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不給長城入選世界新奇跡投票更明智

(2023-01-19 00:56:34) 下一個

不給長城入選世界新奇跡投票更明智

                         2007年5月31日

何必

“新七大奇跡”票選活動,以全球投票的形式,重選世界7大奇跡,中國長城成為一大熱門……(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網上段子說起小學生寫作文,很誇張的寫法就包括“長城長啊長,T.M.D真長。”

這兩天,有關長城可能無法入圍世界新的七大奇跡的報道充斥各處,無論是傳統媒體裏的電視、報紙,還是高科技媒體的互聯網,紛紛對此事進行了集中關注。不少媒體都鼓動人們去為長城投上一票,那些大型門戶網站不約而同開設專區,鏈接到新七大奇跡的投票網址,以方便網民投票。

其實,我早就收到了呼籲為長城投票的的郵件。

He, Jin

2007年5月1日 10:32

RE: 潘禕的稿子

Please help. Thank you, HJ

Subject:

緊急通知

(何必注,略。)

這封郵件同時抄送給了很多人。可我並沒有響應這種呼籲,雖然如此不作為可能會辱沒我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的名聲。

當然,這次評選活動也有著對合法性方麵的質疑。中新網5月30日電 日前,不少媒體都報道了“中國長城將無緣世界‘新七大奇跡’”的消息,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29日表示:該活動屬非政府民間行為,有商業活動在內,主辦方也不是法定的國際組織。長城是世人公認的世界奇跡,公認的奇跡不入選將會影響到評選活動的權威性。 據悉,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由瑞士國際文化保護組織•世界新七大奇跡基金會舉辦,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共有77個候選建築,最後結果將於7月7日在葡萄牙揭曉。根據評選規定,每個國家隻有一個建築參選,長城是中國的唯一參選建築。北京娛樂信報報道稱,單霽翔說,對此評選活動既不抵製,也不會組織投票。雖然這僅是民間的評選活動,畢竟它也是宣傳文化遺產的活動,對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宣傳有好處。

中國的國家文物局這種表態,顯示出中國人名正言順的情結,和組織的正規性占據首位的官場意味。這種官本位的架勢,全然無視比如鄧小平被美國時代周刊當作封麵人物時那種舉國上下的歡呼雀躍,以及中國企業入圍世界500強的評選機構是美國的財富雜誌。按照文物局長的說法,那些資本主義、特別是亡我之心不死的米國人裏的資本家辦的雜誌,那上麵的評選結果注定是不能為社會主義的我們所喋喋不休的。

(在與時俱進的中國,官本位文化無處不在,權力的泛濫也比比皆是。昨天我寫的辱師事件的思考一文,在鳳凰網和新華網都順利登載,但在博客中國網上卻又被莫名其妙地刪除,還是那個老套路,什麽理由都不給。)

如果按照這種以機構法定國際組織判定活動權威性和合法性的路數,幾乎全部NGO都不能進入中國委府的法眼,那麽類似好萊塢、世界經濟論壇等等悉數都應該被取締。

咱也不說福柯對國家形態分類中到底是民間強還是政府強的事情,也不管這新七大奇跡評選資格、程序、標準和結果是否能夠被全世界所認同,隻是看,作為中國唯一入選的長城的狀況。

僅僅在我寫的有關長城的內容裏,就涉及到了太多的內容。

2004年在蘇州召開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大會上,明確了被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景觀取消終身製,采取動態管理的方式,定期對於被批準景觀進行複查,對於維護不利或者人為毀壞處取消其稱號的措施。這次大會上,就有人提出要取消長城和武當山的世界文化遺產資格,理由就是這裏的現狀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相比已經很顯然地存在著徒有虛名的狀態。

2004年11月20日《京華時報》:19日,市發改委宣布,本市世界文化遺產遊覽參觀點門票價格將做調整,相關聽證會將於11月30日召開。(何必注,略。)

2005年1月7日《北京晨報》:長城被稱為世界奇跡,點綴其上的烽火台,曾狼煙呼應,蔚為壯觀。(何必注,略。)

長城從丹東虎山到嘉峪關全長7000多公裏,多數地段都已貝流沙埋於底下,有1/3殘破不全,還有1/3早就不複存在。

而我所在節目也針對有關長城的內容做過不少報道。

2005年4月16日:黃花城長城山下有村民自製的“長城入口”指示牌,(略。)

2005年8月13日:最近一個在長城上舉辦的商業活動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略。)

2005年11月8日: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每天都麵對不少慕名前來的中外遊客。但長城卻不得不以一種羞怯的麵孔迎接他們,因為長城的臉麵上滿是皺紋,(略。)

此後,節目也報道過,針對刻畫長城現象愈演愈烈的情況,北京市長城運營部門在長城旁邊設立了愛清牆供遊人刻畫,收費999元,被指責為利用長城賺取非法收入,沒多久這愛清牆就偃旗息鼓不了了之。

長城至今還保留著兩項吉尼斯記錄,自1958年開放到2002年,共計接待旅遊者1.2億,接待外國元首400位。

……

如此名目繁多的報道,大概也可以從諸多角度來反映長城的真實處境了。對此我也曾經說過,人們也想起來,那個死在名模謝東娜房間裏的香港藝人柯壽良駕駛摩托車飛躍長城也是在這裏,而且這裏還進行過自行車飛躍長城、滑板飛躍長城、越野車駛上長城、母女裸奔行為藝術等等五花八門的活動。這個位於北京與河北交界的地方,儼然成了全世界的人到長城來撒野發泄尋求刺激撈取金錢和名譽的最佳場所,也就是說,長城已經成為中外騷客盡人可夫的娼妓。

不僅如此。對於長城,我們還得忍受意念上的浸淫。91歲的老人王世襄曾在《北京晚報》撰文說:(略。)

長城是個什麽,這樣的問題似乎不用多說什麽了吧。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相關文字。

2007年04月2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2:25北京時間 10:25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BBC記者目擊:長城多段出現倒塌

(何必注,略。)

當今無惡不作的中國人,麵對長城,還能心慈手軟?“我身後,哪怕洪水滔天!”耗盡了祖先留下的遺產,毀滅性透支子孫後代的資源,這不就是我們正在幹的喪盡天良的勾當?

剛剛過去的五一節黃金周,也成為對長城洗劫。王未名發BBC內容。

2007年05月0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6:37北京時間 14:37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五一黃金周北京遊客數量破紀錄

(何必注,略。)

在與時俱進當中,全中國除了人民的幣之外,什麽都看不見。在所謂的市場經濟的喧囂當中,成就著全社會不擇手段的唯利是圖。由此,現在長城的人頭攢動,每一次都讓長城曆史性和決定性地向著徹底銷聲匿跡悲憤地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1877年創辦英國第一個古跡保護團體“古建築保護協會”的威廉•莫裏斯那句話是怎麽說來著?“這些建築絕不僅僅屬於我們自己,它們曾經屬於我們的祖先,還將屬於我們的子孫,除非我們將之變為假貨,或者使之摧毀,它們從任何意義上說都不是我們任意處置的對象,我們隻不過是後代的托管人而已。”

可我們看到的情形是什麽?與此背道而馳吧。實在感覺,長城背負了太多的民族情結、政治盤算、文化重擔和現實的經濟考量。我一向認為,如果長城也能夠什麽國寶文物那樣被走私到國外,放到比如大英博物館之類的地方,或許倒是長城的幸事,也許因此會給中華民族的後代留下些許念向,不至於被我們這一代寡廉鮮恥狼子野心之輩毀得片甲不留。

所以,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不會為長城入選新世界七大奇跡投什麽票。因為我感覺,當現如今全中國的人們個個都爭先恐後地成為孟薑女喜不自勝地鬼哭狼嚎之際,長城距離徹底坍塌的日子還會遠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