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降雪致電荒折射中國困境

(2023-01-27 19:04:44) 下一個

降雪致電荒折射中國困境

                                   2008年1月27日

何必

“江蘇電煤庫存目前僅夠維持4天半”……(略。)

這兩篇文字,都少不了對於如此狀況的輕描淡寫,比如當地衙門是如何為民排憂解難,委府是如何高度重視,齊心協力采取了什麽樣絞盡腦汁的舉措,等等讓咱們這等生長的國內的混混兒們連看都不用看就能夠倒背如流的八股八卦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的新聞筆法。

入冬以來,氣候反常。中原普降大到暴雪。這種異常氣候,給本來就搖搖欲墜的中國雪上加霜。今天還有的消息說,廣州市火車站遭遇到了由於火車延誤而導致的數十萬旅客滯留、溫家寶視察春運狀況,等等。這些,都彰顯了冬雪給弱不禁風的中國造成的新禍害。

有趣的是,三峽工程也未能幸免。

現如今,凡是涉及到三峽工程的文字,在國內網上都被屏蔽。我前前後後寫涉及過三峽也有巴掌數字了,可幾乎篇篇不落,悉數被刪除或者隱藏。

現如今的當局,已經脆弱到了什麽都碰不得,因為任何一個看似漫不經心的言論都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如此,也可以看到,如果一個政權維持到了如此岌岌可危的地步,也真是夠讓人唏噓不已的。

冬雪給三峽帶來了什麽呢?電線禁不住冰雪壓迫,大麵積下沉,致使電線杆倒塌,使得流域大規模拉閘限電。報道說,這是當地28年一遇的雪情。

可是,三峽設計者不是口口聲聲說,這三峽是他娘的百年大計嗎?怎麽一個28年一遇的雪情就導致了如此情勢呢?

想必,拉閘限電,給三峽流域那些因此而遭受影響的人們帶來了直接與間接的損失,比如沒有電,很多事情都不可能進行,那麽,這種損失該找誰來賠償或者補償呢?姑且不說婊子一樣的中國法律,即使是從咱中國文化與傳統中根本不存在的自然法的角度看,既然有損失,就應該有賠償;拉閘限電並非天災,那麽就是人禍;既然是人禍,那麽就應該有責任人。可是,是誰呢?三峽那些臊麽搭眼的百年大計的設計者?還是三峽工程建成後官方的衛道士?在委府到處剿滅有關三峽的所有負麵言論之際,三峽本身就被這場雪給證明了其豆腐渣工程的本質。

黃炎培的兒子、著名水利學家黃萬裏故去之前最著名的論斷是什麽?三峽工程最終的結局免不了被炸掉。

當然啦,究竟是這勞什子三峽工程被咱們各地當局忍無可忍炸掉,還是被台灣軍方在反製大陸動武時炸掉,反正是異曲同工啦。

嬌滴滴的三峽工程,全部豪言壯語都抵不過這麽一場搖曳紛飛的雪花所展示的真情。

今天的消息還說,貴州都勻已經停水停電。

這恐怕是進入2008年這個災年以來,人們最始料未及的狀況了。雖然說,今年注定是個多災多難的年份,但咱們怎麽著也想不到,年難竟然從這麽個地界兒率先發難。

我在央視還有手機時,同事給我的手機段子怎麽說來著?“大雪紛飛的街上,我終於找到了你,看著你那無助的眼神,淒涼的神情,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靜,於是我衝上前去,抓住你的手,激動地說:看你丫凍這逼樣!”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當地最大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對國內這場大雪所造成電力供應方麵的影響。

大雪壓垮三峽電力動脈

24年來最嚴重 估計10天修複

(何必注,略。)

而這電力領域的負責人是誰呢?王未名發來世界日報也有過相關報道。

李鵬之女 李小琳升任中電老董

(何必注,略。)

嗬嗬。

我看到過,十七大之前,李鵬拖著80多歲老邁的身體,走訪全國各地,為其公子李小鵬入選奔走呼號,但是一朝君子一朝臣,李鵬最終未能隨緣,李小鵬連個中央委員都沒有能夠混上。

這場大雪導致的供電緊張還在繼續。王未名發世界日報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咱就不明白了,改革開放了三十年,咱們不是綜合國力大幅度增強了麽?中國不是負責任的大國麽?中國前些年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不都花在了基礎設施建設上了麽?怎麽就這麽“28年一遇”、“24年一遇”的降雪,就把鋼筋鐵骨的中國折騰成了這麽個德行樣了呢?為什麽呢?按理說,降雪對咱中國人來說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這雪景咱從小到大見得多了,怎麽咱中國越活越抽抽,經濟發展越突飛猛進,咱們越得失魂落魄饑寒交迫了呢?

友人發來外電的報道,也算是讓咱們對此有個解讀。

中國“電荒”折射深層矛盾

(何必注,略。)

嘿嘿。

應該說,供電體製問題,是讓全世界都不勝其煩的事情。到現在,國際上也沒有能夠尋找到一條解決如此問題的不二選擇途徑。也正因此,才有了進入21世紀的北美大停電、意大利大規模停電以及北歐大停電事故的層出不窮。

但是,這對於中國來說,情況就與全世界不能夠同日而語啦。

中國放開煤炭開采經營體製,甚至取消了煤炭部,導致礦難此起彼伏;但是在電力運營體製上卻還是保持著高度的國有化。這樣一來,一個深層次的矛盾就時時刻刻攪擾著中國人,那就是電煤供應方麵,供給者已經高度“市場化”(之所以要加這麽個符號,就是我三番五次強調的,在中國根本不存在貨真價實的所謂市場化,在根本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交易主體、不存在自覺自願等價交換原則與規製條件下的市場化,隻能偽市場化),而需求方卻還具有計劃經濟色彩。如此不對等的局麵裏,電力供應就成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電煤供應與需求的價格決定權,實際上是在雙軌製、或者說二元結構當中進行斤斤計較,昏庸無能的國有企業麵對一盤散沙似的煤炭私營企業,當然就會混亂得一塌糊塗了。

在強調企業經營自主權的當口,委府對國有企業也逐漸采取了權力無限大責任無限小的習慣性路線。這種格局,也就無法阻止國有企業放棄原本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單純追逐經濟效益最大化;在遇到類似電煤價格高企的時刻,由於委府擔心通貨膨脹會觸發社會無處不在的火藥桶而實施電價強製性管製,那麽供電企業當然可以關門打烊作壁上觀了。

如果考慮到類似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巨頭也在中國電力供應體製內興風作浪、而去年這倆狗日的曾經在夏秋季節用油高峰時期故意讓屬下加油站進行翻建改造製造全社會供油緊張局麵、形成自下而上的逼宮態勢,迫使發改委同意其上漲成品油價格、並動用納稅人的錢以財政支出方式對其進行補貼的情況,那麽現如今中國供電緊張的狀態,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啦,問題可能還不止於此。最新的消息說,在美聯儲超出人們預想而大幅度降息之際,歐盟也要加入降息大軍當中,問題已經不是該不該降息,而隻不過是什麽時候降息了。

但是在中國,卻由於所謂“流動性過剩”,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加息也還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加息到什麽時候呢?現如今,人民幣對美元曾經有過的利差已經調轉過來,美元利率已經低於人民幣利率。這樣,防止國際熱錢進入中國進行涉及資產價格以及人民幣升值炒作,也就失去了一個最基本的防線,那就是美元利率高過人民幣利率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這就等於告訴全世界,中國是他媽的最能夠賺錢的地方。那個流傳很久的說法是什麽來著?“錢多,人傻,速來”!

而按照人民幣利率與官方CPI的比對,負利率狀況已經非常之大。雖然這對於委府實現希望人們盡量少存多花的願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在社會保障土崩瓦解的情況下,啟動內需成為癡人說夢,人們將銀行儲蓄轉投股市和樓市,以獲得日趨縮水的財產的保值增值,也就在所難免。

這就凸顯了中國經濟、乃至整個中國與全世界走勢背道而馳的奇觀:當全世界都在降息時,中國卻不得不屢屢加息。按照老郎(鹹平)的說法,這是因為中國的投資環境顯著惡化所致。如果是這樣,那麽情況就會非常糟糕。因為畢竟,中國政權賴以存在的幾乎全部合法性,都維係在自欺欺人的經濟增長上,一旦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注意,僅僅是放緩,而不是停滯,這個警戒線曾經被國內經濟學家預測為6%的GDP增幅,這也是委府不遺餘力要保持GDP增速不能夠掉下來的根本原因,這畢竟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也就難怪自上而下的GDP拜物教了),那麽多年來被擊鼓傳花留存下來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社會矛盾就會噴薄而出,一發而不可收。

無論如何,虛擬經濟高漲而實體經濟萎縮,這都是個既違背理論又有悖於常識的路徑。但是,這種死亡路徑,卻活生生在中國上演著,而且還是愈演愈烈。

我們用這場雪給中國帶來的大江南北供電緊張迎來了對中國、乃至因為中國經濟以及政治和社會因素導致憂心忡忡的全世界而言都非同尋常的2008年,用斷水斷電方式描摹著出師不利。

接下來呢?應該會更加慘不忍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