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誰先節能誰先走出危機

(2023-03-05 01:59:21) 下一個

誰先節能誰先走出危機

                                     2009年4月27日

何必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一位官員周五稱,中國不久將披露一份能源業發展藍圖,以此作為2月份公布的石化業全麵振興計劃的補充……(略。)

嗬嗬。

經濟危機以來,中國如何利用這次危機,習慣性地采用“壞事變好事”的路徑,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就成為人們議論紛紛的焦點。其中,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在美國國債上的折戟沉沙,使得中國外匯儲備存留方式成為詬病中心,而借著全世界在經濟危機當中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價格大幅度跳水的時機購入,則是坊間看好的景象。

實際上,中國能源狀況到底怎麽樣、經濟危機當中的能源應該是在什麽樣的地位、等等問題,都是很值得琢磨的。

咱們還是看看相關的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環球時報編輯發來該報紙發表的相關言論。

(何必注,略。)

而相關信息也從來就俯拾即是。

(何必注,略。)

相關的新聞評論也是接踵而至。

(何必注,略。)

來自我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嘿嘿。

2002年,我在中央電視台做經濟學家演播室訪談節目,其中也曾經邀請過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到演播室就相關問題進行描述。

我國能源問題解析

中央電視台商務電視“周末盤點”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

〖經濟學家就事倫理,解讀新聞和數字背後的含義。這次是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先生。〗

(何必注,略。)

涉及到中國的能源問題,麻煩可就大啦。

(何必注,略。)

溫鐵軍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老周發來的參考材料。

(何必注,略。)

冼岩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崔之元發來的相關材料。

(何必注,略。)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近來的情況是,人們就能源問題的討論越來越熱鬧。

(何必注,略。)

這很是有趣吧。

右派與左派聯手上書,這種動作本身就很耐人尋味。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如此內容很應該讓咱們高度警覺。

(何必注,略。)

而對中國的捧殺也就接連不斷哪。

(何必注,略。)

咱們看看中國高速的經濟增長是怎麽來的吧。

(何必注,略。)

環球時報刊登的這樣的內容,倒是很值得玩味。

(何必注,略。)

哈哈。

看到了吧。

中國的能源局勢是何等險峻了吧。

中國內部的能源局勢,也算是危在旦夕了吧。

其中,官商勾結,中飽私囊,擊鼓傳花,險象環生,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

國際上,能源緊缺從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羅馬俱樂部警告之後,就不絕於耳。

嗷爸媽選擇華裔米國人朱棣文作為美國能源部長時,中國人那叫一個樂啊。好像真是個中國人掌握了美國鬼子的政府大權。嗷爸媽格局裏,有著曆屆政府當中最多的華裔麵孔,這讓傻嗬嗬的中國人喜不自勝,似乎看到了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大好時機。

可是,朱棣文並沒有給中國帶來什麽可以歡天喜地的事情。相反,由於對中國的了解,使得朱棣文們可以采取更加嫻熟的手法與策略對付中國。

雖然說,從上麵的分析看,有人對美國佬在能源問題上的戰略持有懷疑態度,但是,與中國四萬億刺激經濟內容迥然不同的是,熬爸媽把新能源當作美國振興經濟的一個重要內容。

這也不錯。

麵對經濟危機,無外乎開源和節流。

中國人好大喜功,願意幹前者,而對後者嗤之以鼻。特別是王八蛋委府,更是對存量改革諱莫如深。

可這卻改變不了中國高能耗高汙染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致命性缺陷。

王小東之類的的民族主義者們,說中國應該達到美國的能源消耗水平。這種說辭實在讓人不敢恭維。2007年,我曾經就王小東針對我有關能源的如此回複進行過冷嘲熱諷。王小東看到後,認為沒有學術討論的意味。

現如今,王小東們的《中國不高興》當中還是充滿了類似的腔調。

王小東認為,既然米國人能源消耗大了,憑什麽中國就不能達到美國式的能耗?

按照這種邏輯,既然西方人對殖民地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殺人越貨,憑什麽中國就不能照方抓藥,也實行殖民地方式?

既然有殺人越貨的先例,憑什麽中國就不能如法炮製?

還別說,如果作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如果達到美國的能源消耗水平,需要至少6個地球的能源儲備來支撐,因此這種說辭本身就根本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咱們姑且按照王小東的路數推演下去,會發生什麽樣的情況呢?

中國有民族主義,總不能妨礙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民族主義吧。

設想一下,如果印度的民族主義者們也說,憑什麽美國有那麽大的能源消耗?印度也必須達到美國式的能耗水平,這應該不會有什麽讓人非議之處吧。

如果中國、印度這兩個人口大國都按照美國的人均能源消耗水平來實現經濟增長的話,會是什麽樣呢?

再說了,其他國家呢?窮國當然可以要求也達到美國式的能耗水平了。民族主義嘛。

當全世界都在達到美國式的能耗水平上比學趕幫超時,這個世界會是什麽樣?

其實,王小東們也知道,我並不是國內那種奴顏婢膝的言必稱美利堅者。我對美國式的存在也有著頗多非議。

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就是中國現如今不可能采取洋鬼子早期在非洲販奴殖民的手段。

同理,中國現如今也不可能采取美國式的能耗方式。

其實,美國鬼子現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非但如此,熬爸媽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用心更為險惡。

眾所周知,經濟危機是周期性的。按理說,上個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時,美國也應該遭遇到,但是卻躲過一劫。

為什麽?

那就是以信息技術耳目一新的爆炸性突變導致的所謂新經濟,克林頓時代稱之為知識經濟,或者也可以叫做互聯網經濟。

正是這個經濟讓美國得以僥幸。

此後,小布什任上,美國則在格林斯潘手上,利用房地產風險的證券化,使得華爾街成為了新一輪題材的製造者。

互聯網泡沫、房地產泡沫破滅後,美國必須找到一個新的題材,讓美國繼續在全世界獨領風騷獨占鼇頭,繼續作為全世界的領軍者和遊戲規則的製定者。

互聯網所攜帶的知識經濟,讓美國把日本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那時候,中國人是怎麽說來著?在信息化的起跑線上,中國與美國處於平等的地位。我們應該用信息化帶動並促進工業化。

結果怎麽樣呢?去你媽的吧。

現在呢?

嗷爸媽認準了新能源是美國擺脫經濟危機並且繼續引領世界的最佳題材。因此,美國政府在經濟刺激方案當中,才對新能源大張旗鼓。

生物燃料領域,美國可以製造全世界的糧食短缺,進而形成人們所謂的糧食武器。

中國這邊,茅於軾、張維迎們還口口聲聲中國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哪。

從此,可以看到,美國在新能源領域裏已經先行一步,又一次占據了製高點。

那麽這次的中國呢?

看看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裏麵是不是有能源就知道啦。

那麽,為什麽互聯網時代中國可以與美國叫板要平起平坐,而現在麵對美國的新能源戰略,中國卻悄無聲息了呢?

其實很簡單。

互聯網是新生事物,屬於咱們通常所說的“增量”,中國對增量一向情有獨鍾。

而節能減排,屬於存量。

到現在,中國的存量改革一直避重就輕避實就虛。

能源是個老問題了吧。

看看被國家發改委定了的那110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實現著產業工人向農民身份蛻變,實現著從第二產業向第一產業的倒退,就知道其中是何等艱難險阻了。

再看看,解振華由於吉林石化汙染鬆花江事件而去職,這種問責製在沒有兩天的日子後,丫挺的就高調亮相國家發改委分管能源的副主任,就知道問責製是個什麽玩意兒。而從中,也可以看到中國能源問題的解決,會是個什麽樣的情形了。

也因此,才有了中國麵對經濟危機時,節能減排會被跑到九霄雲外,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

擊鼓傳花嘛。

斷子絕孫嘛。

嘿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