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用國有化向咱改革開放30年獻禮

(2023-02-09 00:08:45) 下一個

美國用國有化向咱改革開放30年獻禮

                        2008年9月22日

何必

美國國際集團的國有化,打斷了倫銅反彈的節奏……(略。)

雷曼兄弟的破產,原本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的正常節奏。可幾個小時後,美國政府就做出了對AIG的救助決定。一時間,全世界都為之胡言亂語。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洋鬼子在中國的媒體更是憑借著天時地利的優勢,在此題材上大肆連篇累牘。

(何必注,略。)

(老潘注,看到了吧,果不其然,又被我不幸言中了吧。美國政府出手救助房地產,已經招致中國各地方的貪官汙吏們拿著當中飽私囊的擋箭牌了吧。嘎嘎。)

(何必注,略。)

老周發來的參考材料。

(何必注,略。)

(老潘注,國內自由派或右派們看了這樣的結果,非得氣個半死不可。劉軍寧們“再怎麽開放都不過分”,廣老帽兒們弄什麽市場化30年紀念,哈哈。米國人真是咱的大救星不是?切切。)

(何必注,略。)

怎麽樣?豐富多彩吧。

美國政府麵對讓鮑爾森及其同事以及華爾街太多的人無法保持休息和氣定神閑度周末的金融地震,也手忙腳亂忘乎所以啦。

白宮幾個月前對貝兒斯登的出手,被人們看作是逆市場化行為。這次,鮑爾森和伯南克們對雷曼兄弟抱著愛怎怎的態度,讓其自生自滅。但是,這卻沒有挽回人們就華盛頓對華爾街投行情有獨鍾的印象。畢竟,用美國納稅人的錢救助華爾街,這本身就是個極大的諷刺。投行們盆滿缽滿時,沒有納稅人什麽事,無論是白宮,還是國會山,抑或那些被次貸危機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消費者,對於投行們眼花繚亂的證券化手段、對於風險敞口、對於杠杆比例、對於業績……都差不多一無所知;可當投行們遇到麻煩時,政府卻要為之興師動眾,甚至讓平日裏被投行耍得暈頭轉向或者幹脆就是被投行們弄得傾家蕩產的納稅人為投行的胡作非為買單。

或者,現在已經透露出的趨勢是,獨立的投資銀行至少會在相當時間裏不複存在?或者,隻是成為商業銀行的一個部門?

咱們中國人可以幸災樂禍了吧。銀行業現在又回到吃存貸款利差的時代。真是早知道吃飯會變成屎,為什麽不當初就吃屎呢?

而且,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購買傻收益率的美國國債,一直為人們所詬病和奚落,可是現在看來,卻是最保險的。

所以嘛,中國金融開放速度慢,現在卻歪打正著地成為了讓中國在這次華爾街動蕩當中得以明哲保身的護身符,這恐怕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個很具有諷刺意外的現象吧。這也就像1998年金融危機時,中國沒有受到傷害,是因為中國的資本賬戶不開放。也就是說,閉關鎖國是救亡圖存的最佳手段和方式。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看,還不能說中國就可以幸免於難,不管怎麽說,官方透露的數據與消息都有著極大的欺騙性。

那麽,理論上的麻煩接踵而至。從美國鬼子對貝兒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不同結局上看,究竟什麽樣的情況下應該對投資銀行施以援手?這到底有沒有個明確而具體的標準?對美國政府來說,權衡投資銀行破產倒閉給市場帶來的影響或者說羊群效應,這如何能夠做到萬無一失?白宮與美聯儲如何就能夠比投資銀行裏成千上萬的專業人士更能夠清楚投行在幹什麽以及可能麵臨的風險?政府如何能夠具備超越投資銀行以及所有可能施救對象的判斷力?這種救助本身到底是在維護秩序還是在拖延問題乃至崩潰的暴露與發生?用公權力來決定投資銀行作為一個行業是不是能夠在市場上存在,這似乎也太搞笑了吧?

與此對應的是,美國政府動輒拿出成百上千億的錢來在金融市場裏試圖呼風喚雨,但是卻對由於房地產泡沫破碎而家破人亡的幾千萬米國人視若無睹。這恐怕也是美國式的劫貧濟富吧。

美國政府出手救助兩房,緊接著又對AIG如法炮製,下一個又會是誰?人們說,美國政府如此這般,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恐怕再也沒有能力進行新的救助。但是,以其在投資銀行、房地產、保險公司等諸多領域裏的國有化情況看,這種動作應該是不會有什麽領域上的限製的,看誰不順眼,就國有化了丫挺的。

與雷曼兄弟不同的是,AIG掌握著大量的違約掉期合約,一旦這個簍子捅出來並爆炸,那麽全世界誰也跑不了。可是,如果說這是美國政府用美國納稅人的錢為全世界買單,似乎也有些胡說八道了。

有趣的是,這個AIG,在中國可謂是淵源深厚了。美亞、友邦這些大名鼎鼎的保險公司,都是那孫子的兔崽子。這回好了,美國政府通過國有化AIG,就掌握了在中國橫衝直撞的美亞與友邦的股份。如果說這是美國佬因禍得福,在華爾街風暴裏一不留神用主權財富基金方式對中國金融實施了手術,也真是好玩兒吧。

中國正在忙著布置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不成想,美國卻用華爾街風暴以及國有化的方式,告訴中國人,改革開放的可能前景。

中國當局對於改革開放一直抱殘守缺地要堅定不移繼續下去。但是,改革開放的議程設置如何?程序預定性質如何?改革開放到底何去何從?光是一個GDP的目標,根本就是欺世盜名。改革開放究竟應該走向哪裏?除了經濟(實際上連經濟領域裏也是掛一漏萬)之外,政治、社會、文化、法治等等地界兒裏,有沒有具體、明確而被人們認可的目標與路徑?中國國內的極左派與極右派都號稱改革已死,這也表征著改革合法性的徹底缺失。

顯而易見的是,改革已經發生著本質性的異化,成了為改革而改革,改革本身從一個原本服從於治理與社會發展目標的手段,搖身一變成了目的本身,並被委府用合法暴力維持著其有效性與正當性。但即便如此,還是必須麵對著一係列根本性的問題?改革開放有沒有一個終極目標?自由、市場、憲政、開放、民主……?改革有沒有一個可以度量、評價的時間表?這麽沒完沒了地改下去,還會有什麽不被時間耗散的合理性?

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有30年了。那麽,改革開放過程是不是可以進行廣泛的討論、反思、價值估算、批評?官方試圖壟斷對改革的評價係統,排斥甚至絞殺所有對改革開放的負麵評估內容。殊不知,這樣的風險比起華爾街的地動山搖來更為深刻和致命。

現在,美國以對華爾街諸多金融機構的國有化,為咱們在委府的忽悠下熱火朝天地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呈獻了一份讓人哭笑不得的厚禮,這使得改革開放往下該怎麽進行,成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改革開放一下子失去了榜樣,失去了模仿的對象,失去了被中國的自由派或者右派們唯唯諾諾亦步亦趨的格式,失去了抗拒係統風險的現實範本,更是失去了改革所需要的製度資源與道義力量。

美國鬼子在這麽個當口幹的國有化,也真是給改革開放的中國製造了一個致命性的困局。如此,中國向命令經濟和表麵上的國有化趨近,應該是在所難免。但這個過程,將會是中國的貪官汙吏可以名正言順強取豪奪、權利進一步貧困化作為必然成就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