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不堪一擊的中國軟件業被狼吞虎咽

(2023-01-21 06:51:37) 下一個

不堪一擊的中國軟件業被狼吞虎咽

                           2007年7月17日

何必

Adobe Creative Suite.3中文版軟件發布。近日,Adobe 公司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了Adobe Creative Suite.3中文版用戶大會。新產品為設計人員在印刷、網絡、影音編輯等各方麵的創意設計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2007年7月17日北京電視台《首都經濟報道》)

這是該節目裏固定的軟廣告板塊【資訊速遞】中的一則。

網上相關的段子怎麽說來著?

這樣招員工有創意,員工更有創意

(何必注,略。)

這種結果似乎也不出所料,當前,中國人在軟件盜版方麵的才能讓全世界瞠目結舌;而中國委府在治理盜版上的無所事事,也是折射中國監管失效的例證。以至於微軟商業部門總裁萊格斯表示,“如果要使用盜版軟件,那麽我寧願讓他們使用我們的(盜版)產品。”這話的意思是,一定量的盜版對微軟是有幫助的。因為,這可能使一部分用戶轉而使用正版。

對於軟件行業,俺還是知道些許。1997年在中關村公司裏,就弄什麽MRP—II企業管理模塊軟件,此後又到了中關村一個搞中文校對的公司裏做市場營銷的負責人;再後來,幫助一個台灣公司設計了“龍門計劃”,其中就有現在鄭重其事的Adobe軟件,該計劃還設計了圈套,把國內的人力資源媒體、軟件開發商(微軟表示參與)、軟件經營者(當時是聯邦)、招聘單位等等統統裝進去,隻不過最終那家台灣公司內部權力鬥爭導致計劃中輟,俺又一個宏偉抱負胎死宮內。

這還不算完,我又碰上了完全用中文開發軟件(簡稱為“漢語編程”)的主兒,與簡單的軟件漢化不同,這乃是從最底層程序開始就徹底告別英文,無論是CPU,還是操作係統,抑或數據庫,當然也包括互聯網,全部一水兒是中文使用。這將形成什麽結果?除非對中文嫻熟到了母語程度,否則在類似微軟操作係統中為米國人留下疤痕(漏洞)的做法將成為不可能,極大地提高中國人電腦的安全性。在事關國家安全的一些重要領域,漢語編程已經得到了應有,就是一個衙門選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中國人在互聯網以及信息化時代對遊戲規則製定方麵的話語權,在當今世界打破英文對信息產業的絕對壟斷,而呈現中英文雙軌製的局麵,挑戰美國的高科技霸權。同時,將中國的軟件行業徹底產業化,使得軟件開發從必須懂得英文和計算機原理的精英式行當裏,把其從神壇上拉下來,成為隻要具有中國基礎教育小學四年級水平的人都可以從事的操作,削弱比如印度在軟件開發方麵與生俱來的語言優勢,讓軟件開發從技術難度上說對於中國人來說與建築工人並無二致,成就大量的產業工人,無論是農民,還是殘疾人,都可以在此一顯身手,大大改善中國就業狀況。而該軟件設計已經在類似工業單板機和數據庫方麵的成功,更具有了極大的使用空間。 可現在漢語編程依然陷於裹足不前的地步。為什麽?無論是信產部,還是科技部,那幫子貪官汙吏個個都被比如微軟、甲骨文等國際軟件巨擘所收買,家人移民美國,自然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義不容辭地為跨國公司打壓國內軟件業充當劊子手。國內軟件企業當然不具備比如出國考察甚至移民方麵得天獨厚的優勢,被賣國賊們打入冷宮。

其實,隨著時光流逝,中國必須改變隻是依靠三來一補作為經濟發展主體的狀況,在高科技領域有所作為。去年4月6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從具體的軟件領域,這種狀況似乎也得到了印證。去年6月28日快訊,(何必注,略。)

聽聽,多麽讓人喜形於色。可問題並不是那麽樂觀。俺前麵提到了,現如今的中國社會就是爭先恐後賣國求榮的世道。去年6月12日快訊,(何必注,略。)

真是如此?問題如果上升到了很具有悲情意味的中外對決層麵,那將會是什麽樣的景致?去年6月28日快訊,(何必注,略。)

中國軟件業與狼共舞,這是媒體對於如此情狀的表述。在軟件業急遽擴張的背後,則是中國人在中國自己的信息產業陣線上的逐漸退守和潰不成軍。跨國公司虎視眈眈窮凶極惡,而憑借著中國中飽私囊隻是謀算自己個人利益的相關委府的賣國求榮之舉,如狼似虎的國際巨擘就能夠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兵不血刃不發一槍一彈就能夠在中國的信息產業領域裏如入無人之境,長驅直入一往無前,中國人隻能眼睜睜看著一直被仁人誌士們稱之為“戰略製高點”的地界兒接連不斷被跨國公司催城拔寨,咱們隻能痛心疾首地將一個又一個國家戰略核心領域拱手相讓,由外國人主使中國的國家安全。

轉念想來,怎麽著都是個死,無非是自殺還是他殺,隻不過是個早晚的事。對此,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讓咱死個明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