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經濟危機時咱加強社會保障是可能的嗎?

(2023-03-05 23:48:08) 下一個

經濟危機時咱加強社會保障是可能的嗎?

                      2009年5月7日

何必

許久不見的家電銷售井噴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得以重現,讓人感覺不到經濟危機的存在……(略。)

現如今,全世界都在議論紛紛,經濟危機是不是已經觸底反彈,經濟複蘇是不是真的出現了。

咱們也就繼續為這個或許快過去了的經濟危機立此存照。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世界日報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環球時報編輯發來該報紙發表的相關言論。

(何必注,略。)

嘿嘿。

這種說辭很是有些匪夷所思吧。

老周發來烏有之鄉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老周發來的參考材料。

(何必注,略。)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老徐(景安)也針對經濟危機發出了強烈呼籲。

強烈呼籲:政府製定社會保障長遠規劃

徐景安

(何必注,略。)

老徐還是寶刀不老,如此衝鋒陷陣。

他針對中國社科院長陳奎元有關普世價值的批駁,引起了中國左派的攻擊。

他在中國新文化建設、以及倫理的相關討論,凸顯出他非常入世的情懷。

在經濟危機當中,老徐呼籲政府加強社會保障建設。

這當然應該是首當其衝的重中之重。

但是,這是可能的麽?

人們看到,中國曆史上,就一直有著權力經濟的濃重色彩。有人連篇累牘地分析中國曆代的治理狀況,認為說中國是個治水之國,那純屬扯蛋。事實上,中國的水利設施一直就是個搖搖欲墜的成色。而中國曆朝曆代,權力對於國民的強取豪奪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人們也從托克維爾有關政治法治化不僅僅要有社會需求,更必須要有政府需求的角度,來解析當下的中國。

但是,如果把這二者結合起來,就會發現,當權力經濟還有著巨大的設尋租空間時,政治的法治化就根本不可能形成所謂的政府需求。換句話說,政府不會有任何法治化的需要、動力與環境。

當權力認為對社會還有強取豪奪並從中漁利的空間、機會之際,那麽權力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可能性就蕩然無存。

中國曆史上,都有著公共品的稀缺。朝廷以及官僚階層對社會的壓榨,也是一道從未消失過的風景線。

有人認為,中國從商鞅變法之後,就走上了一條自我滅亡的道路。特別是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種民族精神的自我絞殺就成為了官方的不二選擇,並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成為中國士大夫階層以及知識分子的生存路徑。

實際上,共產黨在中國的出現,隻不過就是中國曆朝曆代政治法治化不可能出現的一個改頭換麵的延續。與中國曆史上相比,現如今的政權並沒有什麽創新之處,反而在以公有製為名義的官有製上,比中國其他朝代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個最為明顯的例證就是,中國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對私有財產的剝奪的合法性,到現在還是官方諱莫如深的。易言之,這種公有製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想想看,祖祖輩輩的財產,突然之間有一天,當權者說要收歸國有,就成了所謂的國有財產,這是什麽公有製?

而改革開放,就是國有財產變成貪官汙吏個人財產的過程。中國貧富差距擴大速度之快,全世界獨一無二。

如此,國民的個人財產被充公,然後公家財產再被當權者所俘獲。這就是中國社會在所謂社會主義共和國體製下演變的真實路徑。

因此,中國的左派與右派,很多時候在麵紅耳赤爭論公有製還是私有製時,本身都有著應該說前門樓子卻說頭子的南轅北轍。實際上,中國有沒有真正的公有製?看看中國的曆史、以及現如今越來越慘不忍睹的現實吧。

由是,無論崔之元所羨慕的黃奇帆治下的重慶模式,還是陳誌武所喋喋不休的公有製變民有,都有著隔靴搔癢之處。

於是乎,在這個意義上,去看老徐提出的經濟危機下加強社會保障的呼籲,就知道這又是個騷人墨客的坐而論道了。理論上說,這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在現實操作當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道理很簡單,當官員還可以中飽私囊之際,讓這幫子喪盡天良的賊的從腰包裏拿出錢來,或者對預期的和潛在的權力收益視而不見,這是可能的嗎?

不管誰掌權,貪贓枉法都是天經地義的。到現在,沒有一個領導人能夠在此幸免於難。

社會保障?歇德洛維奇吧。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