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電視節目軟廣告裏麵的振振有詞

(2023-01-21 06:09:26) 下一個

電視節目軟廣告裏麵的振振有詞

                              2007年7月3日

何必

近日,全球著名的B2B電子商務網站萬國商業網將首推全新概念的“按需消費”模式,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自主決定投入和獲取服務的多少。(2007年7月3日北京電視台《首都經濟報道》)

這是該節目那個著名的軟廣告板塊【資訊速遞】中的一則內容。現在,該節目越來越走紅,從市場效果看應該為欄目組始料未及,在北京能夠收看到了數以千計的電視節目中,從今年元旦開始擴版到時長50分鍾的資訊類節目,收視率卻一改去年半死不活導致連我這樣恐怕是唯一敢於早就公開反對開啟周末節目與工作日節目區別在專向機動車和房產板塊的做法的主兒也跟著被一刀切克扣收入的境況,今年卻節節攀升,竟然刷新節目收視率記錄,使30分鍾對50分鍾的密集和輕鬆化為烏有,很令人期許能夠研判去年收視率怪相。

不管怎麽樣,這麽一個位於弱勢頻道裏並不知名的資訊類電視節目,能夠在北京這麽個從央視到各地上星頻道通算起來千八個節目中脫穎而出,擠進全部節目收視率排行前20名,大概也是可喜可賀了?畢竟,周圍人說起這檔節目,還是電視節目中少有的“說人話”的嘛。

而今年收視率的高企,則更令人恐慌:一方麵,在去年收視率萎靡不振的原因還是個謎的情況下,會將今年的表現歸因於時長的延展,給欄目組自身設下繼續擴展的陷阱;另一方麵,則吸引來大量的廣告商圍追堵截,期冀緣此而進行信息發布廣而告之,擴大影響力。

所以,當欄目組對收視率不斷令人目不暇接地高升之際,我卻一再發出烏鴉嘴的呼籲,千萬別被這種現象所誘惑。道理很簡單,今年擴充時長的收視率指標本身就帶有拍腦袋的意味。按照運行規律,明年的收視率指標應該在今年的基礎上增加10個百分點,但到現在,節目收視率比起今年的指標來已經翻了近乎一倍,可欄目組的人員收入並沒有因之而得到增加;明年如果將收視率指標突破10個百分點,達到更多,將會給欄目組帶來很大壓力,更可怕的是,超過了沒有獎勵,達不到卻要受罰,真是何苦啊。與其如此,不如鬆鬆垮垮隨便做點子什麽,至少不讓收視率像現如今的股市和房價那樣繼續瘋狂下去,破碎收視率泡沫,還自己一個信手拈來安之若素簞食瓢飲處變不驚。

我的這種喋喋不休,總是能夠起到不俗的效果,讓那些剛剛從收視率新高中彈冠相慶的人們猛然跌入現實的悲淒裏麵,想到自己被扣收入的慘狀。

無論如何,節目在社會上知名度和美譽度逐漸提升,使得節目正在走向危險的地帶。現如今,適逢北京市委府的重點項目,宣傳主管部門或者電視台都要求該節目必須報道,這樣就越來越失去以往的節目自主性,不得不拿出大量的時段來做那些八股八卦的貨色,“說人話”的空間被擠占到犄角旮旯甚至蕩然無存。

如果說,很多邊緣類媒體在迅即提升自身地位時,有個急切的心態,那就是能夠擺脫邊緣化的狀態,進入主流媒體圈子,名正言順,成為享有主流話語權者,將偏房轉正,妾成為妻,這都是一種主觀訴求,而且是急不可耐的話,那麽至少從我來說,根本就拒絕成為什麽主流,而且太知道,一旦進入主流的圈子,就勢必失去自身的特色,走新聞聯播的死路,完全禦用化,淪為徹頭徹尾的傳聲筒。

如此,節目中出現越來越多的軟廣告也就在所難免。在目前的媒體環境中,商家會找出各式各樣的途徑在媒體上進行宣傳,而媒體裏存在著的大量有償新聞製造者,也成為新聞界的雞肋;同時,媒體壟斷而形成的資源稀缺,也使得通過五花八門的人際關係甚至是頂頭上司直接壓下來的軟廣告不可避免地鋪天蓋地。到現在,【資訊速遞】從過去的周末板塊到現在逐漸蠶食擴展到工作日,也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我這等異類在新聞界畢竟少之又少,而且根本無法改變媒體的走勢。所以,但凡一個為公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被當局扶正,也就相當於被幹掉。我對此也無能為力,就像對中國社會的走向無可奈何一樣,隻能眼睜睜看著其苟延殘喘。

還是說說資訊內容本身吧。

電子商務如今也是被人們耳熟能詳的玩意兒了。這個什麽萬國商業網又煞有介事地首推什麽新鮮舉措,讓人們在當今新概念像蒼蠅那樣到處亂竄此起彼伏的當口,借助令人眼花繚亂的說辭粉墨登場。

其實,電子商務到底成了什麽樣的境地,應該讓人們並不陌生。去年5月11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聽上去很是讓人心潮澎湃吧。“中國產業格局再造的開始”,這是多麽氣壯山河的戰表,感覺上,電子商務像中國那般進行自慰自摸似的大國崛起(四川人很準確地稱之為雄起而不是勃起),表征著整個經濟將自此洗心革麵脫胎換骨?

去年6月8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在國際上,電子商務依然深陷在支付、配送、信用機製完善等方麵的困境。國際上那些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充其量做的也不過是像圖書、日用百貨、品牌服裝之類的貨物交易,其特征為標的物物理規模小、價格低廉、標準化程度高,等等。而涉及到大宗貨物交易,或者高價甚至奢侈品,以及必須到現場親自感知的貨物,則凸顯電子商務的軟肋。

而到了中國國內,問題一下子就變得複雜詭異得多。這與中國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市場經濟有關。(想想市場經濟所必需的平等市場主體和自主交易等約束條件、及其在現實版本的中國社會究竟到什麽程度吧。)在現實麵對麵的交易中,還存在著山西黑磚窯、北京目前正在進行著的對我本人祖祖輩輩住宅強製性拆遷等狀況,離線的傳統交易方式尚且如此,到了網上會如何,也就可以順水推舟了。

一方麵,有關支付寶方麵存在的致命缺陷,媒體報道得連篇累牘。對於個人信息的蔑視,導致網絡支付成為國內交易主體隨時隨地可能被打入萬劫不複深淵的喪門星。另一方麵,網絡交易方麵委府監管的缺失,形成著坑蒙拐騙無處不在的情形,以至於網上交易成為監管盲區,涉及到互聯網監管,當局更多地還是停留在維持自身統治相關內容的嚴密控製上,對於其他違法亂紀行為則視若無睹聽之任之。這也是讓太多的人逐漸用腳投票離開網絡交易的製度性原因。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最近雅虎和穀歌在美國遭遇到非議,就是因為中國國內受害人聲討這幾家網絡經營者向中國當局提供中國國民在網絡上的個人信息,導致國民因此鋃鐺入獄。國際上對網絡經營者這種唯利是圖助紂為虐的做法口誅筆伐,而這些網站卻巧舌如簧以不得不服從所在地法律、否則會使當地員工受到當地法律懲罰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為由溜之大吉。

去年4月初,德勤發布研究報告認為,在科技、傳媒、電信(TMT)行業中,中國和印度擁有豐富資源和巨大市場,但中國將繼續充當製造商角色,印度則有望成為服務供應商。報告認為,TMT行業公司必須認識到中國和印度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市場,且各自競爭優勢也有著極大的差異。中國很可能繼續鞏固其作為世界主導製造商的地位,到2010年,中國TMT產品的輸出量仍然可能依賴來自國外的訂單,而不是基於中國自行設計的產品。而在未來的五年,印度預計會加強其在世界領先的離岸外包服務供應商的地位,到2010年時,很可能所有的(發達國家)某些領域市場的公司都會在海外設立機構,而在不斷擴大的範圍中,TMT行業將是最大的海外勞動力使用者,首選仍將是印度。

英特爾CEO安德魯•葛魯夫怎麽說?“我在電子商務上的投資得到了什麽回報?您瘋了嗎?這是在新大陸上的哥倫布,但他的投資回報又是什麽?”(轉引自比爾•蓋茨《未來時速--數字神經係統與商務新思維》第86頁)

如果套用這種說法,電子商務在中國是什麽?您瘋了嗎?山西黑磚窯事件當中那些被活埋了的孩子又是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