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官產學媒共同成就房地產商橫行霸道

(2023-01-01 23:25:21) 下一個

官產學媒共同成就房地產商橫行霸道

                          2006年5月1日

何必

日前,王石、馮侖等40餘位房地產大腕參加了在南京舉行的“中城聯盟”董事長聯席會議……(略。)

大過節的,早晨一爬起來就看到這麽個采訪,也應該是挺窩火的。

這是該節目係列報道房地產價格中的又一個作品。雖然筆者沒上班,但一看這種節目就知道,之所以找到這麽個素材,就是原本要在這種連篇累牘中製造新的亮點,引發觀眾的情緒變化。而這種素材的獲取與使用,也的確有著如此的功效。

節目後,主持人點評為,馮侖這種說法有他的道理,商人以逐利為本,作為買房人,我們自己也需要好好考慮能力。從點上看,開發商一點兒錯都沒有。

這種點評,實在是有些顯失公平,充斥了向開發商的獻媚(而這卻根本不會引起開發商的垂憐與恩賜)和對購房者惡狠狠的鄙視。可想而知的是,如此點評更會招致觀眾為數不少的譴責,從而影響節目的整體品質。

而如此這般,這個素材就徹底被糟踐和閹割了,根本沒有起到應該具有的作用,把一個好端端的題材就這麽輕描淡寫甚至南轅北轍地一帶而過了。

馮侖這種說辭,其實並不是什麽創作。前兩年,針對中國人購買住房時的消費心態,人們總是以“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故事”來說事,美國的老太太是貸款買房享受了一輩子舒服;中國老太太是存錢買房,沒幾天享受。這種說法流傳之廣,也實在令人眼花繚亂。筆者甚至懷疑如此大規模傳播很可能是政府相關部門與銀行聯手進行的宣傳攻勢當中很重要而又非常民間化的內容之一。故事裏蘊含著中國人量入為出的傳統基本消費原則及其理念,以及不能與國際接軌地與時俱進的差池。

麵對當下的高房價,人們開始反思,這種故事被居心叵測的傳播,卻是國民財富被強取豪奪的一個堂而皇之的托詞和借口。當人們話費著越來越多的錢,不僅僅把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將父母一輩子攢下的錢都交給了開發商作為住房首付款、而自己卻落得大半輩子給銀行打工使得整個生命過程黯淡失色的時候,驀然回首,卻發現諾大一個中國都被這個子虛烏有的美國老太太給忽悠了,全體國人共同參與了一個巨大泡沫的製作程序,共同編織了一個自欺欺人的謊言。

馮侖不過是把這種理念呀呀學語般地重複了下而已。事實上,社會上如此說辭的人很多,《首經》主持人也算當中的一員。

淪為房奴活該,說這話的人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態?說穿了,作為兜裏揣著毛兒八分仨瓜倆棗的乳臭未幹者,就想買房,還一上來就要一步到位,年輕輕的就要在一所大房子裏逍遙爽快,你有那個份嘛!想什麽呢?自己不量力而行,非得弄個明顯超出自己支付能力水平的巨額消費拖累著,卻抱怨世道不公平,這不是自找還是什麽?死不死啊!

隻不過這種話從這種在中國房地產界呼風喚雨的人物(馮侖是中城聯盟繼王石之後的第二個輪值主席)的嘴裏說出來,就顯得非常耐人尋味了。

作為房地產業界聯盟的組織者和代言人,馮侖的說辭代表了如今中國房地產界的群體聲音。或者說,中國的房地產商們就是如此看待作為上帝的顧客的。

現在,房地產大腕兒們來不來就召開個什麽聯席會議、高層論壇,借以發布自己的聲音。

而每每房地產大腕兒一發言,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馮侖說淪為房奴活該,任誌強則理直氣壯喋喋不休作“我沒有責任替窮人蓋房子,房地產開發商隻替富人建房”,“過去中國都是‘窮人區’,現在出現‘窮人區’和‘富人區’是很正常的,就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樣,也要讓一部分人先住進‘富人區’,以後才能都變成‘富人區’。”“我最不願捐錢給窮人”……

應該說,當今的中國,也就是房地產商們敢於如此明火執仗地蔑視社會,敢於開宗明義把消費者玩忽於股掌之間。

發人深醒的是,類似馮侖、任誌強之類的房地產巨鱷們恨窮人不死的聲音,卻在媒體上獲得了不少的叫好聲。不少人為了任誌強敢說敢做的方式擊節喝采,甚至說他才是條漢子,全然不顧任誌強擔任董事長的華遠是個地地道道的國有企業,不顧任誌強腦滿腸肥得自己多次聲稱“早過了掙錢的歲數”(據傳他的年薪早在2001年就超過700萬元)這種表態與國有資產處分中的失控究竟存在著什麽樣的關聯,不顧全世界國有企業都不能僅僅將自己當作普通的經濟人而必須承擔公益性責任這種舉世公認的原則,不顧共同富裕、和諧社會等施政主張和方向,一股腦地紮向資本及其權力投懷送抱搖尾乞憐。

房地產界成為中國所有行業當中最團結最具社會影響力最有能耐與政府博弈進而綁架國家(公共)利益、挾持政府的領域,官產學一體化的色彩也最為嚴重:地方政府將其視作私產和確保政績考核指標重要內容的GDP的支柱,並且借助城市土地處分權而設尋租;行業當中惟利是圖無視社會公平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甚至強化貧富差距激化社會矛盾草菅人命;而學界則幹脆赤身裸體任憑房地產資本家的擺布,發出“中國房地產不存在泡沫”、“不能以住房體係社會公平”等說辭來為禦用指使者的資本家進行理論支持;而媒體則幹脆以版麵和時段為砝碼,與房地產商進行交換,為了媒體廣告收入甚至個人的灰色收入不惜喪失客觀公正的原則,俯首帖耳供資本家玩弄嬉戲,成為其控製輿論以影響社會的急先鋒和哈巴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