們對於理性的說辭就一直沒有停歇過。令人尊敬的康德幹脆把自己幾許著作的名字都與理性聯係起來。

但是,喜歡刨根問底的人們也在思忖,法國人口口聲聲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審判台前接受理性的審判,可是,誰來審判理性呢?這個理性本身,就是那麽天經地義完美無缺的麽?有什麽可以證明,理性就可以像是個不用經過任何證實或者證偽的公理那般,可以堂而皇之地粉墨登場並且呼風喚雨?

毫無疑問的是,理性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是為人類所特有的。隻不過,人類這種理性果不其然就到了可以與其原始本能毫不相幹的地步了?究竟有什麽樣的證據,可以否定這樣的問題而認為這是斬釘截鐵順理成章毋庸置疑的?如果沒有,那麽理性與本能之間的關聯度如何?即使隻不過那麽一星半點兒,理性經濟人所作出的任何行為選擇,又有多少是可以在理性的旗號之下胡作非為的?易言之,理性經濟人的所作所為,在理性的層麵上具有多少的可信性、可靠性?或者,幹脆說,到底有沒有什麽理性的經濟人行為?理性與經濟人,是不是能夠扯上或者千絲萬縷或者藕斷絲連或者捕風捉影的幹係?如果理性本身不可靠、或者理性與經濟人原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那麽經濟學原理就麵臨著被顛覆的現實要求。

果真這樣的話,麻煩是不是很大?

推而廣之的話,任何原來認為基於理性的行為,都可以被看作是扯蛋。

盧梭的社會契約,當然也就難逃幹係。

那麽,如果社會契約可以被懷疑,那麽憑什麽要用主權國家的形式對個人權利進行再分配?

同理,憑什麽可以依據這樣或者那樣的標準進行什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當然啦,憑什麽對索馬裏海盜進行打擊?如果共同體原則本身就是荒誕不經的,在理性成立的基礎上不堪一擊的,那麽共同體規則是不是可以推倒重來呢?

這種動物精神對理性的戲弄嘲諷,在咱們的生活裏到底表現為什麽?是不是為咱們熟視無睹?

如果說,類似中華民族之類的貨色本身就是扯蛋的話,那麽還有什麽是可以為咱們抱殘守缺津津樂道的呢?

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