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試圖約束地方權力是文不對題

(2023-01-21 07:42:57) 下一個

試圖約束地方權力是文不對題

                                2007年8月2日

何必

國務院日前下發了《關於編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意見》,……(略。)

段子說,蜘蛛和蜜蜂訂婚,蜘蛛感到很不滿意,於是就問他的媽媽:(何必注,略。)

國務院這次下發的規劃編製意見,凸顯出來的信息很值得玩味。

國家發改委最近就要公布對於京津唐區域發展的新規劃。這意味著什麽呢?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發展當中,珠三角、長三角已經大名鼎鼎,取得了表麵上看不俗的成就。但是,其中蘊含的矛盾、問題乃至危險,媒體自然是不敢多說的。實際上,中國國內省際之間貿易成本,已經高過中國的國際貿易成本,這種倒掛現象,讓最高委府憂心忡忡。

地區之間的封鎖,形成了事實上的地方割據。因此,通過打破行政區隔來實施治理,就是委府的當務之急。

有趣的是,2002年我在央視做經濟學家演播室訪談節目時,就做過這樣的節目。雖然在當前的宣傳管製體製下,目標注定不能直指地方保護,但還是從一方麵指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當中的弊端。

這個話題的主講人王建,就是我那個節目在開始策劃時就參與進來、並且一直負責分管推薦嘉賓、聯絡以及推廣的工作的中國宏觀經濟基金會的常務秘書長。我認為他是個很不錯的人,他也是獲得國家特殊貢獻獎的學者。也正是有了他,我才得以結識並采訪溫鐵軍、樊綱、陳興動、湯敏、趙燕菁、賈康、蔡昉等一係列人物。

雖然王建看不到我的稿子,但我還是願意在此對他表示感謝。

王建在相關話題的文字,經我編輯後如下。盡管王建語速比較慢,不過為了保持一致性,還是在引用文字的最後加以說明,而不放在格式框裏麵。

(何必注,略。)

引用完畢。

可以看到,王建對於中國都市圈的建立,也算是深謀遠慮。

而在去年,中國宣布建立10個城市經濟帶。我觀察,基本上與王建所倡導的九大都市圈的取向差不多。隻不過,還是沿用了“言必及古希臘”的方式,現如今言必及美國,推行白人中心論,采用米國人的城市帶的概念,而不是采用日本人的都市圈的說辭。

未經證實的感覺是,王建對米國人不太感冒,而對日本人卻比較讚賞。我曾經做過他若幹節目,在節目當中他都是如此。

鮑波爾認為,不存在什麽曆史規律或趨勢,從封閉式社會向開放式社會的過渡是曆史的最偉大的革命。實現之乃“社會技術”(工程任務)。(轉引自《哲學譯叢》)

但現如今的中國卻在走著相反的道路,即從開放式的社會走向封閉式的社會。中國的改革開放並不是對國內的開放,而隻不過是對國外投資者的開放。這種內外有別的製度設計,蘊藏著致命的危險,那就是地方割據的勢如破竹。

現實情況是,中國各地之間的互相封鎖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這種狀況即使是中南海也無能為力。開篇國務院的意見,也不過是試圖打破這種類似封建社會當中藩鎮割據那般的以地方保護麵目出現的中國社會分崩離析的格局,但其真正能夠起到的作用卻很讓人懷疑。

陳良宇已經被收押。但陳良宇最大的罪過是什麽?實際上,陳良宇就是讓上海市的社保體係高於全國水平,其理由就是上海市一直為中央財政做出著比中國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高的貢獻,但卻隻能保持與全國統一的“廣覆蓋、低水平”的社保標準,而不能使上海人享受到與上海市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成果。這種舉措,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社會上,或者是政治上,都無可厚非。但是,中國的邏輯與此相反,實行的是“大河有水小河滿”這種本末倒置的治理思路,一切要以大局為重。(目前鄭州市出租車司機集體罷工,河南省當局給出的說辭也還是以大局為重,難怪現在中國學者認為,在社會主義理論上,中國連一百多年前的話語力量都不具備,說辭太過陳舊老套,根本無法令人振奮,遑論讓人信服。我看到河南省委府的如此說法,實在感覺這種文不對題的治理方式要是不完蛋簡直是人類奇跡。)如果上海市實施了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社保標準(雖然陳良宇被雙規後的去年9月下旬,上海市還是宣布了如此規定),那麽勢必會引起其他省區市的反彈,形成區域之間貧富差距的擴大,導致馬太效應的急遽拓展。

更可怕的是,如果按照行政區劃來界定包括經濟、文化、社會乃至政治權力,那麽中南海將徹底失去控製權。

於是,人們也注意到,有關打破目前省區市區劃的建議此起彼伏。2004年民政部一個官員倡導中國應該廢除目前的行政區劃,而改作50個省的說法,被炒得不亦樂乎;而當下國務院的意見,則是從另一個層麵試圖削弱地方權力的強度,希望通過采用跨區域性的製度安排,形成對地方權力的控製力度。

但是,人們也看到,實際上,中南海這種思路,最大的阻力也許並不在於各個省區市,而在國務院的部委局辦,也就是說,無論是政令出不了中南海,還是中南海不出政令,中南海大門外國務院各個機構,已經成為曠日持久的改革“攻堅戰”的最大阻力群體。國務院附屬機構,成為中國社會轉型的最大受益者,並堅持將如此社會轉型成為一種人類社會常態的倡導者和堅定不移的擁躉。

建設部、教育部、衛生部、發改委、商務部……這些個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衙門,一個個都成為改革開放最大受益者,並且成為固化社會轉型的冥頑不靈者。對此,如果把板子還是打在省區市的屁股上,顯然是搞錯了對象。

由是,中國目前最重要的問題,顯然不是什麽跨區域權力製度安排,而是如何製約更高層的權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