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就業歧視確實不可避免耶

(2023-03-06 01:35:40) 下一個

就業歧視確實不可避免耶

                                   2009年6月15日

何必

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昨天發表了《中國職場性別歧視狀況研究報告》……(略。)

嗬嗬。

現如今的職場上,各式各樣的歧視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了吧。什麽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學曆歧視、經驗歧視、專業歧視、相貌歧視、身材歧視、乳房歧視……不知道,無奇不有的現在,會不會出現什麽歧視、陰道歧視之類的的貨色。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如此內容。

(何必注,略。)

有關就業歧視,內容也算是琳琅滿目。

(何必注,略。)

嘿嘿。

怎麽樣?歧視,無處不在,無奇不有吧。

其實,什麽叫做歧視?歧視,是可以杜絕的麽?

當然啦,咱得先聲明,在咱們這個等級森嚴的專製國度,歧視是製度性的,是不可避免的。誰也甭想,讓中南海裏那些個腦滿腸肥的主兒與咱們平起平坐吧。

對歧視,俺是打心眼兒裏痛恨,因為,俺就是歧視的犧牲品。

比方說吧,就在今年,有電視節目找到我,盛情請我為其撰寫節目文稿。

也就是說,這是約稿吧。

約稿的規矩是什麽?不管是不是采用,都得付稿酬吧。

該節目製片人看了我寫的稿子,認為實在是高水平的,可以多寫。按照什麽標準付酬?每期500元;每期得寫多少?5000字左右。這意味著,千字百元的水平,比報紙的付酬還要低吧。

我就實在不能寫下去了。明白無誤地告訴製片人,這種稿酬水平太低了。我如果給報社投稿,也比這要強。沒法繼續了。非常抱歉。

我前後總共寫了5期。

最後結果是什麽?

那個製片人“很不好意思”地對我說,我寫的稿子,隻用了一期,所以,塞給我一千塊錢,就黑不提白不提萬事大吉啦。

千字百元,做夢去吧。

我當然不能讓其把所有節目都放一遍,看看是不是隻用了我一期文字。

聽之任之吧。

就這種報酬,怎麽著也不會有什麽合作的可能性了吧。

這也就是約稿的結果。

俺被結結實實地“歧視”了一把吧。

俺一直說,在我所打交道的電視節目裏,幾乎沒有不想方設法克扣勞動報酬的。

這就是現如今中國官方媒體的德行樣。

我怎麽著?

沒轍。

可是,這個節目也沒有什麽好下場。

還沒怎麽著,就因為實在沒人看,而停播了。

也被歧視了吧。

可巧,我給這個節目寫的內容裏,就有涉及歧視的。

出於個人考慮,我把其中的人名通通改作化名。

也來說說歧視

主持人:現如今,咱們聽得非常熟絡的一個詞兒,就叫做“歧視”。這個歧視,說白了,就是看不起,以及另眼相待,並且呢,這種看不起還老是在各式各樣的場合裏招搖過市,公開招呼著。這麽著,咱們先來聽聽忽悠給咱們說說相關的故事。

忽悠:

今年25歲山東菏澤的小王在貼出的租房廣告惹出了麻煩。11月29日下午,記者在山東路上見到一則尋求租房者的廣告,上麵寫著希望尋找兩個合租者,需要對方有固定工作、愛幹淨並且年齡在25歲以內。此外,發布租房廣告的小王還特別提出:東北、河南、菏澤、淄博、中介“高抬貴腳,請繞道!”一些過路者在對該租房廣告指指點點,稱發布廣告的小王有地域歧視的嫌疑,還有人當場記下電話稱自己就是菏澤的,一定要問問他為什麽歧視菏澤人。記者根據落款留下的電話撥過去,稱要給朋友找房子。“房子就在市北區政府旁邊的小區,合租。價格很低的。對了,你朋友老家哪裏的啊?淄博的?哦,我對淄博人印象不佳。”記者問他為什麽規定東北、河南等四個地方的人不能租他的房子;他說聽朋友說過東北人、河南人、菏澤人不好相處,而不租給淄博人則是因為小王大學時候宿舍裏有個淄博的舍友,生活習慣和作風令他覺得很不適。租房廣告貼出去還不到一周,自己幾乎天天都要接十幾個陌生來電,多是東北、河南等地的人質問他為什麽這樣打廣告。因為類似的電話太多,小王不得不在辦公的時候選擇關機。1日記者換了部電話,以本市人的身份向小王求租,他說房子尚未租出去,可以安排時間看房子。問及他關於租房者地域門檻的設定,他說聽到是那些地方的人找房子隻能說房子已經租出去了,不能再說不租給他們,否則又會招來一頓質疑。

主持人:您看到了吧。這歧視真是哪兒都有,無處不在吧。咱們聽說過的歧視,也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我給您數數,像什麽戶籍歧視、年齡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學曆歧視、模樣歧視、身材歧視,還有什麽身高歧視……

搗亂者:對對,我就是歧視的受害者,就因為我太胖,也因為我太矮,你們老是歧視我……

主持人:去去,那哪兒是歧視你,那是喜歡你。

這歧視,在咱們的權利意識越來越覺醒的當下,可越來越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現在,越來越多的政策法規也都在向歧視說“不”。比如,勞動法裏就白紙黑字兒地寫進去了禁止就業歧視的法律條款。在勞動者找工作時,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進行就業歧視。最突出的事件,就算是乙肝歧視了,說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往往被用人單位拒絕接收使用。還有呢?比較邪乎的,南方一個地方招聘,竟然提出對女性乳房的要求,規定必須對稱,鬧出一個乳房歧視。您說這是不是胡來?看來,反對各式各樣的歧視,還真是任重而道遠,需要咱們萬眾一心眾誌成城,減少甚至消滅歧視現象。

這個道理很通俗易懂吧。可是呢,咱們也得看到,這歧視減少乃至消滅,說的容易,做起來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電視機前麵的您,一定知道,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

搗亂者:我知道,拿老師說,中國是個沉睡的大胖子,如果他醒來全世界都會為之發抖……

主持人:你又來搗亂了,沒有你不摻和的地界兒。拿破侖說的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哪兒是什麽大胖子,你就想給自己找個伴兒。再說了,我說的也不是這句話。拿破侖說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話您聽過吧。這話可是忽悠了不少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們,浴血疆場槍林彈雨。人人都想成為拿破侖所說的將軍。可是,咱們仔細想想,這將軍的數目是有限的吧,通常呢,千軍萬馬裏麵也沒有幾個將軍,總不能說,所有的士兵來一個算一個,都授給將軍的頭銜吧。到軍營一看,好幾萬個將軍,就倆當兵的,這也不成體統不是?當將軍固然是個美好的夢想與追求,但真正能夠成為將軍的,畢竟是鳳毛麟角。有不少士兵響應拿破侖的號召,在奔向將軍的路上就折戟沉沙一命嗚呼玩兒完了。那些剩下的呢?地球人都知道,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將軍。

要是從歧視的角度來說呢,沒有當上將軍的那些士兵,是不是可以鳴冤叫屈哭天抹淚說,不讓我當將軍就是歧視我?這道理恐怕到哪兒也說不通吧。

其實,歧視最厲害的地方是哪兒?搞對象。您信不信?咱沒聽說過哪個小夥子大姑娘的,找對象沒有條件而說隻要是個異性就行的吧,總要有個什麽年齡啊、身高啊、家庭啊、學曆啊、籍貫或者國籍啊什麽之類的這個標準那個門檻兒的。這標準是什麽?說穿了,就是歧視吧。比如,要求對方年齡在30歲以下,那麽30歲以上的人就會說了,你這是搞年齡歧視,這話好像怎麽著也說不通吧。

咱也拿招聘時候的歧視來說吧。企業用人,是不是得有條件?有時候啊,企業用人,也像是找對象,得找和自己對脾氣、使著順手的人,那些噶雜子琉璃球,張牙舞爪眼高手低的刺兒頭,恐怕誰都得退避三舍。怎麽辦呢?企業就得根據自己的要求,提出招聘的條件,告訴人們,企業用工的標準。

得,隻要有標準,就會有歧視。

說要求大學本科學曆,那些大專的說是學曆歧視;說要求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那些年頭不夠或者幹脆就沒有的說是經驗歧視;說要求北京市戶口,沒有的呢,就說是戶籍歧視,等等。

現在,法律要求不得有歧視,企業不能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地在招聘時公開宣告比如戶口等等的要求,怎麽辦呢?招聘總不能說“本單位找工,是喘氣兒的就行”吧,總得有個甲乙丙丁子醜寅卯的杠杠吧。所以呀,很多企業幹脆簡化招聘條件,盡量模糊化,別讓人看著不順眼,找茬兒告企業歧視。可是,私底下呢,該怎麽著還是怎麽著,錄用時還是按照企業製定的標準來。那些給企業投簡曆甚至已經被企業通知麵試但最終沒有心滿意足的應聘者,不能逮著誰就告人家歧視吧。

其實啊,咱也別說歧視是等級森嚴製度下的產物。不信,您隨便到什麽一直咋咋呼呼嚷嚷著全球化的歐美國家的大使館去簽證試試,看看那些簽證官是什麽樣的態度?您說了,我要去你們國家,你就得給我簽證,這不可能吧。對於那些被拒簽的人來說,是不是可以告這些歐美國家歧視呢?法院會不會受理呢?如果告,以什麽樣的名義起訴呢?說他們歧視中國人?

這各式各樣的歧視,歸根結底,肯綮兒在哪兒呢?

一句話,資源的有限性。

馬克思是怎麽說來著?在咱們社會主義時期,還是得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這個按勞,就有著個人能力、素質、經驗等太多因素的差異,隻要有這種差異,隻要是按勞分配,那麽差異所形成的狀況不同在所難免,通俗地說,完全消滅歧視也就是不可能的。馬克思說,隻有到了物質極大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按需分配。這裏麵,最關鍵的就是這個物質極大豐富,完全可以各取所需。

搗亂者:到了共產主義,是不是搞對象就容易多了?

主持人:你就惦記搞對象。我琢磨著,即使是到了共產主義,搞對象還是得各人有各人的標準。不過,那離咱們好像還遠了點兒。現在呢,隻要資源是有限的,物質還沒有達到馬克思所說的極大豐富,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什麽樣的情境呢?僧多粥少,你占上了,他就沒有了。這叫什麽?資源的排他性,就是這種占有是以拒絕與他人共享為條件的。

當然啦,我這麽說,並不是為歧視開脫,或者為歧視鳴鑼開道。實際上,我也想徹底消滅歧視,把這個讓咱們吃了不少苦的禍害提拉出來,就地正法,讓它永遠銷聲匿跡。但是,咱們還是不得不麵對現實。俗話說,先得看對了病,才能對症下藥不是?隻有這樣,咱們才能更好地去對歧視做鬥爭,才能嚴可沿兒地讓歧視減少到最低限度。

不知道您是不是同意我的說法。歡迎您把相關的意見看法告訴我。我等著您哪。

……………………

嗬嗬。

也就是說,從根本上,歧視是不可避免的。

市場經濟是什麽?私有製是什麽?產權意味著什麽?本身就是一種排他性,一種不折不扣的歧視。

從終極意義上說,歧視與什麽相關聯?有限、失去、死亡。

富國利用簽證製度,阻塞窮國的人們進入。這種歧視,愈演愈烈了吧。

最近,歐洲極右勢力大行其道,而左派則臊麽搭眼。

經濟危機讓全世界向右轉,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了。

這裏麵的內涵是什麽?

左派吹拉彈唱的國有化,並沒有呈現出令人振爽之處。這裏的肯綮在什麽地方?

主權國家裏的國有化和公有製,還是具有以國境線為邊界的排他性。一國的防務,以及內部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不可外傳的,不可為他人共享的。

這也就是人們對馬克思社會主義會在富國實現並且有著主權國家權力減弱與消亡的條件,在現如今的口口聲聲社會主義之處是不是被偷梁換柱爭論得麵紅耳赤的原因所在。

從主權國家的層麵上,如果排除歧視,那麽像朝鮮和伊朗擁有核武器,就是理所應當的吧。

IMF表決權的嚴重不均,也是國際性歧視的表現了吧。

世界杯裏,英倫三島那麽個彈丸之地就占據了四個名額,這公平麽?

最近,澳大利亞出現白人對印度裔的群體性攻擊事件,恐怕又是種族主義的表現了吧。

……

今天的消息說,當局鄭重其事發出指令,禁止在四萬億刺激資金使用過程中“歧視國貨”。

現如今,全世界都在向右轉。與中國委府一樣,世界各國都在捶胸頓足地表示要反對保護主義,但卻都在口是心非,實際操作當中都在加緊保護主義的勾當。美國佬“買美國貨”的口號招致全世界的非議,美國鬼子也就學乖了,悄無聲息地如此這般,就像日本鬼子當初在中國幹的那樣:“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幹了就幹了,別說就是了。

IMF的19個主要成員國裏,有17個已經實行了非常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這應該是全球化倒退的最明顯例證了吧。而這,也給歧視帶來了經濟危機下的最新注解。

因此,反歧視,必須得弄清楚歧視的來源以及存在的條件,才可能對症下藥。

在資源有限性不可能有什麽實質性改變的情況下,咱們能夠做的,充其量也就是讓歧視盡可能地有些過街老鼠的成色而已。

嘻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