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電視節目中出現一對怨家的意味

(2023-01-09 00:00:34) 下一個

一個電視節目中出現一對怨家的意味

                        2006年11月13日

何必

2006年11月13日,北京電視台《首都經濟報道》的【資訊速覽】這個充盈著軟廣告的板塊中,有著如此的內容。“國美永樂200億訂單搶市場”(略。)

這原本是一則要在常規節目中的報道,但如此題材的拓展空間實在有限。雖然是一個典型的財經消息,但卻隻能享受雞肋級別的待遇,最終不得不將正文壓縮至一條簡訊,寥寥幾十個字打發了完事。

更有趣的是,同樣在這個速遞板塊當中,還有著另一則訊息。“《蘇寧:成長的真諦》發行”。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蘇寧:成長的真諦》開始發行。該書的主旨是探討企業成長的真諦,並試圖為眾多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借鑒和參考。

這兩條簡訊在同一個板塊裏出現,顯得很有意思。就如同雞兔同籠那般不倫不類,可更是由於國美-永樂聯盟(準確地說,是國美收購了永樂),與蘇寧形成了分庭抗禮,雙方水火不容勢不兩立,都有著將對方置於死地的架式。

如此這般,有關國美(包括永樂)的簡訊和蘇寧的簡訊放到同一個地帶裏先後播出,就顯得很是饒有興味。

據我所知,這應該不是欄目組的精心安排,實在是前一條報道濃縮後隻能放在這裏,而恰巧趕上後一條宣傳怨家路窄,撞車了。

今年夏季國美收購永樂後,一副財大氣粗的氣派,口口聲聲要在中國拿下首位。此後,雙方好像都沒閑著。國美加快了攻城略地的步伐,快速店麵的擴充。而永樂也並不想放棄比如北京的店鋪,繼續打著永樂的旗號,讓這個上海人創立的門牌繼續招搖過市,雖然已經矮化為他人之小,但卻有著上海人肉爛嘴不爛的氣度和品格。

國美在北京,一舉拿下了曾經取得令人咋舌業績的宜家在北三環馬甸的寶地,在宜家遷往望京占據了更大的地盤之際,試圖以國美的風骨續接宜家的輝煌。在馬甸,國美開設了高檔的家電賣場,並以黃光裕賴以起家的鵬潤為名頭,將目標客戶緊緊鎖定在高端人群,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家電,讓越來越多的人望而卻步,成了屹立在北京城市主幹道旁邊提醒越來越多的人是何等貧困無能的物件,從而為與時俱進中國特色中的貧富差距做了畫龍點睛的筆墨。

前兩天,媒體報道,鵬潤係遭到當局的調查,黃氏兄弟都在調查範圍之內,並由此引發人們對於民間資本攫取第一桶金時原罪的討伐。事後,這則已經被廣泛傳播的消息又說是假新聞。可這並沒有轉移黃光裕剛剛從首富位置上跌下來,並無風不起浪地有著鵬潤原罪的社會問詢。而這種問詢雖然被官方壓製下去,但卻會潛伏起來,形成動蕩因素洪流當中的一朵泡沫。

也許人們還對國美與永樂的聯姻記憶猶新。7月19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看著國美與蘇寧拚殺得刺刀見紅好不熱鬧,人們卻發現,事情遠不像表麵上看到的那麽簡單。8月1日快訊,(何必注,略。)

這種從國外來的聲音,也可以展示國際資本對國內零售業饞涎欲滴的實在景象。

而一直默默無聞的大中,由於一而再再而三地企業發展戰略失誤,導致如今在北京零售業市場上不得不甘為人後叨陪末座的尷尬境地。8月21日快訊,(何必注,略。)

其實,大中的敗績早就不是什麽新聞,在很多時候都形成了業界甚至媒體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笑話。那種故步自封舍我其誰的氣概,終於讓其得到了一落千丈的地步。7月27日快訊,(何必注,略。)

在國美、蘇寧、永樂、大中幾個國字號零售商家打得血肉橫飛不亦樂乎之際,人們卻發現,外資正在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低調含蓄而凶狠殘忍地對中國零售業市場展開了無情地血洗。8月8日快訊,(何必注,略。)

也就是說,蘇寧很可能會被擠出家電零售的前列地位,被國外勢力取而代之。而這種跡象,對於共識於零售業是國民經濟最關鍵部位的社會階層來說,當然是應該警惕的。

對於外資凶殘的進攻,國美係似乎也采取了對策。8月18日快訊,(何必注,略。)

坊間認為,國美係,或者再加上蘇寧係,以及那個如今已經是千瘡百孔的大中,捆綁起來也無力阻止一個國外巨頭大鱷的攻擊,更不用說,中國人自己營造的虛假繁榮,原本就是有些為了平抑國內不斷躁動的不安定氛圍的意圖,現在卻騎虎難下,引起了國際上的覬覦,如同一個成天到晚在出門時要往嘴上抹點子油聲稱自己家是如何的富麗堂皇卻招來了強盜的關注一樣始料未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