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人民大學食堂安裝觀光電梯凸顯高等教育無可救藥

(2023-01-06 01:24:01) 下一個

人民大學食堂安裝觀光電梯凸顯高等教育無可救藥

             2006年8月17日

何必

中國人民大學這個著名學府在自己的食堂修建了兩個觀景電梯卻引來了大多師生的非議……(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還是來看看報刊對於人民大學如此舉動的評論吧。

“人民大學食堂耗資百萬裝觀光電梯遭質疑”、“中國高校是在‘群體性燒包’?”、“大學建設屢見‘麵子工程’”、“撐麵子還是提高教學質量?”、“高校‘蓋樓風’凸顯教育評價體製之弊”……

一幢三層小樓,要在牆體外麵裝上豪華的觀光電梯。從畫麵上看,非常顯赫華貴氣派奢侈,很有國際化的規格和大家風範,讓我這等沒見過什麽世麵的主兒還沒到跟前就自覺心虛氣短哆哆嗦嗦沒了主心骨。

這種景象,我立馬想起趙本山宋丹丹那個小品裏,富裕起來後,家裏建了二層小樓,這下好了,距離有了,美沒了,有事不直接說,要打電話:“哈羅啊,飯已經OK啦,快下來米西吧!”這大概應該是人民大學校園廣播中的主旋律,每當到了該喂腦袋之際,都應該鄭重其事的滿校園叫喚。

三層樓裝上觀光電梯有什麽不可以?沒看見醫院裏二層的太平間都有電梯麽?法律上從來沒有說平方裏不準安裝電梯的,以後人民大學在自主創新方麵還會別出心裁,弄出個一層建築裏的電梯,芝麻開門芝麻關門的,阿裏巴巴就這麽土財主般的玩藏寶物的自娛自樂,放在校長辦公室裏,也算是功成名就的標記;歲數大了保不齊前列腺出點子毛病,或者突然間內急,手裏遙控板一按踉蹌沒準還真能舒服大發了去了。

人民大學為何物?延安公學時代就是我黨的精英搖籃,西南聯大時期更是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者的產銷聖地,一向就是個黨棍培訓場所嘛。辦公室裏太多從這裏畢業的男女們了。看到這裏食堂都裝上了觀光電梯,我就戲噱道“看看你的媽校都幹了什麽沒屁眼兒的事!”好在對方也習慣於當下無奇不有,對辱沒自己媽校的說辭泰然處之,甚至跟著一起數落。比不得其他一些人,一旦經曆了人民大學後,立即官氣十足連話都不會說了,即使是調任人大之外,也一副黨棍模樣的行為做派,口是心非頤指氣使惟上惟大恬不知恥。

人家人民大學又沒花你的錢,那是舉世聞名的211工程中的大學。紀校長都說了,加大政府投入是從根源上解決教育產業化的一項根本性措施。所以嘛,現在人民大學的觀光電梯才裝到三層樓,其他的地方當然需要政府投入,等什麽時候連廁所都裝上了這種透明度非常好的電梯,如廁時毫無隱私可言,透著觀光的性能,教育的產業化大概也才能提到議事日程。

教育經費的投入如此揮霍,礙著咱們什麽事了?那是國有財產,並不是全民所有,納稅人當然隻管納你的稅,至於這稅怎麽個花法就沒你什麽知道的份兒了。什麽納稅人的錢在支出上應該受到監管,什麽國家財產(這裏已經偷梁換柱從納稅人主體變換了概念)的看門狗,馬三立說啦,逗你玩兒!

說這百萬電梯開支能夠給多少貧困學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完全是兩碼事,形象工程當然比貧困人群的死活重要得多,將教育這種公共品(義務教育)、準公共品(高等教育,不過在不少並非社會主義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裏,高等教育也被列入公共品範疇,隻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製度裏,連基礎教育領域裏的義務至今還被當作是孩子家長的義務而非國家的義務,4%的教育支出GDP占比的最高黨政承諾近20年到現在也不曾兌現)產業化,按照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進行優勝劣汰,從起點上製造並強化不公平,固化貧富差距鴻溝,這就是貓論和摸石頭過河論的實用主義原則引領下的改革開放的基本思路。

改革嘛,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一些人淪為貧困,這都是正常的,高等教育改革到了如今成為徹頭徹尾的吸血鬼,讓越來越多的孩子上不起大學,這能怨誰呢?誰讓你沒有一個權貴得很與時俱進富有中國特色的不斷擊穿人倫底線的家庭呢?你死不死啊!

這段時間,高等院校不斷被媒體當作是靶子,北大中文係弄了個什麽大師班榨取中學生錢財經過媒體指責後主辦方羞羞答答地說這不是他們的所作所為而是被冒用、緊接著北大又在重慶冒出來個什麽精英培訓班號稱接受培訓者的資產必須在5000萬元以上、北師大弄了點子學生的錢給予自費生待遇但最終卻不給畢業證被告上法庭、複旦專門給“成功”女性開辦國學培訓班天南地北一通轉悠撈取不菲培訓費……現如今,人民大學也忙不迭地趕緊在三層樓外麵裝上觀光電梯比學趕幫超不甘人後,這就是現如今的中國的大學!

《中國改革》2006年第5期刊登國立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蘇朝暉《政府應超脫‘大學總校長’角色》的文章,指出當前我國高校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高校法人地位還沒有確立。政府對高校的生存和發展承擔著無限的連帶責任。高校之間缺乏足夠的競爭。高校官僚氣息濃重。學術權力很大程度上被行政權力所取代。教授尚未真正在學校管理中成為有影響的主體。 

大學自治、學術自由、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取消全國統一高考,這是國際上現代大學教育的通行模式。而在中國,高等教育成為官本位的不二選擇。更是由於中國社會發展曆程中缺失資本主義階段,於是呈現出目前的所謂社會主義與封建主義二重性上的意識形態模糊化,權力意誌被包括人民大學在內的附庸風雅者所倡導的真偽國學內涵於等級森嚴治理觀念的合法化,給中國的高等教育造成了萬劫不複的路徑選擇。

坊間指出,“高校評估”正演變成新一輪勞民傷財運動。“211工程”這項與財政資源掛鉤的高校評估排名,最終遭到社會各界唾罵,2004年10月,教育部又推出每五年一輪的高校教學評估製度,每年公布一次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態的相關數據。這一評估正演化成新一輪勞民傷財運動。“高校評估”正陷入“造假”漩渦——假論文、假試卷、假教案、假人數。“評估”前的“公關”正演化成一場腐敗。為使評估順利通過,學校一般會提前以高報酬請評估團專家及相關主管部門領導到校做報告,進行指導。一些高校人士表示,錢燒得越多,幕後工作做得越到位,學校“優秀”的概率就越大。

問題還不止於此。如今愈演愈烈的高校腐敗,不僅秧及在校師生、貧困生源、社會秩序,更是由於高校瘋狂攫取錢財官學勾結,演變為對中國經濟造成了非常危險影響的聲勢浩大的舉國洗劫。

張曙光、張馳在《警惕大規模政府貸款引發金融風險》一文中分析認為,(何必注,略。)

看見了吧,官產學(其中的產成為銀行)聯合上演了一幕幕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把戲,成就了目前中國的大學在房地產泡沫中推波助瀾甚至身先士卒的作用。

所以說,人民大學三層食堂安裝觀光電梯,並非看上去那麽簡單的僅僅是個麵子工程的事。其中,有高等教育經費的支出到底還能不能得到監管、高校治理結構性矛盾到底還能不能得到哪怕些微緩解、官學勾結還會製造出多少駭人聽聞的鬧劇、高校擴張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危機還要膨脹到什麽程度、高等院校在爭創世界一流的比拚當中淪落到下流的速度和加速度究竟底線如何、我們的大學的侵吞了越來越多的國民物質財富之後還要喪心病狂地謀殺多少華夏殘存的精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