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長出麵接待上訪現象的意味深長
2008年6月27日
何必
廣州市長餓著肚子接待上訪群眾 感歎始知百姓難(略。)
這是今天網上該報道的標題。
(何必注,略。)
嘿嘿。
廣州市長,去年我曾經寫過太多的文字,對這位善於作秀的大人說三道四了。特別是去年初對廣州市民呼籲暫時不要買房、政府必定能夠把房價降下來的說辭,使他一時間成為明星似的人物。
結果呢?廣州市的房價如何了呢?廣州市政府是不是讓市民享受到了房價控製後的成果了呢?有目共睹。
現在,這位市長大人又來接待上訪啦。
有趣的是,“始知百姓難”。這意味著什麽呢?這位市長大人當市長已經這麽多年了,現在才來接待上訪,才通過這種接待上訪知道市民的苦楚。
早幹嗎去了?
這是不是說,此前由於沒有接待上訪,所以就不知道市民的疾苦,因此很多該處理的事情被延宕拖遝?如此行政行為的責任是不是也該由市長大人來承擔?
現在的中國是個什麽樣呢?民諺是這麽說的:
中國現狀
工人在下崗,
農民在上訪,
腐敗分子在三講。
……………………
涉及到上訪,這是個在中國內地非常敏感的話題。而我人在北京,對上訪者則有著太多的耳聞目睹。
王未名發BBC和世界日報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而中國的官方媒體則在2006年1月10日有報道稱,陳忍鑒:杭州市退休老人,70多歲。(何必注,略。)
蕭默(從電子郵件內容看,我猜測可能是蕭功勤的胞兄?)就我群發問及是不是願意繼續接收我每天一篇如此電子郵件的回複時,給予了答複,並附帶發送了一封致領導人的公開信。
xiaomo
2008年2月22日 14:55
Re: 潘禕的稿子
願意繼續收到您的文字,感謝! XM 2008-02-22
080222致胡錦濤主席.doc
致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的公開信
(何必注,略。)
多才多藝的胡星鬥對於上訪製度也有著自己的建議。
結束信訪,設立冤案申訴局
(何必注,略。)
嗬嗬。
從胡星鬥的建議看,他對上訪在法律方麵的價值還缺乏判斷。
而全國各地都把本地上訪看作如狼似虎。媒體曾經有過報道。
湖南江永縣內部文件曝光:懲罰上訪人員有獎金(圖)
(何必注,略。)
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之前,萬名上訪者也發出了致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公開信。
還我們權利與尊嚴
----2008:中國訪民致兩會公開信
(何必注,略。)
可是,也是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與會者發出了如此的聲音。崔之元發來相關內容。
Cui Zhiyuan
2008年3月12日 1:47
政協委員兼房地產大鱷:對越級上訪者應嚴懲不怠
(何必注,略。)
嘎嘎。
這下知道,什麽叫做為富不仁了吧;這下知道,為什麽中國會出現仇富心態了吧;這下知道,劉延東、以及胡耀邦之公子胡得平有關不追究民營企業家致富第一桶金時的原罪的說辭為什麽會招致民間一邊倒的口誅筆伐了吧。
胡星鬥對此也有話要說。
huxingdou
2008年3月11日 19:04
轉發: 回應政協委員彭磷基顛覆人類良知的言論:中國上-訪維-權公民現狀調查及建議;建議將河南省改名中原省
回應政協委員彭磷基顛覆人類良知的言論:
中國上-訪維-權公民現狀調查及建議
(何必注,略。)
而曾經與我一起在鳳凰衛視《景行長安街》節目當中就中國城管現象進行評論的香港《大公報》媒體人,也給我發來了相關的評論。
柔性處理群體事件的理由
(何必注,略。)
其實,中國新左派在呼籲社會公平方麵,也有著一以貫之的立場。他們不僅僅在民主方麵有著政治方麵的考量,同時也在呼籲經濟民主(公有製)。周建軍發來有關他的老師、長年累月給我(群)發來很多非常有價值材料的崔之元的相關報道。
Zhou Jianjun
2008年1月8日 19:07
美國最高法院1964年對《紐約時報》上訴阿拉巴馬州法院對沙立文(Sullivan)一案的判決。該判決被認為是美國名譽侵權判決史上的裏程碑
今天的《南方日報》引用崔老師在《改製,職工權益,輿論監督與社會穩定 》文中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案例。
(何必注,略。)
話雖然如此,但現實畢竟不是引經據典坐而論道就可以萬事大吉的。北京著名的老住宅維權人士、我很欽佩的華新民大街發來相關的內容。
catherine xia
2008年2月17日 21:48
十幾年的上告無門.
(何必注,略。)
而也向崔之元和我等發送電子郵件提供參考材料的李延明,則發來了如此內容。
liymbj9206
2008年3月13日 20:58
中宣部新指示.doc
(何必注,略。)
最後把問題提出來了。但問題的答案在哪裏呢?或許,崔之元在清華的同事可以給我們相關的思路。
誰更需要信訪?
● 趙曉力
(何必注,略。)
嘻嘻。
誰更需要上訪?並不是訪民本身,而是中南海。
所以我認為,胡星鬥有關取消信訪製度建立冤案申訴機構的建議,有著其疏忽。
應該看到,上訪現象是一個非常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
在權力對權利進行愈演愈烈的剝奪、擠兌、變現、壓榨之際,上訪成為訪民在當地通過任何途徑都無法獲得權利救濟的情況下,迫不得已才采取的魚死網破的最後一搏之舉。
而主張自己的權利,卻未必是到了胡星鬥涉及的冤案的地步。比如,有關廈門PX項目,北京地鐵五號線設置車站項目,以及上海磁懸浮項目等等,都是在項目建設之前遭遇到了市民的自發抵抗,其中涉及到的上訪,根本與中國法律界定上的冤案無涉。
因此,用冤案申訴機構取代信訪製度,這會留下巨大的權利救濟渠道的真空。
當通過法定的、正當的、被官方認可的渠道全部被阻塞之際,國人要想維護自身殘存的利益,隻能借助被官方鄙夷、仇視、憤恨的越級上訪的渠道。
華新民、李延明、崔之元、胡星鬥、蕭默等與我一樣,都在北京,可以看到,各地駐北京的辦事處、聯絡處數目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這種機構也已數以萬計。他們丫除了跑部錢進、賣官鬻爵的功用之外,還幹什麽呢?這點,從各個駐京辦必備的一個工具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工具是什麽?那就是掛著其宗主地牌照的警車。看看各個駐京辦,哪個門口或者車庫裏沒有這種家夥吧。這個幹什麽用的?顯然,不是要協助北京警方維持北京的公共秩序的。其用途隻有一個,那就是截訪,就是把本地來京上訪的訪民截住,扣押在駐京辦,然後押送回本地。
毛澤東曾經肯定過上訪行為。從他本人來說,也麵臨著官僚體係尾大不掉的麻煩。中國對文官製度的最大貢獻,就是有著全人類空前絕後的龐大的官僚體係。這個體係,無論什麽人,都無法繞過去。結果,毛澤東還是不得不依靠發動文化大革命,試圖繞過官僚體係,直接與民眾對話。但最終,毛澤東的這種嚐試還是失敗了,不得不回到官僚體係的附庸的尷尬地位上。即使通過破壞性的體製變遷,走馬上任的主兒還是不可避免地形成新的官僚體係。
在文革中三起三落的鄧小平複出之後,對文革恨之入骨,也心有餘悸。為了防止文革的卷土重來,他倡行了集體領導體製。這種方式,將官僚體係帶入了中南海,使得攬權卸責之風吞沒了整個政治架構,所有人無一例外,悉數成為政治犬儒,成為楊鵬所謂從上到下都在精於自身利益謀算的統治集團。
於是,上訪也就成為北京當局祛除官僚體係信息傳播過程中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以至於層層失真、了解地方真實信息的重要、乃至唯一的渠道。這原本應該被看作是主張自身權利者主動並且自費繞開地方的官僚體係而直接向北京鋪陳地方狀況的行為,也應該是中南海掌握地方真實景況的絕佳機遇。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京上訪已經蔚然成風。不過,上訪所能夠帶來的結果卻很是讓人悲觀。上訪成本越來越高,權利救濟的可能性卻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人成了上訪專業戶。
想當初,溫家寶甫一上任,就在四川遇到了熊德明當麵為其丈夫討要工錢的“越級上訪”。這種小事一樁得到了輕而易舉的解決。中國的官方媒體恬不知恥地歌功頌德為執政為民的光輝典範,卻全然不顧國務院總理要為一個農民工討薪現象當中的尷尬。但是,涉及到比如拆遷、下崗、環境汙染等錯綜複雜的官僚體係的事務,就遠遠沒有熊德明的運氣了。
權力對權利的壓迫日甚一日,封建化浪潮洶湧澎湃。
上訪現象在如此背景下,會到什麽樣的地步,恐怕也很讓人費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