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頻繁出台和明顯失靈如影隨形
2007年10月12日
何必
央行昨日宣布,發行1500億元的3年期央行票據……(略。)
該報道也給出了今年以來數次加息與央行發行定向票據在時間上聯係的依據,(何必注, 略。)
這就是說,央行的動作,已經讓業界形成了明顯而準確的行為預期,基本上能夠判斷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所作所為。
清華崔之元給我發來有關中國貨幣政策尷尬的內容。
中國苦覓貨幣良策
(何必注,略。)
實際上,中國經濟對於所謂市場化的貨幣政策的相關程度,一直是為各界所困惑之處。這也才形成了貨幣政策形態的宏觀調控失靈的情況。雖然有人指出,央行在中國經濟局麵失控之際應該當機立斷。比如,瑞士信貸經濟師陶冬撰文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剛剛加息,A股便開始重拾升軌,反映出流動性之泛濫。(何必注,略。)
但這種判斷,建立在央行必須果然是央行的基礎上。
眾所周知,標準意義上的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麵要保持堅定的獨立性,特別是在類似利率的具體變化上,要實行嚴格的保密措施,以防止外界通過對於央行調整利率的時間和幅度的變化進行投機性炒作套利,從而對整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但中國的情況卻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麵,那就是央行的行動自以為是,但社會上對於其政策變化的預測已經能夠很為精確。這種狀況還不僅僅表現在如此這般的發行定向票據的時間與提高利息的時間上,連國務院總理就中國貨幣政策的公開表態上,也讓全世界大吃一驚,給出了貨幣政策走勢的明確姿態。這使得國內外對中國的利率變化機製有了透徹而精細的了解,更是為從容不迫地設計並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市場行為留下了充足的時空。這也讓人體會到,中國所謂的央行隻不過是一個台前表演的被牽著線的木偶,其所謂獨立性完全不存在。這也是我多次指名道姓認為央行從行長到其他官員不得不胡說八道的背景因素。
受美國次按風波的影響,全世界都出現流動性緊缺的情況,迫使歐美以及日本等央行采取逆向調節措施,實施國家幹預性質的金融舉措,投放資金以加強市場對流動性的預期。伯南克治下的美聯儲,更是選擇了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的一次性降息半厘的大幅度動作,試圖讓美國從次級債困境當中得以脫身。
人們看到,美國降息,中國加息,使得中美之間利差逐步縮小;而人民幣不斷升值,並且處於加速的通道之中,更是強化了全世界對在加息與升值同時展現當中的中國經濟中坐享其成的動機和條件,讓國際對中國的金融圍剿成為事實。於是,在中國國內一直逐漸共識於治理艱難的目標是讓全體國民享受改革開放成果之際,卻出現了全世界在中國國民之前品嚐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格局。
同時,通過提高準備金率、降低利息稅、加息以及增發定向票據等手段,對經濟過熱進行宏觀調控,抑製不斷泛濫的流動性,動機與目的顯而易見。但與此形成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其效果也有目共睹。
在貨幣政策這種因排除了行政幹預傳統色彩而被輿論界歌功頌德為市場化手段一馬當先之後,人們心平氣和於中國經濟對於貨幣政策的剛性抗體,換言之,從中央到地方,對利率的敏感程度非常之低,幾乎到了無毬所謂的地步;而由於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狀況,以及與此對應的大型企業在壟斷性暴利狀態裏對利率變化的麻木不仁,才導致中國經濟對於投資的過度依賴;再加上中國政治體係當中對GDP政績考量的抱殘守缺,讓地方委府具有強烈的投資衝動。這種局麵,給央行貨幣政策所昭示的宏觀調控當頭一棒,也才有了央行到今年已經連續五次加息這種不得以的動作出台。
坊間也逐漸意識到,加息還在繼續,而這種連續性的措施並未對經濟形成有的放矢的影響,情況還在往很是危險的境況不可阻擋地發展著。在CPI增幅數倍於加息幅度、以及中國社會無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投資渠道和財產保值增值路徑付之闕如的情況下,造成股市與房地產泡沫不斷膨脹在所難免。央行人士所謂讓利率向著從負變正的說辭更是自欺欺人。其結果,就是不得不忍受更為慘烈的經濟局勢惡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實際生活質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