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價將引發動蕩
2006年4月17日
何必
最近新浪有一份調查,又超過三成的購房者超過房貸警戒線。房貸越來越沉重,很多人開始受不了……(略。)
這樣一則報道,一看就是個話題類型的,屬於時效性相對較差的內容,帶有明顯的人為穿鑿附會的痕跡。
之所以有這樣的內容,就是因為北京的房價現在簡直是發瘋般地向上衝。2004年底,中央政府開始對全國範圍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整肅,揮舞起了很具有非市場經濟手段的宏觀調控大棒,試圖抑製房價的過快上漲。各界就此議論紛紛,有說高層如此做法是政權邊界擴大蠶食社會利益超越了政府權限;有說這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較量,在分稅製的現狀下,增值稅中的70%歸中央,所得稅中50%歸中央,隻有地產稅費才是對地方財政貢獻率達到近半數的穩妥源泉,而且在目前中國文官體製框架裏,地方官員大多隻能靠賣地來實現政績坦闊仕途,沒有任何動力要求官員為卸任後的政局經濟國計民生負責;有說這是北京市借助中央政府之手打壓上海以給本屆政府撈取政治資本壓榨2008年北京奧運會建設資金……可人們看到的結果是什麽?宏觀調控一年多,上海的房價經過短暫的盤整,又開始上升的勢頭;而北京的房價更是以超過20%的增長率,使得無論在增長幅度還是價格水平上都迅速超過上海在全國範圍獨占鼇頭。
於是,就有了各式各樣的調查,比如70%的北京人買不起房子,60%的北京人隻能達到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條件,30%的購房者超越房貸警戒線成為貨真價實的負翁。
朋友給我發來了網上流傳的一個說法。看上去有點意思。
(何必注,略。)
這種說法並非危言聳聽。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人掉進了地方政府、銀行、房地產商、無良媒體乃至司法體係等等共同合謀出來的房地產騙局當中。
於是,按照經濟學的說法,如今的房價早就遠遠偏離了其變動的合理區間,而成為一個巨大光亮麵向所有社會成員的謀殺器具。
而且,如果說隻是寥寥無幾的“中產階級”、白領們要破產而距離其他社會人群遙遠的話,那麽,這種財富迅速向少數人手裏集中的過程,則形成了贏家通吃的效應。通吃嘛,當然不隻僅僅吃直接消費者了,由於主力消費人群退出消費,將對整個市場價格體係甚至社會生活品質造成影響。
觀眾反饋中的說法是,買房首付把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全部花光,而小兩口餘下的30年,隻剩下給銀行打工的份兒了。
因而,作為新聞從業人員,當然要對如此險惡的局麵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且到現在,北京房價漲得已經眼花繚亂令人目不暇接,漲都漲了,還怕人罵麽?
從媒體安全性上看,隻是針對高房價現象進行抨擊,其中並沒有把矛頭指向任何具體實體,也給自己找了條安全通道,避免宣傳機構的勒索。
所以嘛,就有了對北京房價連篇累牘的報道,各個層麵,各個角度。
北京房價到現在真是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其中蘊含著太大的經濟、社會乃至政治風險,會出大事的。
之所以這麽說,因為北京的房價、以及房價背後所蘊藏的問題,已經遠遠不是什麽簡單的市場價格問題(在當下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從來就不是能夠援引價值規律或者供求關係進行價格分析的),也早就超越了經濟範疇,而成為標識並擊穿社會敏感區域的風向標,其中諸如官商勾結權錢交易、貧富差距社會不公、劫貧濟富強取豪奪、瘋狂葬送北京城市品格、徹底將北京在文化和曆史中邊緣化……
易憲容、謝國忠等人一年前曾經預言上海的房地產市場將要崩盤,這種說法連同其他因素,引出了針對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那麽現在的北京呢?如果我們把現在北京房價的瘋狂當作是行將就木的房地產以及更大範圍的征兆、凶險的回光返照、奄奄一息時的垂死掙紮,不就是個想象力的事情嘛。
北京房價問題已經演化為嚴重的社會公平問題和政治合理問題。到現在,對於北京房價,應該是再怎麽說都不過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