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外資侵吞中國鋼鐵企業戰役打響

(2023-01-01 23:47:00) 下一個

外資侵吞中國鋼鐵企業戰役打響

                              2006年5月7日

何必

外資巨頭頻繁布局中國市場 中外鋼企並購賽跑……(略。)

如此,萊鋼就成為又一個落入外資手中的中國企業。

2005年7月20日發改委出台的《鋼鐵產業政策》規定(何必注,略。)

將近20年的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極大地刺激了中國鋼鐵工業的擴張欲望,2005年全國粗鋼產量達到了3.49億噸,用10年時間。我國粗鋼產量即從1億噸跳躍到3億噸以上。這樣,也就不可避免地在曆次經濟過熱之中都扮演了首當其衝的角色。而當如今中國經濟再度出現過熱跡象時,鋼鐵再度成為國家調整產能過剩名單中的榜首。

國務院3月中旬下發《關於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表示,今年要通過重組、改造、淘汰等方法,力爭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今年邁出實質性步伐,經過幾年努力取得明顯成效。通知認為,我國過度投資導致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鋼鐵、電解鋁、電石、鐵合金、焦炭、汽車等行業產能已經出現明顯過剩;水泥、煤炭、電力、紡織等行業目前雖然產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規模很大,也潛在著產能過剩問題。這些行業不但總量上過剩,在企業組織結構、行業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上的不合理問題也很嚴重。在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措施方麵,通知要求切實防止固定資產投資反彈,嚴格控製新上項目,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推進技術改造,促進兼並重組,加強信貸、土地、建設、環保、安全等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深化行政管理和投資體製、價格形成和市場退出機製等方麵的改革,健全行業信息發布製度。通知明確表示,各級地方政府要繼續貫徹中央關於宏觀調控的政策,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嚴格控製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同時,在控製新上項目方麵,要提高準入門檻,原則上不批準建設新的鋼廠。在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方麵,依法關閉一批破壞資源、汙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企業,分期分批淘汰一批落後生產能力,對淘汰的生產設備進行廢毀處理。

這種通過行政方式對企業規模進行限製的做法,原本就有著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和以強淩弱的嫌疑,成為劫貧濟富的又一個範例。即使拋開這點不談,中國鋼鐵企業在何種程度上能夠躲避經濟過熱的風險,也是人們眼巴巴張望著的。

(何必注,略。)

又是個核心競爭力缺乏。這根本就不是什麽新鮮問題,而是中國經濟的整體問題。這種老生常談讓社會聽著很是膩煩,可依然把作為中國市場經濟主體的中國企業逼到了不得不賣身以求得苟延殘喘生存機會的絕境。

(何必注,略。)

這種建立於工具理性層麵上的說法似乎未可厚非,但卻回避了問題的實質。比如,為什麽會出現“國外的再貴也要用,國產的再好也不用”這種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中國特色裏的官方行為?通看這九大挑戰,幾乎都在向我們展示著一個民族存亡的基本傾向,在一個舉國上下賣國求榮的時代當中,在一個比如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都形成了事實上的英語為並列官方語言的國度裏,鋼鐵行業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是最後一個被當作婊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