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餐館飲料傷人事件背後的黑白底色

(2023-01-19 01:01:27) 下一個

北京餐館飲料傷人事件背後的黑白底色

                        2007年6月2日

何必

昨天,本欄目報道了餘小姐和葛小姐上周五在餐館消費時被飲料裏用於食品添加的化學物質灼傷了食道的事件……(略。)

網上的段子說:.這天,酒店老板正在大廳巡視,來了一乞丐上前說道:“老板給個牙簽行嗎?”老板給他一個打發走了。一會兒,又來一個乞丐,也是來要牙簽的。老板心想現在這乞丐怎麽不要飯改要牙簽了?也同樣給他一個打發走了。沒過多久,又來一個乞丐。老板對他說:“你也是來要牙簽的嗎?”乞丐說:“有個人吐了,可我晚了一步,已經被前麵兩個乞丐把能吃的都吃了,現在隻剩下湯了。你能給我個吸管嗎?”

要是換了在現實中,哪兒還用什麽牙簽啊,直接灌毒藥就行了。

這是該節目的一個獨家報道。其性質,與去年炒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的蜀國演義酒樓那個恨不得舉世聞名的福壽螺事件不相上下。

如果單純看這個內容,會讓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且看這個節目播出前一天的節目裏的相關內容。(略。)

這兩個節目,都是該節目組由於節目播出時長延展而招兵買馬新募集來的人員所做的。其實,這原本是個很好的素材,應該是曲折迂回跌宕起伏觸目驚心令人唏噓的上佳原料,可新記者做出來的東西卻總是打了太多的折扣。

在餐館裏喝飲料,灼傷了口腔和食道。這也是很蹊蹺的事情了吧。而且,這種事情就發生在偉大得不能再偉大的中國的首都,發生在首都的第一個超大型購物場所的金源燕莎。在那上麵五層的飯館樓層當中的一個招牌餐廳裏。

要是說,我也多次到那個樓層用餐,忘記是不是也去過這個沸騰渝家。現在想想也夠後怕的。到了餐館,請服務員端上飲料來,邊喝邊點菜,可就在這當口,飲料還沒下肚就燒傷了食道……

幸好這倆食客還有些常識,通過摳自己的嗓子眼兒導致嘔吐把那些問題飲料盡可能多地吐出來,然後大量喝水進行稀釋。如果換了我這等麵瓜,說不定會何等呆傻癡囁束手無策;而如果沒有吐出大量飲料,也沒有進行稀釋,結果會怎麽樣呢?

現在這倆倒黴的小姐都還在醫院裏躺著,時不常就抽搐一陣子。

記者沒有在稿子裏交待的是,就餐餐館已經為他們倆支付了部分救治費用,可當她們要求餐館方麵進行賠償時,卻遭到了拒絕。怎麽說來著?“那你們就去告吧。不管白道黑道,咱都能行”!

和餐館交涉不通,隻能尋求官方的保護和幫助了。這才有了開篇的跟蹤報道。

那些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化學物質為什麽會出現在金源燕莎金碧輝煌的五層正兒八經的餐館裏?那三種物質都是能夠當作香料佐味之用,而同時出現並混雜在一起意味著什麽呢?在一個以水煮魚為主打菜品的餐館裏,這些化學物質高濃度地合並摻合存放在一起,大概不能不令人有著想起來都毛骨悚然的推想了吧。

這些化學物質莫名其妙地放到了一個雪碧瓶子裏,被誤當作是雪碧飲料而端上了食客的餐桌,被服務員開啟,分別給食客斟上,這也就是小河溝裏翻船,不經意時透露出驚天秘密了吧。

而這種將那些化學物質添加到我們在餐館的食品當中的可能性,並不止是沸騰渝家吧。還有多少餐館也采用著如此的調味路數,想象去吧。

按理說,在餐館裏喝餐館提供的飲料被灼上了口腔和食道,餐館責無旁貸吧。可人家餐館就能夠以白道黑道都熟悉為架勢有恃無恐。到現在,連北京這地界兒都來不來就是白道黑道,這社會已經成了什麽樣子也就不言自明了。

問題在於,我還真是相信沸騰魚家方麵的說辭。姑且不說黑道的表現如何,至少白道上,從開篇內容裏就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吧。

進一步,我更相信,就算沒有什麽白道黑道上的本事,隨便什麽人,都可以放心大膽地違法亂紀。還是甭說黑道,看看白道上那些衙門的表現,也實在可以讓人對現如今的中國社會倒抽一大口涼氣了。

簡單來說,在飯館裏就餐,被商家提供的飲料傷害了身體,這是個什麽性質的事情?最起碼,人身傷害的形成是無可非議的吧。

而這時,麵對消費者人身遭到傷害,連曾幾何時被媒體恬不知恥地稱作是消費者的娘家人的消費者協會,當接到被害人電話時怎麽說?96315(海澱區消協)讓找北京市工商局消協的12315。(這還不是咱老潘概念含混,而是故意寫成北京市工商局消協的。沒看見,中國消費者協會在歐典事件當中利用名牌產品認證收取了幾十萬的費用,成了商家的走狗和與廠商合謀欺騙消費者的主兒,人家現如今已經吃上皇糧了?吃財政飯當然要為當局說話了,於是,消費者的娘家人也就這麽為虎作倀了。)消協的第一反應就是推卸責任,在當今企業霸權盛行的世道裏,消協這麽個表麵上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也淪落到這布田地,可以折射出消費者處於何等悲慘無助的地位了吧。

消協作為一個名義上的民間組織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委府衙門了。當這個事件的被害人尋找公權力庇護和權利救濟時,當局各個職能部門無一例外地悉數一個個都避猶不及:警方說不予立案;工商局說應該找食品監管部門;食品監管方說應該找衛生部門;……

坊間針對所謂體製改革當中行政邊界的爭論沒完沒了。現實生活裏,行政邊界的模糊化,為公共利益部門化和個人化提供了有效的製度屏障,無論從立法司法還是行政方麵,將權力擴充而責任萎縮的情形比比皆是。威權委府的專製之下,什麽權力社會向權利社會的轉變,什麽市民社會向公民社會的演進,什麽人治社會向法製(還不是法治)社會的遷徙,這些個美妙得令人花枝招展的說辭,在嚴酷的現實麵前,都告誡著咱們,那是逗你玩兒;如果誰真相信這類的謊言指望著貪官汙吏立地成佛,黃粱一夢罷了。

現在,委府規模日益擴大,權力漸趨集中,可卻沒有一個是可以為納稅人所信賴的。我們被強製性繳納著越來越多的稅負,可得到的卻是日漸假冒偽劣質次價高的公共服務。委府權力無限大責任無限小的趨勢愈演愈烈。什麽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八榮八恥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仨代表先進的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那些不過都是文牘主義教條主義裏為了混淆視聽或者為了擴充官方文件字數的八股八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也充其量是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伎倆。

現在,電視節目還在形單影隻地對該事件進行跟蹤。說不定什麽時候,宣傳部門一紙令下,就徹底偃旗息鼓默默無聞了。那時,任憑那倆倒黴的小姐說破大天去,也隻有為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歌功頌德的份兒,其他就感慨誰讓你生老病死在中國了呢。

在這個意義上,沸騰渝家說白道黑道都行,難道錯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