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從新街口改造看北京再度被謀殺

(2023-01-07 14:09:51) 下一個

從新街口改造看北京再度被謀殺

                              2006年9月8日

何必

北京的新街口大街,隻是一個區級的商業街,以小門小店出名。現在這條街麵臨著升級改造,……(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看了這樣的消息,我們該有什麽樣的心情?

新街口又遭害了!

在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政領導下,新街口終於未能幸免於難。

這兩天,國務院高層以及相關部委針對房地產的組合拳頻頻打出:9月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建設部聯合發布《關於規範房地產市場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新華社5日受權全文播發《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繼200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出台後,中國政府在土地管理和調控政策上的又一次重大調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6日在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召開的“全國整頓規範房地產交易秩序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是今年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加強房地產市場秩序是加強房地產調控的一個重要措施……

這房地產領域,已經成為一個真刀真槍對著幹的領域,也成為中國貪官汙吏藏汙納垢的場所。今年以來,中央政府一係列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不斷出台,但奇怪的是,房價不降反升,狠狠地給了中央政府響亮的耳光,扇得中央政府不得不麵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嚴重的信用和權威方麵的危機,人們看到,地方政府在與中央政府的叫板上,已經到了明火執仗的程度。

如此局麵下,中央政府才鐵下心來,出台了在凶狠程度上愈演愈烈的重拳,並且在中央媒體上指名道姓地聲稱,這次整治的對象就是地方政府。如此將黨政係統內部矛盾公開化的方式,在新中國曆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我寫的那篇《中國的房地產是個巨大的火葬場》一經麵世,就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和諸多的轉載。從網上針對這篇胡說八道的評論看,幾乎是眾口一詞,讓我感到很驚詫的是,評論者的立場是如此整齊劃一和旗幟鮮明。這從側麵反映出,現在的官民關係究竟到了什麽狀態。

新街口是什麽地方?是北京的老城區。這個為北京人、中國人甚至全世界都非常熟悉和記憶猶新的地方,承載著北京太多的曆史,更承載著太多的人類文明。

但如今,她在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的新浩劫當中,也逃不過殘暴的黑手,終於被瞄準並擊倒。

說是目前隻針對新街口西邊,東邊暫時保留,可這整條街的命數應該是可想而知的。

隻是看現在遭遇劫難的西邊,徐悲鴻紀念館正是位於此地。當然啦,曹雪芹故居拆了,袁崇煥故居拆了,還有什麽不敢拆的呢?即使是現在不拆,整條拓寬的道路上,紀念館孤零零地矗立著,讓路人指責為影響交通的禍害,在萬眾一心的詬病當中,拆還不是早晚的事?這種行政小把戲,還不跟弱智的兒童遊戲一般?

新街口位於北京城市中心區的西城區。作為該區的負責人,麵臨的困境是,在如今禍國殃民的GDP政績考量體係當中,如何製造自己的業績以獲得仕途上的順暢。西城區本身就是個彈丸之地,而且古跡頗多,發展工業當然是不可能,拓展服務業也周期過長,金融街被各界詬病為與朝陽區CBD爭風吃醋內訌傾軋削弱北京市整體競爭力,而且在領導人任期內很難在GDP上有所作為。如此,最直接能夠見效的,就是按照中國的英文名稱那般,在進行時語態中“拆呢”。

而且,凡是涉及到拆除,就是官商勾結,就會有權錢交易,就是腐敗重地,這在當下爛透了的中國,概莫能外。西城區最近發生的豐盛胡同拆遷當中針對房主所采取的人身傷害事件,凸顯了現在所有的拆遷都具有黑社會性質的行業特征。

北京市在外界巨大的壓力下,不得不三令五申要保護老城區,但各個區縣當局卻為了各自的權力收益,接二連三地跨越界限,使得北京市有關保護老城區的行政命令成為一紙空文。其中,市區各級權力人物有著什麽樣的私下交易,任憑我們想象,但最終受害的,就是北京。

看看西城區已經拆成了什麽樣吧,舊鼓樓大街拆了,平安大街拆了,西什庫拆了……還有什麽地方能夠幸存?

說新街口升級是為了交通,這種說辭顯得多麽恬不知恥。人們都看到,在同樣的理由當中,兩廣路、平安大道、前門大街都成為北京市房地產的犧牲品,而升級改造後的道路狀況如何呢?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愈發擁堵。

為什麽?道理很簡單,道路擁堵狀況與道路的寬窄沒有線性關係,而與道路節點和路網密度相關。這個道理當局並非不知道,隻是裝傻充楞充耳不聞,一意孤行於將北京這座舉世聞名的城市的所有都變換坐金錢裝進權力者自己的腰包。

更可怕的是,道路拓寬改造,不僅僅滅失了北京的古跡,更是毀滅了固有的商業氛圍。現在可以看看,這些街道,以及簋街、秀水、雅寶路、動物園等,凡是民間自發形成的交易市場,哪個能夠躲過官方的黑手?

中國真正的特色是什麽?是人地關係緊張。對於城市來說,空間結構決定著就業機會。歐洲城市遠沒有中國城市這般人口密度,可我們哪裏能夠看到北京這般寬敞的道路?為什麽?因為道路兩側是城市商業活躍的地帶,城市服務業很大程度上與道路相關。道路兩側的商戶給城市帶來的就業機會和商業繁榮,遠比城市的景觀更為重要,因為,這是人們必須的生存,然後才是美觀。這個道理,無論從馬斯洛,還是中國“民以食為天”的古訓,都是如此。

說上海的改造,其實與北京無法比擬。上海通過開發浦東,緩解了老城區的資源壓力,為保護老城區形成了資源置換的空間。但北京這種皇權方式,怎麽可能?

可北京呢?在區域升級改造這種掩耳盜鈴的劫掠行徑過後,道路寬敞了,但原有的商業統統萎靡不振了,甚至徹底銷聲匿跡了。

2005年10月新華社報道,營業麵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大賣場,按商業經營規模效益比,是半徑1.5公裏之內不能有第二家大賣場存在。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和各地商務部門了解到,到2005年6月末,全國商業營業用房空置麵積增長達到21%。其中北京市上半年商業空置一年以上的麵積達到4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3%,一些城市商業營業用房空置麵積增長甚至超過了新開發麵積。商業設施的過剩,還極易帶來資金鏈的斷裂。

而現在的新街口升級,竟然要在區區1公裏左右的區域裏建造5座總麵積達30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設施!我們真見識到了西城區黨政機構的氣魄與風采,對於如此寡廉鮮恥的行政舉措,除了五體投地之外,我們還能夠說什麽呢?

我們這一代真是幸運,經曆了文革,更是經曆了具備文革磨礪的劊子手遍地的當下,目睹了老城區一個個地從我們眼皮底下消失,成為整個人類文明史上見證中國成為一群喪盡天良者無法無天為所欲為,比起路易十五的“我身後,哪怕它洪水滔天!”的豪言壯語來,我們的官商們更是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新街口完蛋了。崇文區和宣武區收拾前門的工程還沒晚,西城區有轟轟烈烈開始毀滅新街口。

我們能夠做什麽?無可奈何,總不能想科索沃戰爭時的人們站在橋上,每個人胸前畫上個靶心標誌,阻止轟炸吧。

於是,充其量,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向新街口默哀。如果可能的話,趕緊再去新街口進行訣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