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政府調印花稅沒有出爾反爾?吳曉靈發布彌天大謊

(2023-01-19 01:15:59) 下一個

政府調印花稅沒有出爾反爾?吳曉靈發布彌天大謊

              2007年6月8日

何必

隨著7日的走勢繼續回暖,市場中的投機氣氛再次顯現出來……(略。)

雖然,作為電視台節目中冠以“經濟”的欄目,同在財經頻道的還有天下財經之類的專門針對股市的欄目,而且也是以每周七天的檔期播出,更由於去年以來股市的瘋狂而得到了收視率狂飆,讓專業性股市欄目這種純屬靠天吃飯的內容隨著股市的風馳電掣而風光無限,可首經報作為頻道主打品牌並承載著頻道半壁江山的欄目,並沒有因為其它節目對股市的親近而在自己的節目上有所舒緩,保持著高頻率的熱點追蹤方式。

這種局麵,背景於瞬息萬變的股市,無論熊牛,其中的變化足以支撐起左一個右一個的媒體空間。也正是因為這種屬性,才使得其在電視行當裏長盛不衰,把類似汽車、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報道悉數耗到了壽終正寢從電視屏幕上銷聲匿跡,自己卻安然無恙招搖過市。

我從來不炒股,也從來不買彩票。我活到了快50歲的模樣,從來沒有什麽走運,一直是跌跌撞撞,不具備這是社會上隨便什麽人那般的正常生活的資格。5月28日《經濟觀察報》刊載劉溜的文章,其中我就說及,當年,所有的右派都被摘掉帽子時,我卻被扣上了到現在還起著作用的名目。(而右派牽涉到了差不多30萬人,是個可以被廣泛關注的群體;可委府修理某一個人,才不會引起什麽反感呢。)

同時,我本人是個賭德很差的人,打麻將也會急扯白臉,真要是到了股市,恐怕會死得很慘。

何況到現在,我還為了居住的房子承載著榮幸之至的房奴的名分和負擔。除了糊口之外,為了能夠不每天一睜眼就要足額騙錢,也是挖空心思。

周圍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在可以苟延殘喘的情況下盡量不消費的主兒,言及汽車、房地產、股市等等,也都是隔岸觀火,是一個局外人,一個被邊緣化貧困化垃圾化廁所化了的社會最底層分子的冷眼向洋看世界。

進入今年,股市上的題材風生水起名目繁多,看得人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特別是5月底委府突然調高印花稅,讓股市發生了劇烈的動蕩。

印花稅對股市的作用,也算是有目共睹了。

可就在昨天,媒體卻暴出可算是驚天動地的一則消息。

當天《東方早報》以“吳曉靈:政府調印花稅沒出爾反爾 讓股市健康發展”為題報道,在滬深兩市連續出現暴跌、市場信心受到重挫之後,監管層近日接連發出信號,希望盡快恢複並穩定資本市場。針對印花稅上調前後有關部門的言行不一,昨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天津舉行的“2007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上稱,“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隻是個別官員違反紀律,這並不能代表政府”。她表示,中國政府對股市采取行動,意圖是讓股市健康長遠地發展。這是監管層高管自5月30日印花稅上調引發大盤暴跌6.5%以來,首次就投資者最為關心也頗有微辭的印花稅“突然”上調一事做出表態。

該報道也沒忘了對於印花稅事件進行回顧。5月22日,市場傳出財政部將上調印花稅以壓製股市快速上漲的消息。當天,數家媒體在采訪財政部及國稅局時,有相關官員表示:“近期沒有聽說要上調印花稅”。(何必注,略。)

 該報道繼續披露,吳曉靈昨日表示,“股市的短期波動是必然的,股市波動是永恒的,上下是必然的。這些波動持續多久並不是問題,關鍵的問題是基本麵趨勢。”(何必注,略。)

報道也進行了綜述。上述表態隻是近期監管層頻吹暖風的一個側影。從本周一以來,監管層頻頻拋出利好政策及製造輿論以穩定市場信心。(何必注,略。) 

按照毛澤東的方法論的路數來套用中國社會的現實,現如今的具有決定性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過去的貧富對立演變到了官民對立(中國社科院《2007年中國社會發展藍皮書》),民間對於官方的反抗到達了1949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包括改革開放乃至權力合法性都呈現出日益加大的根本性問題之際,官民較量、衝突甚至你死我活也就逐漸表現在全方位和全天候無處不在的狀況。(看看湖南郴州曾錦春事件的前因後果及其標誌性意義吧。)

如果把印花稅事件放在這麽個背景下來看,就很好理解了。

其實,即使是在互聯網管製越來越嚴酷的當下,從網上也很容易就可以搜索到,有關印花稅出台的措施,香港報紙就其過程進行了流水賬似的發布。

5.28日 中國股市不顧中央政府多次調控下,於當日收盤比前一交易日上漲2.21%於4272.

(何必注,略。)

這是真的麽?也就信以為真吧。為什麽說信以為真?想必,委府不會就此出來辟謠,否則無論怎麽解釋,都會將密不示人的決策過程昭彰天下;更因為委府從來都習慣於愚民方式,所謂的公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從來都是空中樓閣,更不用說在這個基礎上的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了。正是由於委府無論大事小事都習慣性地對社會封鎖消息,所以也才導致小道消息不脛而走。以訛傳訛層出不窮。

許崢給我發來了有關印花稅的評論。

印花稅的出招精明而不高明

(何必注,略。)

曾幾何時,人們就有了京城四少的說法。最初時,指的是樊綱、劉偉、魏傑、鍾朋榮四個。隨著比如魏傑在獨立董事現象中的低劣表現,這一波四少逐漸廉頗老矣,江山期待人才出,於是就有了新的京城四少,是鍾偉、巴蜀鬆、何帆,以及這篇文章的作者趙曉。

這個趙曉我早就知道。我在央視時,趙曉的文稿是我辦公室的同事聯係了中信出版社炒作的。

而當改革開放到了現在,經濟學家的風頭已經不像1990年代那般無上輝煌之際,新四少也沒有了老四少那樣縱橫捭闔的空間。趙曉也就順勢而為,搞起了市場經濟倫理學研判,分析好的市場經濟和壞的市場經濟。

(應該說,無論是老四少還是新四少,幾乎都能看到我現在所做的每天一篇垃圾文字。在此對長期騷擾致歉,並再度向他們,以及所有收到我垃圾郵件的列為老生常談地重複聲明,如果不願意接收我的郵件,告訴我一聲,我將不再打擾。)

文中趙曉危言聳聽地認為,“如果政府沒有了誠信,剛剛信誓旦旦說不會上調印花稅轉身就變臉,那麽政府也就沒有資格要求社會其他主體講誠信,社會、企業以及個人就必然由此走向無恥、無信與無賴,社會的有效遊戲規則的根基就會被毀壞,社會經濟的運行成本將急劇上升,而政府管理在麵對無信之人時也將變得無比困難。”我想,趙曉的這番說辭、特別是無恥、無信、無賴的表述還不算精致。

一向口無遮攔的人民大學周孝正對中國社會用了“八無”:無知、無能、無情、無義、無道、無德、無恥、無賴。

我見到周孝正,提起了他的八無,告訴他還應該弄個對稱的八有。沒看見人家都八榮八恥了嗎?現如今流行的就是這等八股八卦。周孝正對我說那應該是個很有趣的創作,可一直也沒見他的後續。

從我已經成為生活方式的被盧躍剛稱之為“恐怖”的每日操練的喋喋不休中,一不留神,我卻在描述中國社會時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對仗的八無八有:有增長沒發展,有開放沒改革,有經濟沒社會,有增產沒增收,有效率沒公平,有繁榮沒富裕,有肉體沒靈魂,有物質沒精神。

趙曉說,如果在美國,會被判違憲。可問題是,我們不在美國。現在人們流行的說法是,我們現在所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麻煩、困難和齷齪,在差不多100年前的美國和30年前的台灣都遇到過。言下之意,應該容忍中國社會的亂象,可以慢慢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麵包會有的”。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主義和悲觀主義分子,與無論自由派還是社民派的最根本區別。

前不久,在一個與台灣曾經出任國民黨立委、和現在總是在央視出鏡談論台灣現狀的台灣教授討論的場合,我對他們所提出的30年前台灣也是社會混亂的說法不以為然,而認為這具有不可比性。無論是美國還是台灣,都有著超越黨派的法律,這點恰恰是我們所無法企及的。

比如這次的印花稅出台,就是個明證。什麽依法治國,什麽執政為民。那不過都是逗你玩兒。

吳儀到美國,給米國人送上了大禮,其中就包括將QFII從100億美元增加到300億。而就在這個當口,中國委府卻打壓股市,能夠讓QFII們逢低進入抄底獲利,平白無故讓中國人的血汗錢流入洋鬼子的腰包。

對於印花稅,很奇怪的是,作為始作俑者的財政部並沒有出麵表態,而該稅率調整決策過程中都沒帶玩兒的央行卻急不可耐,作為央行副行長的吳曉靈挺身而出為財政部圍魏救趙,這很是蹊蹺吧?

吳曉靈信誓旦旦表示,中國政府沒有出爾反爾。如果沒有出爾反爾,那麽是什麽呢?吳曉靈秉承著現如今中國官場上的一貫推卸責任的架勢,說那是“個別官員違反紀律,這並不能代表中國政府。”

這倒是怪了。中國政府是個什麽物質呢?個別官員不能代表政府,那麽吳曉靈也算是個別官員了,其說辭是否能夠代表政府呢?

再往前,人們記憶猶新的是,非典期間,時任衛生部長的張文康謊報疫情,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孟學農也一唱一和,最終雙雙去職。(當然,後來這二位與馬富才、解振華等被問責官員悉數東山再起,給中國行政問責製度進行了諷刺性注解,這是另話。)那麽,是不是也可以按照吳曉靈的說法,是“個別官員違反紀律,並不能代表中國政府”呢?

換言之,是不是所有官員的表態,都不能代表政府呢?如果是這樣,那還要官員作甚?貪官汙吏除了橫行霸道欺行霸市為非作歹無惡不作之外,連個政府代表都做不了,納稅人養活他們幹什麽?

再說了,這政府是什麽?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活動主體,是由一個個官員及其所形成的活動機製所組成的權力體係。沒有了“個別官員”,也就沒有了政府。將政府與其構成的個別官員區分開,這原本就是本末倒置聲東擊西之舉。

眾所周知,政府發布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有政府公告,文件,會談紀要,官員講話,新聞發言人舉辦的發布會等等。其中,官員表態是政府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之一。這是全世界公認並通行的國家運作方式。

被吳曉靈指稱為違反紀律的個別官員是怎麽說的呢?是5月22日官員說“近期沒有聽說要上調印花稅”。分析起這種說法,是否有錯呢?官員沒有聽說,這應該是很具有外交辭令技巧的公開表態了。而且,5月22日,上調印花稅也的確沒有上升到議事日程上。那麽,該官員的說法何錯之有呢?違反了什麽紀律呢?有該當何罪呢?

原本,央行采用三率治理流動性過剩,社會力量不以為然,人們還將央行當作是個忍辱負重的衙門。可這吳曉靈的信口雌黃,則讓社會對央行的嘴臉有了透徹的體認。

特別是,吳曉靈還獅子大開口,說什麽“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這話說得也太絕對了吧。

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人們用低收入來換取社會保障的“廣覆蓋低水平”,工人是國家的主人,之所以忍受低收入,是因為工人作為主人對國家是債權人。可在改革開放的旗幟下,國有企業進行大規模關停並轉,太多的工人下崗。一夜之間,工人從主人變成了任人宰割的祭品,從債權人變成了債務人。這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

我們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在作為強勢利益集團和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的各地委府不惜動用武裝力量予以趕走並將原有建築物強製性拆除,讓太多的人無家可歸,這是中國政府從來美元出爾反爾?

作為本應該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公共安全、食品衛生、養老送終等等,現在悉數推給了社會,落到了不堪重負的家庭,演繹出此起彼伏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

北京五環路讓畢玉璽斂財數千萬鋃鐺入獄,在飽受非議之後從收費公路改做免費公路,這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捶胸頓足要遵守世貿規則,可現在國資委卻不遺餘力要擴大國有企業的權力邊界,各個衙門都在擴充著行政界限,卻將責任消弭於無形,使得加入世貿組織這場原本製約政府權力的活動蛻變為一場貨真價實的鬧劇,並招惹到全世界對中國的抵製,這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

北京著名的嘉利來大坑事件,成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範例,委府公然強取豪奪,作為最大的非國有上市公司的平安保險公司居然買贓,卻得不到任何懲戒,這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出爾反爾?

……

吳曉靈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真是厚顏無恥,開牙到了如此境地,也實在中國特色了。

說這些也實在是對牛彈琴。

許崢給我發來的內容還有。

請您欣賞:股市篇

(何必注,略。)

就這樣,還能說什麽呢?洗洗睡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