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人的安全要靠洋鬼子來保護

(2023-01-19 01:46:17) 下一個

中國人的安全要靠洋鬼子來保護

                             2007年6月16日

何必

本月初,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發布進口警報,從中國牙膏中檢出了最高含4%的二甘醇……(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網上流傳的有關牙膏的段子是這樣:

被槍斃的廣告稿(搞笑)

(何必注,略。)

這些天,中國的牙膏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形成了國際性的事件。

當前,中國在全世界瘋狂地攻城略地,搶占市場,恨不得讓所有國家都成為中國產品的銷售領地。在所謂自由遷徙的人權主張被民族國家的簽證製度所阻隔(卻在中國境內有關戶籍製度改革方麵被別有用心地視而不見)、勞動力流動遠遠落後於商品流動之際,產品輸出就成為實現比較優勢的法寶;對於中國來說,與幾乎全世界的所有國家都存在意識形態分歧的情況下,國民在國際上的遊走遭到萬眾一心的歧視性待遇,同時,中國專製的畸形化,致使社會發展苟延殘喘,必須依賴高出口來維持經濟增長,並因此、而且僅僅因此而獲得和維持政權存在的合法性。於是,中國產品在全世界的快速蔓延並在各個領域裏的滲透,也就成為越來越耀眼奪目的亮色。

可全世界也逐漸看到,“便宜(cheap)、劣質(poor quality)、海量(mass)、仿冒(immitation/fake)”等四個詞匯構成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產品形象。”這是首次進行的“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公司”調查的結論之一,它以調查數據的方式再次驗證我們心中的常識。

其實,這並不新鮮。我早就提及,現在全世界正在形成新一輪的排華浪潮。壞透了的中國人,遭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其國民的仇視和排斥,無惡不作的中國人製造的產品,也日益遭受著如此待遇。不管是西班牙火燒中國鞋事件,還是俄羅斯驅逐中國商人事件,或者是南非暴徒槍殺中國商人事件,抑或是歐盟即將對中國采取嚴厲的貿易措施,……可以說,曾經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地球上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的說法,現如今卻讓我們體會到黃禍的形影不離。

媒體也注意到,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正在逐步擴大。目前印度、土耳其、南非等發展中國家對華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已達案件總數的60%,這表明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正在逐步擴大。去年1~3月,中國出口產品遭遇9個國家和地區的16起反傾銷調查,累計涉案金額3.14億美元,立案數量、涉案國家和地區、涉案金額均超過去年同期。目前,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未來的競爭將會更多地向關鍵技術、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等核心競爭力方麵轉變,屆時摩擦將可能更為激烈。

具體到這次的牙膏風波,也實在滿城風雨。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相關內容。

2007年05月2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4:24北京時間 12:24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美國要求中國嚴格檢查出口藥品食物

(何必注,略。)

中國牙膏在國際上遭遇到了寒流之後,國家質檢總局史無前例地出麵表態,宣稱這是中外標準上的差異。這種表態本身被國際上認為是一個創舉,表明中國委府麵對來自全世界越來越猛烈而頻繁的聲討,改變了過去默不作聲的習慣做法,開始為自己辯解。

而且,中國方麵的解釋當中,也是將類似事件放在綠色壁壘和貿易保護的視野下研讀解析,認為這是洋鬼子麵對洶湧而至的中國產品以酸葡萄心理而采取的遏製措施。如此說法的路數,也實在為我們所熟悉。將任何哪怕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賦予政治含義,是中國各個委府的習慣性思維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擋箭牌。

如果說美國、巴拿馬、新加坡等禁售中國牙膏是別有用心,香港也如法炮製就很難用貿易保護來解釋了。

王未名發BBC相關內容還有。

2007年06月0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20北京時間 19:2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提出五年規劃應對食品安全問題

(何必注,略。)

法國學者皮埃爾•卡藍默在其《破碎的民主》一書中寫道,在國際合作領域內,不對稱性尤為突出。行政部門的對話者隻能耍滑頭:用一種符合行政部門製定的標準的假需要來掩蓋自己的需要和願望。行政部門越是集權,這種邏輯就越荒唐。所以,在和社會其他行動者的關係中,國家經常處於懷疑一切的惡性循環中。規則製造了狡猾,所以掩飾成了惟一的做法,但也歪曲了夥伴之間的未來關係。 

有關二甘醇對人體到底是不是有害,這似乎成為了中國牙膏風波的關鍵分歧之處。按照中國的標準,少量使用二甘醇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在國外卻不如此認同。那麽,我們該信任哪一個呢?

這個問題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在中國境內卑躬屈膝如履薄冰地活著,根本就沒有什麽選擇權,隨便相信哪一個,但卻改變不了必須在中國的惡劣環境裏生存的現實。

其實,類似的事件並不是沒有發生過。

許崢給我發來的材料中,有北京媒體列舉的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8:45 北京科技報

  經過反複推敲比較,《北京科技報》編輯部最後評選出了以下10大最糟糕科技產品。結果顯示,數碼相機成為最糟糕產品最集中的產品類型,居然有三大世界知名品牌的三款產品入選。

    九、SK-Ⅱ化妝品

  (何必注,略。)

可後來的情況又如何呢?該產品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在北京的各大商場中卷土重來粉墨登場。人們看到,在國際上這類產品已經成為喪家之犬,但在國內卻由於符合國家標準而可以大搖大擺地登堂入室。

於是,人們自然就將目光盯在了所謂的國家標準上。

應該說,目前我們的標準製定工作也是聲勢浩大興師動眾。在中國社會,製定遊戲規則者日眾,讓我們進入了一個五花八門的標準規範層出不窮的時代,以至於人們把目前的社會稱之為標準泛濫的時代、“泛法製化”社會。其含義是什麽呢?立法資源壟斷,公共利益被部門綁架,國家被利益集團要挾,出現了形形色色的立法腐敗。具體表現為,一方麵,政(法)出多門,彼此衝突,互相拆台,讓人無所適從,在比如環境保護領域裏,各個部門競相出台本部門的法律法規標準,彼此內容中責權利界定大相徑庭,鬧出了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的天大笑話;另一方麵,法律和標準的權威性和普適性大大削弱,在比如中國金融領域,被稱之為全世界法律法規最多的地方,也是全世界金融腐敗最嚴重的地方。

與此同時,中國的標準製定者們卻在人命關天的食品藥品安全方麵無所作為,任憑中國生產者大量製作危害國民身體健康乃至性命的產品。在生產流程管理失控的情況下,標準退守到了製成品層麵,並且一退再退,對產品質量標準采取了為所欲為的態度。

而當中國產品擴散到海外時,卻遭遇到了國內外標準上的劇烈衝突。為了能夠將產品順利輸出海外市場,國內生產者不得不遵循海外的標準。

這就出現了一個標準方麵崇洋媚外的奇觀:向海外輸送的產品的安全性是最佳的,而國內市場上的產品卻是海外禁止出售的。也就是說,國民用最次的,海外用最好的。

這種中國人隻配使用“出口轉內銷”產品時代的回歸,大概也是改革開放的最佳注釋了。

民族主義情緒甚囂塵上的中國人,一提起日本,總是咬牙切齒。但是,我們知道,日本在保護本國國民方麵卻讓中國的衙門相差豈止十萬八千裏。日本都是把最好的產品讓國民享用,次等的產品銷往歐美,最差的產品像傾倒垃圾那樣扔到中國。(就這,中國人還在為是否抵製日貨爭論不休呢。)我也多次提及,在日本機場,從來沒有什麽外賓通道,而是采取國民優先的措施,那是因為國民是納稅人。外國人嘛,對不起,湊合等著吧,等到日本人都走完了,也許能夠準許外國人使用國民通道。

回頭看看咱中國的“父母官”們是怎麽做的,也就知道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多麽悲哀了。

現在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轉基因試驗場,種植著中國農民稱作“連蟲子都不吃”的轉基因農作物,這就是新三民主義(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順便說一句,原本還應該有一句權為民所授,被君權神授思路的當局拿掉了,這也說明了太多的問題)指引下的傑作。

隨便在網上就可以查詢“餐桌上的十麵埋伏”,食品安全鬧得人人自危風聲鶴唳,標準嘛,那不過就是逗你玩兒。

最近,美國最大的產業工人工會到訪中國,與中國的全總進行合作。米國人怎麽說來著?“保護中國工人,也就是保護全世界的工人。”這句話該怎麽理解?米國人是國際主義者?我才不會相信呢。原因在於,中國依靠透支勞動力的方式(看看這兩天炒得不亦樂乎的山西童工事件吧)而獲取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將會嚴重扭曲市場機製,並給全人類帶來災難;進一步可以說,中國工人的處境是全世界的短板,隻有保護了中國工人,才能保護包括美國工人在內的勞動者。

套用這種方式,我們也可以說,為了確保出口,中國的比如牙膏生產企業不得不采用國際標準,迫使中國官方補充、修改、完善質量標準,這也是在國際壓力下提高我們自身生存質量的尷尬途徑。

也就是說,洋鬼子來保護咱中國人的食品安全,這不能不說是個很蹊蹺的景象吧。

可如果不這樣,咱還活什麽勁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