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咱中國人幹嗎老跟“和平”過意不去?

(2023-01-25 00:44:51) 下一個

咱中國人幹嗎老跟“和平”過意不去?

                      2007年12月17日

何必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略。)

這是什麽“江西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用“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為標題,弄出來的玩意兒。

全國各地還有著這麽多的機構,幹著這麽不著調的勾當,恐怕也是很讓人孤陋寡聞了吧。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這些八股八卦的貨色理所當然地為公眾所拋棄。

其中,說“從國際形勢看,和平、發展、合作成為時代潮流”雲雲,就能夠使人忽略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在中國的宣傳當中,和平被當作了不二的法寶。前不久,咱們還人模狗樣地提出什麽和平崛起,央視《大國崛起》忽悠了不少的注意力。後來,所謂的“和平崛起”被悄然不提了,“改抽白麵兒啦”,稱呼也變成了“和平發展”。不管怎麽著,反正都與和平繞來繞去,什麽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諸如此類,讓咱們太耳熟能詳了吧?

問題真的如此嗎?

2002年我在央視做演播室經濟學家訪談節目時,王建曾經推薦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閻學通。其實,閻學通倒不是搞經濟學的,但王建說他的觀點其實很能夠讓搞經濟學的人們思忖。實際上,除了閻學通之外,王建還推薦了像趙燕菁那樣的規劃學者,使得平素經濟學的平麵邏輯一下子有了空間感,比如經濟學家們談及就業,往往就是什麽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卻從來沒有過調整城市空間結構就可以增加就業之類的思路。我以前也采用過趙燕菁的不少說辭。應該說,王建與自由派與新左派(楊帆稱之為“非主流經濟學”)們都能夠處好關係,而且王建對於我提出的經濟學者當中左右區分的問題付之一笑,而且還能夠把像趙燕菁、閻學通等非經濟學家邀請到節目中來,實在表現出當前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資本家抑或官員等形形色色人等少有的博采眾長的寬廣胸懷。

而閻學通在節目裏,就中國人聽得不厭其煩的所謂“和平”,給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解釋。

當時,整個節目實際上是我承擔著日常操作與管理的工作,並且,除了一些被央視人員強拉硬扯塞進來的那些所謂著名策劃人(被王未名說成是騙子)的內容之外,其他人的現場說法全部被我編輯整理成文,連帶演播室錄製節目圖片一起,交付給中國宏觀經濟網登載。(其中有些還被類似《中國經營報》刊登,但該報編輯說,既然是與央視合作,就不付稿酬,這讓我至今都感到莫名其妙。)

還是來看看閻學通是怎麽說的吧。老規矩,引用完用加長省略號表示。

恐怖主義、戰爭、中國經濟發展

中央電視台商務電視“經濟視點”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

〖經濟學家就事倫理,解讀新聞和數字背後的含義。這次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閻學通先生。

(何必注,略。)

引用完畢。

前兩天,清華崔之元(群)發來郵件,其中就有最近被炒得很熱的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之後,高盛執行董事總經理、清華胡祖六在《財經》上對宋鴻兵立場的不屑一顧,認為宋鴻兵在危言聳聽,人類曆史並非由貨幣方麵的陰謀詭計所主導。(相關內容可以在網上搜索。)我到對胡祖六的說法不以為然。

其實,王建在我的節目裏,就曾經談到,科索沃戰爭並不是什麽人道主義戰爭,隻不過是美國為了吸引國際資金而在歐洲大陸腹地製造的危機,從而使得國際資金對歐洲大陸避猶不及;而阿富汗戰爭(按照王建的邏輯,當然也應該包括後來的伊拉克戰爭)則更是美國在歐亞大陸之間釘進來的楔子。也許,政治學者們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對王建的判斷有所非議。但是,這也是一家之言,是從經濟學角度解讀美國發動的晚近戰爭。

在這個意義上,宋鴻兵將人類曆史解讀為貨幣戰爭史,也未嚐不可,那不過是一種解讀角度。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引。不同視角之下,會有不同的答案。胡祖六沒有必要如此聲嘶力竭地與宋鴻兵過意不去。

而從閻學通的觀點裏,更是可以證明這一點。

如果將閻學通的說法與開篇的那些八股八卦進行對照,就可以看出,現如今官方的意識形態是何等凋零破敗。

和平,意味著什麽?“接受對方要求”。這不正是中國正在走的道路嗎?“韜光養晦”、“不冒頭的外交政策”等等,不過都是這類貨色。

在這一點上,或許可以說,毛澤東注重安全,而鄧小平以後則注重和平。

安全要求什麽?尊嚴。

而這恰恰是現在的中國最為稀缺的資源。

最簡單的事實是,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楊宜勇在我的節目裏介紹,國際勞工組織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體麵的就業”。而在中國,這是可能的嗎?還別說什麽山西省黑磚窯事件所暴露出的奴隸社會性質,即使是白領階層,過勞死的大規模出現,也應該是發人深省的吧。今天的消息說,高層最終出台方案,取消五一黃金周,帶薪休假成為強製性規範,如果不執行則要向沒有帶薪休假者賠償三倍的日工資。

前些天,博客中國舉行有關勞動合同法的研討會,該法起草小組負責人、人民大學勞動關係研究所所長常凱向博客中國提出,點名道姓地邀請我參加此研討會。博客中國給我打電話,我對於今年大批量刪除隱藏我博客文章之事惱怒不已,一口回絕;而常凱發郵件讓我給他打電話,我電話裏則以工作日期間無法與會而禮貌謝絕。

事實上,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就包涵了節假日期間加班的工資補償規定,但是,到現在,有哪個法條得到了貫徹執行?

意大利著名法學家貝卡裏亞的名言是,法不在定,而在必行。如果法律得不到執行,那麽在我看來,與婊子無異。

作為一個國家,中國在國際上一直處於道義上的矮子的地位。中國高級官員出訪,總是由於人權、西藏、“**功”、達爾富爾等一係列問題遭到當地以及聞風而來的人們的抗議,對此無可奈何,處於在國際上沒有尊嚴的狀態;在國內,又是到處剝奪國民尊嚴,形成了如此這般的惡性循環。

在閻學通的立場上,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推論出,無論國內外,咱都沒有尊嚴,因此才口口聲聲談論和平,而不是安全。

經濟安全,要求的是信譽。這又觸及到了中國的軟肋。當下的中國,恰恰最為稀缺的,就是信譽。政策的朝令夕改,使得政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大打折扣,更是讓人對公信力側目而視。

既然安全是相對而主觀的,那麽就更加取決於對於未來的預期。而當這種預期日益惡化之際,我們再來看所謂的和平發展道路的製度供給,就實在是別有用心的自欺欺人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