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取消五一黃金周實在是個非法之舉

(2023-01-23 23:58:41) 下一個

取消五一黃金周實在是個非法之舉

                           2007年11月8日

何必

《職工帶薪年休假規定》征求意見稿公布後,公眾對於其中規定的工齡計算、補償標準等提出了疑問……(略。)

這篇旨在“專家解讀公眾四問帶薪休假草案”的文字,針對今天即將麵世的新的休假製度在社會上引起的猜測進行了解讀。其中四大問題包括遞增天數是否過少、工齡到底應該怎麽算、為何衝抵寒暑假探親假、按日工資補償是否過低。

應該是消息人士透露出來的內部信息已經被公之於眾。門戶網站言之鑿鑿地稱,取消五一黃金周已成定局。

現如今,人民大學在中國相關勞動立法方麵可謂是高調表演。前不久在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在立法征求意見時創下了反饋數量接近20萬條這種中國立法史上最高記錄的,主導立法的就是該校勞動關係研究所所長常凱。

應該說,我由於親戚關係,與人民大學勞動相關部門還是有過淵源的。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就曾經於北京市流行紅眼病之際,在該校勞動人事學院的大會議廳裏修訂由曾經或者即將在該學院供職的賈湛和彭劍峰主編的《中國勞動人事百科全書》(後由經濟日報出版社付梓,也開創了我在商海折騰的時代)。那時候,還打過交道的比如趙履寬、季曉煜、董克用等等。後來我到了央視,在做節目時與繼任院長曾湘泉有過接觸。

勞動合同法被業界稱之為在國際上也屬於具有先進的性的立法水平之下的產物。但就如同我在常凱參加並且作了主題發言的有關勞動合同法的相關研討會上隨感即興胡說八道時所涉及的,我對在高水平立法技術背景下出台的法律的實施效果很是悲觀。以我自身的感受就可以說明,法律被虛置的情況屢見不鮮。

而涉及到了對已經存在了近八年的黃金周休假製度,伴隨著其功能的日益衰退,存廢之爭一浪高過一浪。最終,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十一黃金周之後,官方正式對於黃金周製度調整進行了公開表態。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相關報道。

2007年10月0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8:42北京時間 16:4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國家旅遊局澄清黃金周廢存問題

(何必注,略。)

表麵上看,黃金周存廢之爭是在休假日期如何結構方麵,也就是說,在假期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將黃金周打碎,挪移到其他的比如傳統節日當中。但實際上,問題遠不止如此簡單。

我的大學校友、號稱中國旅遊界第一名嘴的魏小安在我於央視製作的節目當中喋喋不休地說,旅遊需具備三大要素:有錢、有閑、有便利。但仔細看,這三大要素當中的任何一個,都呈現著下降的趨勢。

清華崔之元給我發來的相關內容。

Cui Zhiyuan

2007年7月24日 18:13

Fw: 世行認為中國工資水平偏低

(何必注,略。)

世行給出的結論意味著什麽?就是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沒錢。在高歌猛進的經濟增長當中,工資所占的份額日益下降,這就是說,中國人越來越不值錢。

媒體曾經報道,山西省一次礦難之後,礦主在壓力下向死亡礦工家屬支付了2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金,這讓旁邊的礦工豔羨不已,對同伴說真希望死的自己。他所期待的,是如此死亡可以緩解家庭的經濟拮據。對他來說,人的性命的最高價值也就是這種帶有理想化色彩的2萬元。

北京市有法院曾經做出判決,在一次交通事故當中死亡的兩個人,一個因為具有城鎮戶口賠付30多萬,另一個則因為是農村戶口則賠付16萬元。這再一次引發了同命不同價的討論。但是,即使是按照判決當中城裏人所得到的賠付數額看,一條性命也就值30多萬元。

在如此人命價格體製下,才會出現拿草菅人命當成是無毬所謂的易如反掌的現象。

而大幅度壓低勞動力價格以獲得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這是中國至今采取的策略。這種通過掠奪國民而讓全世界享受物美價廉的方式,也是執政為民的最好注解了。

因此,中國人沒錢,這是個鐵定的事實。我曾經向很多搞經濟學的人詢問過,所謂的人均收入到底具有多少含金量。咱們來不來就聽說,中國的人均收入在國際上名列幾許,有中國貪官汙吏更甚大言不慚地說,中國的人均收入已經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姑且不說這種言辭會讓中國在國際上遭遇何等尷尬境地,也不說所謂人均收入對於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的掩蓋作用,隻是看,如果考慮到社會保障及其他基本生存權利的狀況,這種貨幣化的人均收入統計數字就是自欺欺人。

一個多月前我在挪威時就曾經寫過,挪威的人均收入比中國高出30多倍。但這隻不過是在貨幣化名義收入項目下麵的統計結果。這裏麵,根本沒有將免費的中小學教育、全民(還包括超過三個月簽證的所有外國人)免費醫療、全麵的失業補償、巨額的公共服務供給等等。如果將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的話,那麽人均收入所體現的差距會翻著跟頭地擴大。我在挪威曾經向上海王煉利大姐就此進行過討教,得知中國根本沒有這方麵的研究。我在與她的交談當中提出“福利指數”的概念,就是應該尋求一個比人均收入更能夠反映實際生活狀態、更接近真實生活質量的參照係,來讓咱中國人知曉自己的悲慘境地。

王未名發BBC相關報道。

2007年10月0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27北京時間 21:27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從黃金周假期想到“過勞死”

(何必注,略。)

這說明了什麽?中國絕大多數白領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應該是中國人力資本水平的很好寫照吧。當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了一塊又一塊金牌而讓傻乎乎的同胞們喜極而泣不能自己之際,被人們羨慕的白領當中越來越多的人卻是亞健康,並且麵臨著過勞死的威脅。這種狀況,讓那些奧運會金牌黯然失色了吧。國民體質如此,怎麽著也趕不上毛澤東時代“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全民健身成效了吧。中國成為全世界近視人口最多和占比名列前茅的國家,政治局九個常委裏竟然有七個近視眼,在國際上領導人當中也表現出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了吧。

這應該充分印證了被現如今咱們的父母官們口口聲聲當作神聖祖宗的馬克思的說法:其實,勞動力隻是勞動者的財產(它將不斷自行更新,自行再生產),而不是他的資本。(《資本論》〈卷2〉第491頁)

當全中國的勞動者都迫不得已成為勞動模範、必須時時刻刻長年累月加班加點超強度勞作時,我們當然能夠指望中國迅速成為全人類當中超一流的強大國家了,雖然過勞死已經弄得滿目瘡痍。國富民窮嘛。

其實,黃金周本身的存在,並不是中國人福利水平的增加,而是為了啟動或者叫做振作內需。從這種製度出台的本意上,就是經濟學家主掌中國話語權背景下,通過休假製度讓國民為經濟建設掏腰包的一種製度設計。

從這個製度的設計和執行主體上,就可以看出其合法性如何。按理說,涉及到休假製度,應該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來作為領銜,可陰錯陽差卻落到了國家旅遊局頭上,並且一錯再錯,將錯就錯地延續到了今天。這也就不打自招地表現出,通過被稱之為井噴式的旅遊帶動消費,才是如此製度問世的基本考量。

而在中國人沒錢的情況下,即使有再多的黃金周,對於消費的貢獻率也有限。

由委府相關部門主導類似黃金周存廢的狀況,也折射出權力已經擴大到了漫無邊際現實局麵。如此情況下,國家社會化的結果也就不可避免,權力壓縮權利空間,國家(在中國則是委府,進一步說是委府的相關部門)把社會逼到了無地自容的地步,權力滲透到了國民生活的犄角旮旯,甚至連私生活乃至個人通訊(比如網絡)都未能幸免。

黃金周存廢關係到每一個中國人(姑且不說勞動法將占中國總人口三分之二的農民排除在外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應該由所有人都能夠具有如此問題上的利益表達渠道吧。但現實情況是,人家就找了幾個什麽專家學者和遊客,敷衍了事蜻蜓點水走過場地作了詢問,然後就閉門造車決定全體中國人的休假製度改革去了。在如此重大的製度變遷過程中,根本沒有舉行廣泛而持久的聽證會,沒有采取多種措施廣泛聽取製度變動涉及群體的聲音,還是貪官汙吏們決定國計民生的倒行逆施。這種程序上的不正義,能夠帶來結果上的正義,不見鬼才叫怪了呢。

開篇那個專家在為人們答疑解惑時,說什麽探親假、婚假等是中國計劃經濟的產物。這種說法太讓我們熟悉了。類似取消公費醫療、取消福利供暖、取消公交車月票、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總而言之,中國福利大敗退的所有借口,都是概莫能外地歸咎於計劃經濟,成就了計劃經濟是個筐,什麽垃圾都往裏裝的壯觀景象。

那位專家號稱是在日本待過,說日本沒有探親假和婚假。但是他卻對日本人的休假製度隻字不提。事實上,日本人的假期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終審雇用製度下,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假期。而且這種假期也有著增加的勢頭。對此,咱中國的專家卻視而不見,隻是把矛頭指向了中國計劃經濟色彩的探親假和婚假。真不知道,現如今中國的所謂專家都是些個什麽心智水平的,連最基本的公正都可以不顧了。

從經濟學角度說,與收入等量齊觀的,就是閑暇。把閑暇當作收入,這種經濟學結論的出現,也有了百年的光景了。

發達國家的人們,假期形形色色。歐洲人的假期之多,讓歐洲企業苦不堪言,紛紛將企業轉移到根本無視勞動者死活的中國來。歐洲人的假期多到什麽程度?像被稱之為專製主義或者兼具了代議製民主與非市場經濟製度的法國,其國民假期能夠達到全年的幾乎半壁江山,北歐國家則更甚,大中小學暑假寒假春假秋假複活節萬聖節……反正活人節死人節都巧立名目放假。

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目的是什麽?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是為了提高社會福利水平,是為了讓國民能夠活得舒適安逸,而不是為了經濟增長本身。中國社會現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路線,本身就是馬克思嚴厲批判的將手段當作目的的異化。

我在涉及黃金周存廢的信口雌黃當中,早就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應該放假,大年三十也應該放假,但這種假期並不是以黃金周取消為條件,而是應該在黃金周保留的前提下增加法定節假日。

不過反過來想想,也是,五一黃金周取消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人家威權委府嘛,怎麽著也不會為咱設身處地吧;更為重要的是,五一是個什麽節日?是勞動節;勞動節不勞動,這成何體統?

當然,咱也沒有忘記,這勞動節的來曆,是美國芝加哥工人為了縮短勞動時間上街遊行示威,並且與前來鎮壓的警察發生衝突,造成流血的傷亡。為了紀念美國工人的壯舉,共產國際決定將這個日子定為全世界勞動者的節日。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了?100多年前了。

可到現在,咱們中國還讓咱回到五一節的勞動狀態呢。

多麽讓人激動不已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