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改革30年評價當中的光怪陸離

(2023-02-01 01:25:53) 下一個

改革30年評價當中的光怪陸離

                               2008年6月5日

何必

32年前,唐山發生特大地震災害;今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略。)

掄圓了巴掌,照著馬屁上拍呀。

“發言中,許多官兵談道:這些變化,來自於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來自於黨的英明領導。”流年不利的當下,恰好是改革開放30周年。壞事變好事,這也是現如今委府的一個變戲法兒的強項,無論什麽天災人禍,最後都能夠成為貪官汙吏們作秀的絕佳場所,攔都攔不住。

現如今,中國的人們也時不時地把這30年提拉出來說事。

2006年8月9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內容:

《華爾街日報》:海歸人員增加將給中國帶來新問題 

(何必注,略。)

最近,因為地震是天譴而遭遇到恨不得舉國上下口誅筆伐、並把發布其言論的媒體南方都市報也弄得灰溜溜的朱學勤,早就急不可耐地對改革開放30年進行了蓋棺定論。詹奕嘉發來其內容。

詹奕嘉

2008年1月1日 0:03

2008年的第一期網文共享^_^

激蕩30年: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直播]

(何必注,略。)

吼吼。

我看到,不少中國當代的右派都在對改革開放進行總結。徐友漁、秦暉、朱學勤、等等。

當然啦,隻有對中國改革開放有所感悟者,都可以對此放上一炮。老周發來的內容。

zhoujd

2008年3月29日 16:06

供參考

惲仁祥.doc

惲仁祥:評鄧小平“對外開放”

(何必注,略。)

洋鬼子媒體聘請的中國事務觀察員也通過一些具體現象不失時機地把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進行透視。

2007年04月0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32北京時間 23:32發表

透視中國﹕窮區貧縣的豪華辦公樓

(何必注,略。)

最近,崔之元給我發來了有人對改革開放的如此評價。

Cui Zhiyuan

2008年5月28日 22:47

Fw: 姚洋:是否存在一個中國模式

姚洋:是否存在一個中國模式

(何必注,略。)

哈哈。

這應該是我看到的有關改革開放言論當中最不靠譜的一篇了。

歌功頌德是個人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斷。

但是,如果在自己的非專業領域裏也要誇誇其談,就有些信口雌黃了。

從這種充盈著樂觀主義觀念的論調中,可以看出作者試圖勾勒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理論框架,但是,其中所謂中性政府之說,實在太一葉障目。其實,別的不說,隻要看看福山對於國家的分類即可。

在自己掌握的信息非常貧乏的情況下就到處走穴振振有詞,恐怕有違專家學者應該具有的職業精神。

不知道,現在閉門造車的盧躍剛老兄、以及李延明、杜光、王力雄、秦暉、陳永苗、胡星鬥、冼言(這些人、以及前麵提及的朱學勤等都能夠收到我如此郵件)等看了這篇內容會如何感想。我猜測,恐怕真是啼笑皆非。竟然會有如此淺薄的見識招搖過市。

對於改革開放的判斷,見仁見智,這原本無可厚非。不過,還是應該建立能夠具備相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

比如,對於民主的解析,李延明、許允仁們進行了大量的討論。而上麵的文字當中對於什麽是民主、印度的民主究竟怎麽了等等,卻幾乎沒有提及。

對於改革開放以來公共支出的情況,文章作者恐怕也應該看看其經濟學同仁、天津財經學院李煒光所撰寫的相關內容再開口說話吧;另外,胡星鬥也曾經就現如今被吵得不得了的三公(公款吃喝、公費旅遊、公車)消費、以及他加上了個公款建房進行過討論(我又給加上了個公費醫療,從此構成了公共開支當中的五毒俱全)。

其實,該文作者既然指責秦暉的結論不準確,就應該對於秦暉所謂“尺蠖效應”作出基於事實的回應。(秦暉寫道:中國的這種發展模式也在其內部形成“尺蠖效應”:“左派”得勢則自由受損而福利未必增加,“右派”得勢則福利喪失而自由未必增進。“左”時政府擴權卻不可問責,“右”時政府卸責卻不願限權。左起來就侵犯平民私產而公共財富卻未必得到保障,右起來公共資產嚴重流失而平民私產卻未必受保護。)

並且,能夠看到孫立平有關1990年代中期以後的所有改革都是倚強淩弱的結論。由於去年山西省黑磚窯事件的被曝光,孫立平更將其稱之為“底線的淪陷”。

所謂的“中性政府”,以及什麽是為了人們長遠利益等等說辭,很是讓人齒冷。作者為什麽不去看看王力雄在其超越者聯盟文中對中國權力體係的分析?如果說王力雄是著名的右派的話,那麽至少可以看看《資本論》中文譯者之一王亞南先生將近30年前的有關中國官僚體係的著作吧。

搞經濟學的,非要在比如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領域裏振臂高呼,並且將文不對題邏輯混亂事實模糊不清的結論公之於眾,這恐怕就不是什麽應該被尊重說話的權利,而是賣弄了。

這讓我想起,1990年代,那是中國國內經濟學家何等風光的日子,掌握著話語權。隨著進入21世紀和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攻堅年”,各式各樣的潛在問題矛盾痼疾此起彼伏層出不窮,人們開始對改革進行全麵深刻而且愈演愈烈的反思和批判。盡管官方還借著意識形態壟斷對如此反思采取抵製的態度,但是已經沒有鄧小平當年“不爭論”時所具有的個人權威,因此也有不可能把質疑改革的聲音弄得悉數銷聲匿跡。

我一直認為自己智力水平低下,隻不過屬於比較勤奮者,廣泛閱讀,並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進行傳播。我不是個研究者,隻不過是個傳播者。連我都能夠看出來上麵文字的千瘡百孔,遑論仁人誌士乎?

這種言詞的走俏,有些誤人子弟了吧。

不妨再看看崔之元此前給我發來的另外的內容。

Cui Zhiyuan

2007年8月5日 14:18

陸一:中國經濟——分享還是瓜分與掠奪?

(何必注,略。)

其實,改革開放到今天,情況究竟如何?

李煒光分析後大吃一驚地說,從公權力在財政支出當中所占份額看,改革30年之後,中國又回到了原點。對此,我說豈止如此。還應該考慮到社會保障的形同虛設,以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現如今民生凋敝民怨沸騰,恐怕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吧。

最新的消息說,中國官方已經限製四川災區的抗議活動、特別是媒體對此的報道了。

盧躍剛就改革的研究成果不知如何了?同樣因為中國青年報冰點事件而被拿下的李大同對我說,如果盧躍剛想整出個中國版本的《光榮與夢想》來,恐怕難度很大,因為官方壟斷相關信息。

我看,1993年9月28日,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傑西•傑克遜牧師在紀念馬丁•路德•金的集會上的講話,倒是可以移花接木地作為咱們改革開放30年的總結:

“現在,30年以後,與30年以前相比較,窮人更多了,貧窮的工人更多了。”“職業喪失了。毒品和槍支泛濫了。希望下降了。暴力上升了。”“我們的城市貧民窟比30年以前更加荒涼了,受到的威脅更為嚴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