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奧運也別忘記為汶川地震遇難者進行百日祭奠

(2023-02-07 14:13:13) 下一個

奧運也別忘記為汶川地震遇難者進行百日祭奠

                 2008年8月19日

何必

“抗震救災百日67名幹部因臨陣退縮被處分”……(略。)

目前,奧運會在風風火火地進行。除了劉淇在開幕式致辭當中提及了汶川地震以外,記吃不記打的中國人幾乎將地震及其所帶來的厚重的災難忘得一幹二淨。

雖然說,今年的確是流年不利。有人稱之為表明了中國進入了多災多難的時代。地震後,又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讓人目不暇接。可是,對於地震,我們還能夠記取些個什麽?我們是不是還會想到,全民捐贈的場麵,更會追蹤捐贈款物的去向?我們是不是還會記得,519開始的全國哀悼日到了第二天就沒有了14時28分全國性鳴笛?我們是不是還會想起,地震當中死亡的7萬人裏,有95%是由於建築物倒塌造成的,而此當中,又以在學校校舍倒塌中離去的孩子們為令人無法接受與容忍?……

當我們一次次地為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的金牌歡呼雀躍時,有哪個還會記得地震?又有哪個會想到,地震應該有個百日祭?

革命前輩列寧教導我們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個語錄在文革期間可是被我們那一代學生們背得滾瓜爛熟的。

還是應該在歌舞升平的奧運期間,看看地震的相關內容吧。

王未名發BBC和世界日報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洋鬼子在中國的媒體涉及到的內容。

中國壓製震後批評之聲

(何必注,略。)

在美國的民運者胡平像電子郵件推薦了如此內容。

張慶洲:唐山警示錄

(何必注,略。)

來自我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黃紀蘇發來的內容。

(何必注,略。)

崔之元發來的內容。

Cui Zhiyuan

2008年7月28日 16:18

Fw: 四川省統計局:災民對救援隊伍滿意度超九成

(何必注,略。)

(老潘注,美國皮尤調查機構對中國的調查表明,中國人的滿意度第一。這能夠說明什麽?耐人尋味吧。)

(何必注,略。)

(老潘注,作為成都市的官方媒體,總結出來的什麽成都經驗,還是歇——德洛維奇了吧。各地在為各自委府歌功頌德溜須拍馬上,真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此次抗震救災當中,成都是最早暴露出高檔小區裏出現救災帳篷之處。所以,還是別扯淡什麽成都經驗了吧。另外,冼言把貴州甕安迅速處理基層官員之舉認為是個創舉,稱之為“甕安模式”,在網上遭到口誅筆伐。在此,與所謂成都經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何必注,略。)

(老潘注,這種調查員或者監察員,究竟是個什麽樣的貨色,人們也指出了不少問題。於此不贅。)

(何必注,略。)

老周發來的參考材料。

zhoujd

2008年7月22日 14:14

供參考

30個省級城市地震風險出爐 石家莊最高上海最低.doc

30個省級城市地震風險出爐 石家莊最高上海最低

(何必注,略。)

地震當中倒塌的校舍,責任現在還是被掩蓋的過程中;那些死去了孩子的痛不欲生的家長們追究責任人的呼聲也被壓製。地震伊始委府無力於獨自麵對如此巨大、廣泛而深重的災難而不得不對民間社會力量網開一麵,但當委府感覺自己又可以獨當一麵時,迅速絞殺任何不滿和負麵因素,甚至那些本意是在幫助委府抗震救災的民間組織也一如既往地遭到了無情的打壓;地震發生時曾經放開的官方與民間(姑且將互聯網論壇如此稱謂,因為事實上,中國根本不存在什麽官方認可的民間傳媒)媒體沒幾天就物歸原主濤聲依舊。奧運火炬在四川傳遞,成為了又一個在現場參與者及其所營造的氛圍、氣勢與景象上曠世造假的範例。

地震百日,讓我們為地震中死亡的同胞們進行哀悼,並祝願那些因為這次受到身心傷害者能夠一帆風順。

也將此獻給改革開放30周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