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斯皮爾博客辭去北京奧運會藝術顧問

(2023-01-28 00:54:57) 下一個

斯皮爾博客辭去北京奧運會藝術顧問

                         2008年2月15日

何必

隨著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益臨近,國際上有人將達爾富爾問題與奧運掛鉤,向中國施壓……(略。)

嘿嘿。

斯皮爾伯格辭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藝術顧問,這無論如何也應該算是個大新聞了吧。

俺是個資料癖,喜歡搜集各式各樣的材料。現在,不妨將收集到的與北京奧運會相關的素材羅列如下。

外電報道。

新奧運,新公廁

(何必注,略。)

多才多藝的胡星鬥給我發來了他的建議。其中,也將中國行政區劃變革與奧運會聯係起來。

關於盡快將深圳青島大連等城市設為副省級直轄市的建議

(何必注,略。)

外電報道。

達爾富爾組織給奧運讚助商“打分”

(何必注,略。)

我在央視時的同事王未名從美國長年累月發來BBC(今年又加上了美國最大的華文報紙《世界日報》)有關中國的信息。其中,涉及到北京奧運會的內容,非常豐富。通過閱讀這些內容,好像也可以全方位地看看北京奧運會的犄角旮旯。

2007年05月1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14北京時間 23:14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斯皮爾伯格致函胡錦濤促向蘇丹施壓

(何必注,略。)

2007年02月2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40北京時間 19:4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天安門母親’再提公開六四真相

(何必注,略。)

2007年03月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14北京時間 02:14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抗議禁書章詒和發表致人大公開信

(何必注,略。)

2007年04月1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8:10北京時間 16:1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民運老將任畹町獲發簽證到港

(何必注,略。)

2007年05月0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14北京時間 20:14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嚴查隨地吐痰56人受處罰

(何必注,略。)

2007年05月1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7:18北京時間 15:1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美眾議員促中國對蘇丹采取強硬行動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0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3:38北京時間 07:3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反對美國蘇丹問題涉華議案

(何必注,略。)

2007年05月0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54北京時間 19:54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奧運在即中國"加強打壓異議人士"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0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2:20北京時間 06:2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美國:不支持抵製北京奧運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0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07北京時間 19:07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否認奧運導致居民遭迫遷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1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01北京時間 23:01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奧組委承諾調查"童工紀念品"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6:50北京時間 14:5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將盡力協助解決達爾富爾危機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1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21北京時間 18:21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奧運食品安全監控體係啟動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3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58北京時間 18:5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美中將製定監管食物產品安全協議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3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02北京時間 01:0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奧組委停止東莞一公司特許資格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0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41北京時間 21:41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奧運抵製禁藥比奪金更重要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0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6:28北京時間 14:2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奧組委:奧運籌辦工作順利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0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42北京時間 04:4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奧運進入倒計時一周年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0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3:13北京時間 11:13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人權不改善將敗壞奧運名聲”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0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08北京時間 01:0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沒有實現新聞自由諾言”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1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8:18北京時間 16:1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改善奧運空氣 北京試驗減少車流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3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5:54北京時間 13:54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反死刑組織:中國去年處決5000人

(何必注,略。)

2008年01月0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3:16北京時間 11:16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人權特赦:中國以注射死刑轉移視線

(何必注,略。)

2007年09月0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35北京時間 01:35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勞工通訊:中國童工現象嚴重

(何必注,略。)

2007年10月1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7:58北京時間 15:5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副市長:奧運促進中國人權發展

(何必注,略。)

2007年10月2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30北京時間 21:3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港議員呼籲美國對中國施壓引起爭議

(何必注,略。)

2007年10月3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48北京時間 19:4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回應英議員蘇丹問題函件

(何必注,略。)

2007年11月0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12北京時間 19:1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人權組織呼籲國際奧委會向中國施壓

(何必注,略。)

2007年12月0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3:52北京時間 07:5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獲“破壞住房權利獎”

(何必注,略。)

2007年12月3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13北京時間 03:13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駐華外國記者:奧運前夕仍受到幹擾

(何必注,略。)

2007年12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45北京時間 17:45發表

       中國警方禁筆會頒獎拘兩作家

(何必注,略。)

2007年11月2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8:37北京時間 16:37發表

記者組織呼籲奧運參與者向中國施壓

(何必注,略。)

2007年11月0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15北京時間 03:15發表

中國:“奧運村禁用聖經”純屬謠言

(何必注,略。)

2007年09月1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8:22北京時間 16:22發表

美國:奧運前中國打擊外國傳教者

(何必注,略。)

嗬嗬。

這應該是比較全麵地展現北京奧運會所麵臨的處境了吧。

我也看到,旅居英國的著名學者對中國所麵臨的這種尷尬處境的分析內容。

西方為什麽共同向中國施壓

鄭永年

正當全力以赴準備明年奧運會的時候,中國似乎麵臨各方麵的國際壓力。在一係列問題上,從非洲達爾富問題到亞洲緬甸問題,西方千方百計地想著對華施加壓力,並且種種壓力總是以各種方式和明年北京奧運會牽連在一起。

奧運會為西方提供了一個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從前有很多次奧運會都產生了西方所想要的社會政治效果,西方也同樣希望這樣的效果產生於中國。

西方的非政府組織在向中國施加壓力方麵已經活動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但現在西方的一些政府或隱或顯地對利用奧運會向中國施加壓力也感起興趣來了。

或者說,本來非政府組織在前台,政府在後台,但現在政府也開始往前台走。

這方麵,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北美和歐洲各國也就是傳統大西洋聯盟國家之間的默契了。歐洲三大國英國、法國和德國中間,法國和德國的對華立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簡單地說,兩國都努力向美國靠攏。

德國執政黨最近召開大會,討論德國的亞洲政策。出台的政策文件給人一個非常強烈的印象,那就是德國的對華政策似乎要重複美國布什總統當年的新保守主義政策。

德國執政黨對華政策的這種轉型連一些德國學者都驚呼德國亞洲政策上原教旨主義精神的崛起。在北美,除了一直領軍對華施壓的美國,加拿大政府近年來對華越來越強硬,最近則更進一步,似乎有了要和中國對著幹的架勢。

西方國家對華施壓表現在各個方麵。在貿易問題上,歐盟已經表示,歐盟和美國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要和美國在政策層麵進行方方麵麵的協調,對中國施加共同的壓力,包括人民幣匯率,對華貿易赤字,中國出口產品質量、知識產權、能源外交、市場開放等等,無所不包。

西方各國也開始支持海外的反對力量對中國施加壓力。最近德國、美國和加拿大政府一個比一個高調“禮待”達賴喇嘛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不過最有可能,長遠看也是最會有影響的就是所謂的一個對華的“民主同盟”的形成了。這些年來,在美國,無論是政府還是政策圈都在宣揚民主同盟的概念。

盡管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在很多外交政策問題上衝突很大,但在民主和人權價值上並沒有多大的分歧。民主人權是美國新保守主義政策的重要一部分,也一直是民主黨外交政策話語的核心。

在對華政策上,“民主同盟”的概念本來局限於亞洲。美國是提倡者,日本和澳洲對此一直百分百支持。不僅支持美國,而且也親自出馬,拉攏中國周邊國家,來組建民主同盟。

歐洲的對華關係本來注重於經貿關係,對民主同盟的概念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但現在開始有了。歐洲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轉變?

首先應當指出的是,促使中國內部各方麵的變化,尤其是政治上的變化,一直是西方國家的對華政策的核心目標之一。西方從來就沒有把經貿和政治區分開來過。西方鼓勵中國的改革開放,鼓勵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其最終的目標就是中國的政治變遷,也就是用經濟手段來達到政治目標。

在主權國家之間,並不存在純粹經濟學意義上的資本。在任何地方,資本都具有經濟和政治的兩麵性。資本要在中國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希望中國朝著資本所希望的正確方向發展。

這兩方麵相輔相成。資本的唯一目標就是利益的最大化。資本在中國取得了最初的巨大利益之後,現在開始要追求最大化。這種最大化就是要求中國用法治、人權和民主來消化所謂的“不確定”狀態,從而保障其在中國的長期利益。

隨著中國的加速崛起,西方在促使中國政治變遷方麵開始感覺到時間上的壓力。盡管隨著高速的經濟發展,中國內部的矛盾也越來越多,但在西方看來,中國的硬力量和軟力量正在加速度提升,從而對西方構成挑戰。

在硬力量方麵,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德國。雖然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並不高,但其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夠讓西方人憂慮了。

中國的財富分配不公,每年都在製造著大量的富人,而富人爆發戶式的消費讓西方人感到很不是味道。當然,更有影響力的當是中國科學技術和軍事上的發展。航天技術的發展讓西方人驚歎。

而即使是中國本來毫無優勢的軟力量方麵,西方也感到了挑戰。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對中國的發展經驗表示出越來越大的興趣。

盡管中國方麵並沒有過於強調,但“中國模式”在西方人看來已經成為西方民主模式的一個替代品。

中國的外交模式也讓西方擔憂。在處理非洲達爾富問題、亞洲緬甸問題,更不用說早先的北朝鮮問題,中國已經顯現出自身的處理方式。

盡管西方表麵上對華表示不滿,但內行的人知道中國在追求一種與西方不同的外交方式和國際關係準則。在很大程度上,較之中國的硬力量,中國軟力量方麵的發展更讓西方擔憂。

如何理性回應壓力是一大挑戰

在伊拉克問題上,德、法兩國和美國決裂。但是沒有美國,歐盟本身並不能在世界舞台上發生多大的作用。和美國決裂之後,德、法兩國感覺到自己似乎是西方陣營中的“異見人士”,隻會發牢騷,而辦不成大事。

國家首腦的變遷給這兩國一個很好的機會來調整各自和美國的關係。

應當再次強調的是,歐洲和北美在中國問題上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重大的衝突,隻是因為不同的利益,雙方的對華政策側重點不同罷了。

歐洲和中國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利益,所以比較強調商貿利益,而美國比較強調地緣政治學意義上的戰略利益。但一旦涉及到共同的戰略利益,雙方就會有合作的動機。

例如2005年中國出台針對台獨的《反分裂國家法》之後,歐盟和美國就立刻就對華戰略進行協商,尋找共同方案。

麵對中國這樣一個崛起中的超級大國,歐洲和北美一直在尋找共同的利益。現在雙方都麵臨共同的問題,如貿易糾紛、不斷增加的貿易赤字等等。共同的問題導向了共同的利益。有了共同的利益,就有了合作和協調的基礎。

從西方內部來說,因為是民主政治,國內各方麵的改革舉步維艱,很難消化因為經濟的全球化而帶來的巨大壓力。西方政府因此轉向了政治方法。貿易保護主義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全球化的主要一個推動者,中國不可避免要承受此種政治壓力。

麵對中國的崛起,西方一些人開始呼籲一個針對中國的大西洋聯盟。呼聲似乎很大,但要形成這個聯盟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從世界曆史看,軍事戰略上的聯盟最容易也最有效。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並沒有對歐洲或者北美任何國家形成軍事戰略上的威脅。

西方麵臨的是共同的經濟問題。經濟問題或許可以產生聯盟,但其凝聚力是個大問題。不用說歐洲與美國之間,就是歐盟各國之間,在對華經貿關係上,都有其各自的利益。

西方不見得能夠把較為抽象的民主、人權等概念轉化和體現在各自的經貿政策上。但這並不在任何意義上說,中國可以忽視西方的這種政治壓力。

西方的政治壓力,從長遠看,關乎於中國內部的政治變革;從中期來看,關乎於中國和西方的經貿關係;而從眼前看,則關乎於明年的奧運會。

如何理性回應西方的政治壓力,這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

問題似乎沒有鄭永年說的那麽簡單。局勢還在惡化。王未名也在繼續向我發送著這種惡化當中的情況。

2008年02月1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3:12北京時間 11:1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英運動員籲中國結束達爾富爾危機

國際人權組織趁北京奧運向中國施加壓力

(何必注,略。)

2008年02月1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53北京時間 00:53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倫敦示威行促中國幫助解決蘇丹危機

示威者手持火炬穿過倫敦市中心的鬧市區

(何必注,略。)

西藏流亡青年領袖奧運前將返鄉

(何必注,略。)

2008年02月1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2:43北京時間 06:43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斯皮爾伯格辭去北京奧運藝術顧問

(何必注,略。)

2008年02月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1:58北京時間 05:5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籲活動人士勿將奧運政治化

(何必注,略。)

中國 蘇丹最大投資國

(何必注,略。)

這篇文字,由於其中涉及到了太多當局要封鎖的內容,勢必要被博客刪除掉。嘿嘿。

前幾天,曾經就目前越來越緊張的局勢,與友人約見並討教應對之策。友人對我說,能夠收到我的這種垃圾郵件者中,不少人都同感於,我每天這種在垃圾心情下寫出來的垃圾文字越來越冗長,而且評論方麵並無新意。(還是要不厭其煩地老生常談的是,如果列位當中要是誰不願意繼續接收此等郵件,麻煩告訴我一聲,或者直接拒收,我將不再發送,並且對如此造擾而致以誠摯的歉意。)建議我能夠止筆充電;對我的判斷應該是,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技術而作為一個職業的革命家。

我回應道,我全然不是一個革命家。從生存狀態方麵說,毫無疑問,我是個社會最底層的混混兒,連吃飯都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我提起餘世存所撰寫的有關其體製外生存的狀況,提及,目前比魯迅時代還要差的是,委府斷絕了體製外生存的所有通道,讓任何人都必須依賴於體製,否則無法生存。

在我來說,本身並不是什麽科班出身,沒有什麽大學學曆,更沒有做研究工作的係統訓練,連體製內生存的選擇權都未曾獲得過,(在這一點上,如果說人們還有是不是下海的選擇的話,那麽我就幹脆連上岸的資格都不具備,或者說是被剝奪掉了。)我隻不過是瞎貓碰死耗資,歪打正著連騙帶哄地進入了新聞圈。以我無論做什麽樣的工作,既然幹了就盡可能做好的原則,雖然在新聞界時間並不長久,但還是得到了認可。去年我所在的北京電視台財經頻道全部人馬當中,唯一獲得電視節目一等獎和唯一的二等獎,都是我設計和操作的。(其實,我獲得這類證書也算不少了。)這恐怕也是我這等失敗主義悲觀主義的烏鴉嘴,在職業方麵的功敗垂成了。

我所做的事,並不是什麽新聞評論,隻不過、或者充其量,經算是為大家提供一些原本應該由委府提供的公共產品或者公共服務。我試圖通過勤能補拙,笨鳥先飛,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新聞的相關信息。舍此無它。

事實上,目前的情況正在惡化當中。以前我的文字當中,很少出現“友人發來”這類字眼兒,我還是非常尊重知識產權,希望能夠注明文字的來源或者出處。而現在則出現的很頻繁。其原因就在於,越來越多的人遭遇到了麻煩,不想再由於我的文字當中的善意提及而節外生枝。

我並不想作為製度的殉葬品,沒有舍生取義的精神,更談不上什麽誇誇其談的愛國主義。說到底,我連吃飯的本錢都被剝奪了。現在,我的生存狀況本身經存在著非常麻煩的境況。清華崔之元曾經搜索並轉發過有關我的報道。這些,也許我會專門寫些個垃圾內容。於此不贅。

我所做的,實際上是新聞鏈接,是通過我或許很蹩腳而愚蠢的視角,在自己生存狀況很惡劣的情況下,無償提供我收集的素材。我並不是什麽道德上的弄潮兒,從來也不想占據什麽道德製高點,從來也沒有什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德氣概與倫理勇氣。自從2003年底在《央視論壇》節目組開始堆砌這類文字後,隻不過將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並試圖能夠借此讓能夠容忍我如此作為者們感知我的存在。

至於說到文字的冗長,我有著不祥的預感,今年將是個可怕的年份。如果我還能夠提供,也算是不錯的了。因此,借著還能夠具備條件的當口,盡可能提供些個內容,也算是對自己和列位的一個交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