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無論哥本哈根弄出什麽來也改變不了中國垃圾場的地位

(2023-03-20 01:24:12) 下一個

無論哥本哈根弄出什麽來也改變不了中國垃圾場的地位

         2009年12月9日

何必

潘基文說,正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應該、也必須”成為全球遏製氣候變化努力的“轉折點”……(略。)

這兩天,哥本哈根會議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這對於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麽?

咱們還是來看看相關的內容吧。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和世界日報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來自我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嗬嗬。

看到了吧?

與其他所有領域一樣,中國的節能減排產業,迅速淪為垃圾桶。

老生常談的是,中國的公共性幾近蕩然無存。因此,並不存在什麽公平合理的“公共投資”理論、實踐、場所、條件、環境乃至可能性。

在經濟危機當中,中國之所以還可以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依靠的是加大財政投入為主的所謂政府投資,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這也讓全世界對中國經濟“一枝獨秀”豔羨不已的同時,深切感受到,中國模式是無法複製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國有化的名義下,將社會財富通通被執政黨中飽私囊,並揮金如土。

而由中央財政慷慨大方掏出四萬億、並由地方委府進行資金配套、總額在20萬億規模的政府投資所對應的,就是民間投資渠道的日益逼仄。

與朱鎔基時代對國有企業扭虧為盈為工作重點、因而對企業采取抓大放小的方針不同,胡溫任上的再國有化再封建化氣勢如虹,成為了“抓大殺小”的局麵。

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名義下對五小企業的關停並轉,特別是最近山西煤改,讓大量中小企業徹底死亡。

實際上,民間投資領域呈現出越來越狹窄的趨勢。

太多的領域,都成為國有製、或者準確地說是官有製壟斷的地界兒。民間投資都被擠出。

最近的股市、樓市的怪誕,以及借著甲流名義炒作的大蒜以及幹辣椒,背後透露著中國投資領域越來越蕭條所導致的各方資金無路可逃和饑不擇食的尷尬和可悲景象。

另一方麵,在節能減排成為一個政治目標之後,各地紛紛不顧經濟規律的基本要求,不切實際地上馬相關的項目。

新能源建設領域也從一個被全世界看好、可能成為像互聯網那種避免了美國於19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進入經濟危機的重大題材那樣的讓美國帶領全世界走出此次經濟危機的絕佳領域,迅速地在中國就變成了垃圾場,成為形形色色官方與民間投資的火葬場。

這種現象,咱們都很熟悉吧。

無論什麽事物,隻要是到了中國,就不可避免地迅速垃圾化。

這就是所謂的醬缸效應吧。

所以嘛,別看哥本哈根那邊吵得麵紅耳赤不亦樂乎,作為全世界的飛地和人類垃圾場,中國才是全世界最大的麻煩所在。

無論哥本哈根弄出什麽五彩繽紛來,都改變不了中國的垃圾場地位。

這才是咱們悲哀之處吧。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