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調整戰果輝煌
2006年5月3日
何必
2005年,國家運用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調整產業結構產生了積極效應,部分行業過快發展的勢頭得到有效控製,內資企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略。)
一看就知道,這又是個溜須拍馬的消息。工商部門的數據能夠顯示出什麽實質性內容,就很是個問題。中國最具權威性的統計部門的數據尚且有60%以上的水份,遑論工商部門了;注冊資本金與企業實際經營之間的效果相差萬裏,這也是稍微有些市場常識者就了然於胸的;為了拚湊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績,根本不顧以往根據產值和增加值的算法,而偷梁換柱作注冊資本金,並且也不論傳統中動輒就“規模以上”企業的說法,而換成了“產業實有戶數”,將大大小小的企業一勺燴,用這種數據來表明宏觀調控的效果,也真是太有中國特色了。
國家運用宏觀調控手段調整產業結構,這已經是讓人聽得很膩煩的事情了。可轉型裏的中國,這種產業結構的調整又勢在必行。媒體自然也對此津津樂道。
2005年12月30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何必注,略。)
多麽的信心十足並振奮人心。這種謀求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賭博籌碼放到了循環經濟、自主技術創新體係的建立上。似乎,中國一旦走上了這條康莊大道就足以高枕無憂。比如,建立起了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係,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坊間熱議的製度創新就可以避而不談了。
問題真的如此簡單?2月16日出版該快訊介紹,(何必注,略。)
這些說法都是老生常談了,沒有任何新意。問題在於,維持一個有利於競爭的市場,並借此對企業形成創新壓力,以及產權、治理結構、企業家精神,需要的是什麽樣的企業生存環境?如今有目共睹的是,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有著本質的不同,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跨國公司,一旦進入了中國,也迅速取其糟粕去其精華,在本土化過程中形成了外企在中國的灰色生存,更甭提國內企業了。
這樣的狀況下,所謂的產業結構調整,充其量不過又是個文字和數字遊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