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通用汽車底氣十足欺負中國消費者

(2023-01-06 01:26:14) 下一個

通用汽車底氣十足欺負中國消費者

                           2006年8月18日

何必

上海通用賽歐汽車的方向盤也出現了問題,不同的是,這次的問題是出在方向盤的喇叭按鈕上……(略。)

這個報道後,回到了演播室,主持人點評時突然嗆著了,顯示出貨真價實的直播,讓我看了很幸災樂禍於高潮東憋得麵紅耳赤。

緊接著又跟上了一則還是有關通用係列車型的問題報道。(略。)

這也算是針對汽車質量的一組報道了,可以看作是媒體資源整合的結果,與平麵媒體進行線索共享和報道組合,特別是對於短小精悍的短消息式的節目來說,是個應有的模式。

通用汽車出問題,其實並不鮮見,也算是問題多多了。但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見到有關通用汽車的問題報道,實屬不易。為什麽?因為通用在中國的政府和媒體公關方麵的確神通廣大,往往能夠在媒體采訪之後立即找到媒體及其上級權力部門,通過各種手段搞定上方,阻止有關通用的問題性的報道問世。

其實,近期以來,有關通用的各種報道頻繁見諸報端。從美國市場上看,通用麵對豐田等日係汽車的挑戰,節節敗退,更由於通用本身在社會保障方麵的壓力使得自身不堪重負。4月24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通用在全球的糟糕表現,卻在中國得到了鹹魚翻身。7月5日快訊,(何必注,略。)

這個現象引起了國人對於中國普遍存在的賣國主義行徑、以及如今全世界各國都認準了中國這種崇洋媚外情調的無處不在而采取故意壓製中國的策略。2月15日快訊,(何必注,略。)

其實,人們也注意到,故意歪曲比如通用汽車在華業績、壓低財務報表上的正麵表現,除了迎合米國人世界霸權心理的宣傳需要和規避企業責任之外,也是為了降低美國企業在華經濟能力、從而為美國在對華貿易逆差方麵找茬兒減少麻煩。而通用汽車方麵對此也很樂得助紂為虐。

但這些,並沒有遏止通用汽車在華的日益惡劣的表現,以及針對中國人進行地地道道的歧視。看開篇節目中針對榮禦車載電話質疑上海通用方麵是怎麽解釋的?從原版使用手冊上翻譯過來的功能在中國產品上沒有,將一個產品說明書上明明白白寫著的功能就這麽輕而易舉地給抹煞了,而且如此輕描淡寫,好像這產品說明書根本就不算是廠商提供品質確認,好像這種由廠家提供的文件作為交易行為約定的必要內容與中國的合同法律相關規定沒有牽涉。這種勾當,大概也隻有通用這樣的在華跨國公司能夠幹得出來。

在整車利潤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汽車廠家們紛紛都加強了對於汽車零部件的控製。7月10日快訊,(何必注,略。)

但就目前通用汽車在零部件方麵的表現看,也真是夠讓中國原本就千瘡百孔的汽車零部件體係學習模仿頂禮膜拜得五體投地的了。不能設想,如果通用在美國碰到了用戶如此谘詢甚至投訴,還敢於如此居高臨下理直氣壯,丫挺的還真就甭想繼續喘氣兒了。

7月20日快訊,據最新一期《遠東經濟評論》報道,在中國經濟經濟增(何必注,略。)

其實,說穿了,這隻不過就是在集權體製下保持創新意念和能力的描述。在等級森嚴的東亞社會中,都是些耐人尋味的製度選擇。

於此,我倒是更傾向於IBM掌門人薩姆•帕米薩諾(Sam Palmisano)的喋喋不休,他呼籲跨國公司進化成新型公司,以避免反全球化的社會對抗性反應,這種反應會導致對大企業利益懷有敵意的政府上台。(何必注,略。)

以通用汽車在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做法和態度上看,這家全球汽車業界的巨擘也在履行著中國媒體稱之為“跨國公司在華的灰色生存”的職能,並非常具備代表性地表現出來,當中國人還在為外資提供超國民待遇這種舉世罕見的崇洋媚外且妄自菲薄的內外有別政策之際,跨國公司也更是得寸進尺,憑借中國搖搖欲墜的市場運行體係、殘缺不全的法律體係以及形同虛設的消費者利益救濟體係,在中國肆無忌憚地對消費者進行著恬不知恥的財富鯨吞,並由於中國政法各界對此匪夷所思的寬宥、忍讓、妥協、獻媚、默許乃至縱容而愈演愈烈。

就此,我們更能夠國富民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