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科博會產品的節目宣傳

(2023-01-02 00:42:02) 下一個

科博會產品的節目宣傳

                                     2006年5月26日

何必

尖端產品亮相北京科博會……(略。)

這是網上該節目的文字。實際上,在播出時,隻有第一和第三兩條。如此一個軟性廣告節目,自然不是記者或者主編製片人能夠安排的,當屬我們所熟悉的政治任務。可對於觀眾來說,這麽個末位節目的品質確實沒什麽收看價值,權作一個廉價的交易吧。

一看,這就是個應景之作。北京召開了科博會,作為財經頻道招牌節目,怎麽著也不能在這麽大的活動報道方麵鴉雀無聲不是。雖然說,這科博會舉辦了這麽多屆,到現在越來越成了個雞肋,實在了無新意,可既然是官方媒體,當然還要為此溜須拍馬了。何況,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從體製上看,畢竟還是人家拿錢嘛,隻能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了。做點子逢迎獻媚的事,未可厚非。本來這節目就帶有很強的傳聲筒功能嘛。

問及這個題材的節目該如何點評?當然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了。在電視節目中,還是要符合宣傳精神的。

不過,老潘卻總是瞪著那雙眼鏡後麵迷茫而無神的小眼睛,看著這些文字,腦海裏浮現的卻完全是另外一些內容。

說那個大電視多令人神往,可悲觀主義的我怎麽也看不出來能夠如何樂不可支。2月16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而電視機整機市場的狀況就更加糟糕。媒體諸多報道集中在這個市場上國產品牌陷入了全線覆沒的境地。

據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展研究中心調查,彩電、計算機、DVD和手機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主要產品,這4種產品關鍵技術的知識產權多數不在中國企業手中。過去我們擁有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電視機完整的產業技術,可在新一代平板電視製造領域,由於顯示屏技術落後,中國電視產業鏈條被割斷——要知道,在平板電視機的成本構成中,顯示屏要占60%左右。

手機領域呢?2月17日快訊,(何必注,略。)

4月18日快訊,(何必注,略。)

而中國手機市場全行業崩潰,隻不過是中國經濟空心化的冰山一角而已。放眼望去,現在還有哪個領域沒有被外資攻城略地全麵執掌?

具體到那些從節目裏看還挺風光可實在是去年就在這個活動上亮相過的一堆破爛的所謂汽車,也是沒什麽可以稱道的。而且,這些車都是國產的,在報道上卻根本沒有任何值得讚頌之處。不止如此,即使中國的汽車領域,也呈現著令人尷尬的局麵。3月16日快訊,(何必注,略。)

3月份出版的一期《遠東經濟評論》刊登了題為《中國:下一個世界汽車強國?》的文章,指出雖然中國正在以汽車消費大國的身份登上全球舞台。(何必注,略。)

好不容易從這個膩膩歪歪的科博會上找出了這麽點子閃光點,可還是讓人怎麽著也樂不起來。如果考慮到電視機、手機、汽車以及更多的產業都在劫掠國民財富的遊戲中成為一個個漢奸角色,就更加有些酸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