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經濟競爭力全世界第一?

(2023-01-27 01:07:47) 下一個

中國經濟競爭力全世界第一?

                                2008年1月3日

何必

德國《商報》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經濟競爭力居世界第一位……(略。)

剛剛跨入2008年,國內媒體就發現了洋鬼子們對中國事務津津樂道,弄出了各式各樣的與中國相關的內容。也是今天的消息,也是德國媒體,列舉出來2008年中國的若幹件大事,其中,陳良宇審判結果成為被關注焦點。

德國鬼子弄出來的這種玩意兒,讓咱中國人看了,喜不自勝。中國經濟競爭力在全世界獨占鼇頭,名列第一,這是多麽值得歡呼雀躍的事情啊。曾幾何時,超英趕美成為咱中國人的夢想,砸鍋賣鐵也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成想,短短幾十年間,這個夢想就變成了現實,經濟總量超過了英國,今年必將超過德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要是這麽說,毛澤東遠遠不如鄧小平偉大吧,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在功利主義與機會主義的貓論和摸論指引下,稀裏糊塗找不著北地就把中國弄到了經濟上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地位,這當然是能夠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優越性、以及黨國政治合法性的啦。

當然啦,咱們也就不用仔細去分析,一向一根筋的德國鬼子所做出來的這種調查的真實性與科學性究竟如何了,看看其中的內容:政治風險、財政、工業、宏觀經濟表現、經濟前景、商業活動環境……如果將這些因素單列出來分析(其實,我早就分別討論過),得出的結論恐怕與鬼子相去甚遠。

不過,鬼子們對中國情有獨鍾。不光是經濟競爭力,說到經濟總量,美國鬼子也曾經居心叵測地弄出來什麽內容,號稱中國已經在全世界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許崢給我發來的材料當中,就有如此這般的內容。

美國中情局報告:按實際購買力中國排名世界第二

美國中情局近日發表報告稱,按實際購買力估算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國排在美國之後,遙遙領先於排名第三的日本,第四的印度,可能很快就能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何必注,略。)

嘿嘿。

美國鬼子的這個結論,居然是中央情報局搞出來的。這讓人想到了什麽?裏根時代,也是這個中央情報局,針對冷戰當中美國和蘇聯的力量對比,弄出來個星球大戰計劃,將蘇聯拖入了軍備競賽當中,用美國的經濟實力最終拖垮了蘇聯,讓彼得大帝的後代們分崩離析,淪為俄羅斯現總統普京所謂世界二流乃至三流國家。

而且,中情局所依賴的數據,其漏洞是顯而易見的。比如,依靠中國官方的失業數據,這簡直是讓人笑掉大牙的胡作非為。眾所周知,中國的統計造假比比皆是,官方數據實際上等同於胡說八道;具體到數據采集樣板技術來說,中國官方口徑當中,沒有真實的失業率,而是在其前麵加上了兩個前綴,一個是“城鎮”,一個是“登記”,也就是說,如果不在城鎮,或者在城鎮而沒有進行登記,就不算失業率統計範圍之內。

因此,中情局的這種結論,說其居心叵測,恐怕也沒有什麽奇怪的。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世界老二,這很是讓人匪夷所思。

可是,去年年底另外一份與中國經濟總量相關的研究報告的結論,就讓我們中國人很是憋屈。友人給我發來相關內容。

世行新版報告顯示中國經濟縮水四成

(何必注,略。)

經濟總量縮水四成,這恐怕讓咱中國人怒不可遏了吧。如果這份報告不是鬼子搞出來的,而是中國人自己弄出來的,那麽製造者恐怕早就被洶湧的唾沫淹死啦。

如果解讀世行這份報告的涵義,我們還可以看到什麽?

雖然,世行報告當中也很“國際慣例”地來不來就“人均GDP”,這種路數放到現如今的中國,完全是當局欺世盜名的勾當。我一直對中國各個委府所謂人均GDP、人均收入等說辭嗤之以鼻,認為這是當局故意抹殺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的一種花言巧語,別有用心地用年收入億萬元者與年收入幾百元來平均,這種平均沒有任何社會意義,即使換成了中位數算法,也比人均要強,更接近事實。

不過,鬼子並不理會這一套。畢竟,人均算法是國際上流行的,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會像中國這樣,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就發生了全人類貧富差距擴大速度最快的景象。對此,也是這個世界銀行,早在1999年就發布報告稱,中國是有資料國家中貧富差距拉開檔次最快的。而此後,這種勢頭有增無減,愈演愈烈。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景況是,委府就是神槍手,采取群體性擊斃的方式,用新三座大山將越來越多的國民擊落到了貧困人口之中,使得中國所謂的中產階級轉瞬之間銷聲匿跡。但這隻不過是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世界銀行並不止是中國一個客戶,其他國家並沒有出現中國這等千古奇觀,因此,人均算法依然如故,也被全世界樂此不疲。

而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其中有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思忖的地方,那就是以消費品比價來對付那個狗娘養的人均GDP,也就是說,人均收入的真實水平,在消費品比價當中得以顯示。盡管說,購買力平價未必能夠體現名義收入與實際收入之間全部的差距,但畢竟提供了一個現成的比較路徑。

如果我們拋開中國人勤儉節約的傳統(這種傳統在1989年之後當局權力合法性麵臨很大困境之際,以經濟建設和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聲色犬馬而得到了徹頭徹尾的顛覆),而將居民高儲蓄率當作是對社會保障殘缺不全的自我補充的話,那麽在消費品比價當中,就能夠部分地表現中國與國外在人均收入方麵的真實距離。

其實,上個周末我與在挪威結識的朋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徐月賓等一起喝酒時,就涉及到了如此話題。去年9月份我在挪威時,曾經通過SKYPE與上海王煉利大姐就此討論過,也涉及過“福利指數”的概念。而世行按照購買力平價的算法,其實也是破解如此題目的一個有效方法。

當然啦,咱們的官方媒體總是會拿著洋鬼子說咱中國美不勝收的內容來喋喋不休,卻全然不提別的內容,比如,在美國的記者保護組織的報告稱,中國是全世界關押記者人數第一的國家;比如說,國際人權組織稱,中國的人權狀況正在迅速地惡化,其速度也是世界第一;比如說,中國是全世界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每年被執行死刑者,相對於全世界其他國家執行死刑人數的總和,這個數字,當然也是全世界第一啦……

所以嘛,麵對官方媒體恬不知恥地搜羅來的中國形形色色的世界第一,咱們還是別忙著喜形於色,還是環顧四周日益慘淡的生存條件捫心自問,這種第一與咱們何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