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又開始收錢啦
2006年10月7日
何必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日前表示,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製度具體方案年內有望出台……(略。)
這應該是又一個針對央企的改革舉措了。從近來坊間熱議的行業腐敗到福利腐敗,央企自然是重中之重,國資委這個從法律上和政治上都很別扭的機構,甫一麵世就引起了廣泛的非議,而其所作所為更是招致各界的痛罵,其管轄的企業如此,其轄區之外的企業更是如此,活生生又弄出這麽個人浮於事的機構來,給原本已經很不平等的市場主體關係平添了新的作踐。
不僅如此,國資委緊緊地抓住權力不放,到處發號施令。6月28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這種限製性政策,從數量設計上就很是令人匪夷所思,而對於委托人空缺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更是繞來繞去未能從製度上進行根本觸動。
而央企都是些個什麽貨色?太多都是處於自然壟斷地位的巨無霸,憑借著超強的企業霸權和政治上的護身符,央企在搜刮民脂民膏方麵可是劣跡斑斑。7月26日快訊,(何必注,略。)
這是媒體歌功頌德的宣傳。可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看出,到底是什麽使得央企能夠如此表現卓絕,竟然以16%的利潤增長率和20.6%銷售收入增長率惹人耳目。煤電油運全麵飄紅,能夠告訴我們什麽呢?前幾天我寫的“一個令人瞠目結舌巨大而持久的騙局”透露了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欺世盜名以劣質油比照國際油價上漲的行徑,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跟貼洶湧,幾乎清一色都充滿了對如此光天化日之下的雞鳴狗盜之舉的憤怒和無奈。石油行業如此,其他行業就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默許、護佑和縱容下,央企成為十足的提款機,針對國民進行著喪心病狂的劫掠。
有關央企的出路,國資委也不失時機地進行著寡頭化。媒體報道,現有的167家央企今年至少有一半將被重組,最終隻保留30~40家。一係列數據顯示,國有資產正在迅速向大型國企集聚,這些企業創造了國有企業幾乎所有的利潤;而眾多的國有中小企業,由於在競爭性市場中虧損嚴重,生存困難,正通過兼並、轉製等一係列途徑逐漸退出市場。隨著眾多國企轉製,麵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數量減少,利潤總額卻節節攀高的現實,相關人士提出了究竟如何構建一套中國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國資管理體製的質疑。
還是看網上流傳的用毛澤東語錄點評如今社會事務吧。
(何必注,略。)
韓方明在“構建理想的央企管理模式——由中航油重組事件引發的反思”一文中指出,中航油事件這出悲劇,隨著悲劇的主角陳久霖被判入獄,與其個人有關的爭議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付出如此巨額的損失之後,接下來的竟然是中航油股權的低價轉讓,再加上董事會(略。)
怎麽樣?中航油在新加坡折戟沉沙,陳久霖鋃鐺入獄,也成了一些人先富起來的機會。這真是讓人見識到了,當今的中國,無論發生什麽事,都最終會演變為贏家通吃的景象,而受苦受難的,永遠是無權無勢的勞苦大眾。
現在國資委號稱編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已“水到渠成”,這也就是蒙騙傻子的話。眾所周知,中國特色的預算體製,實際上就是給那些賊不走空的貪官汙吏設計的強取豪奪國民財富的平台,這種預算的表演每年都成為兩會最為令人作嘔的景觀。
而央企不再獨享利潤,而要向出資人上繳。誰是出資人?國資委?國資委所出資又是從哪裏來的?這些問題都存在著日益模糊化的成色。自從1990年代中期中國將全民財產的概念偷梁換柱為國有資產之後,國家作為虛幻的出資人,就成為政府化了的經濟行為,國家就是政府,政府出資就是國家出資,國有資產就是政府資產,其收益處分權當然也就與納稅人無關。
清華公共管理學院崔之元在其“市場經濟中的公有資產與全民分紅”的文章中認為,借鑒阿拉斯加州的經驗,我們可以設想建立“中國人民永久信托基金”。與阿拉斯加的石油公共資源類似,我國大型央企大多在自然壟斷的基礎產業部門。這種較有保證的壟斷收益更應造福全民,而不是為部門或少數個人獨占。我們完全可以借鑒阿拉斯加州的做法,將166家中央企業利潤的50%作為本金,組建“中國人民永久信托基金”,再將“中國人民永久信托基金”投資收益的50%作為社會分紅發給每個公民個人。
這種設想和借鑒如果真能夠實現,當然是件不錯的事。
但事實上,政府作為強勢利益集團本身就有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傾向,放逐公共利益而將國民財富部門化。如此,即使是央企利潤上繳,也無非是擴充了汲取財政收入來源,通過央企產品價格上漲,使得財政和央企成為這種博弈中的贏家,間接地增加了納稅人的負擔,使如此製度安排變成對納稅人新一輪的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