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本來就是雞肋
2007年5月8日
何必
“黃金周長假價值取向悄然轉變 民生主線日漸清晰”……(略。)
非典期間,網上的段子說:沙斯病起,粵港傳疾;處置失當,全國危及;主席揪心,總理著急;危難之時,授命吳儀;號令九州島,集資百億;全國齊心,全民協力;有疑就隔,確診就醫;人人行動,奮戰五一;吳儀吳儀,無疫無疫;有了吳儀,定能無疫;吳儀吳儀,無疫無疫;無疫無疑,無疑無疫。
這個黃金周好歹算是過去了。官方媒體對於黃金周的總結基本上都是歌功頌德謊話連篇,很少會讓公眾知道周圍發生的確切消息。
其實,黃金周剛剛開始,國際上就已經注意到中國境內傷亡不斷。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相關內容。
2007年05月0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5:59北京時間 13:59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五•一黃金周 中國旅遊點事故頻傳
(何必注,略。)
而此後光是國內媒體斷斷續續報道的,就有貴州境內發生大客車掉下懸崖造成17人死亡25人受傷、廣東發生歌廳火災造成人員死亡……其中,山西臨汾市蒲縣煤礦瓦斯爆炸遇難人數已經升至28人,至今井下尚有礦工被困,生死不明,讓人們真切領略到什麽叫做勞動節,什麽叫做黃金周,什麽叫做法定節假日,什麽叫做政府-市場雙失靈。
在黃金周期間,發生的有趣的事還不止這些。王未名發BBC消息。
2007年05月0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51北京時間 17:51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深圳碼頭工人追討加班費罷工抗議
(何必注,略。)
當然啦,國內媒體斷然是不會報道這種事情的。什麽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表達權……逗你玩兒!
現在,社會上對於黃金周的議論又掀起了高潮。這表現出,在對於一直本質性問題成為禁區的當口,人們隻能拿著一些皮毛瑣碎的細枝末節來滔滔不絕。
崔之元給我發來的文字就有討論如此內容的。
世行認為中國工資水平偏低 消費增長瓶頸不是高儲蓄
(何必注,略。)
而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兩會上提出建議,取消黃金周。這種呼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和認同。人們看到,黃金周開始時,就有著從倡導主體(國家旅遊局而不是勞社部)、程序(法定節日變更的審議)、目的(啟動-拉動-振作內需而不是對人權中休養生息權利的尊重和維護)等諸多方麵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可越到後來,黃金周對於環境、文物的破壞愈演愈烈,而對消費的作用卻呈現接近負值的尷尬境地。
王未名發來BBC相關內容也對此進行了報道。
2007年04月3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28北京時間 04:2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黃金周金光不再 專家促調整
(何必注,略。)
於是,黃金周從拉動內需的法寶,迅速演變為人嫌狗不待見的雞肋。每到黃金周,原來的國家旅遊局單打獨鬥的狀況,從2004年起就改為由國務院副秘書長作為召集人,成員單位加上了民航、鐵路、交通、公安、工商、質檢、衛生等18個中央部委悉數囊括其中,形成全世界最為宏大的人口大挪移和消費大逃亡。
當黃金周的內涵被消費主義的製度設計所掏空,但卻沒有相應的配套製度供給作為必要的補充之際,黃金周隻能孤零零地承擔起振作內需拉動消費這種不堪重負的功能。而在中國社會將所有事務都政治化的情況下,黃金周就更加成為官民博弈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