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廣告將成為又一個不法之源
2006年7月15日
何必
近日中國聯通宣布進軍手機廣告業務……(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提到:(略。)
這樣的新聞,立即能看出節目中的硬傷。
現在,中國別的都可能發生著短缺,但就是不缺人模狗樣的專家。節目中那個胸前佩戴著花草的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對著攝像機侃侃而談,一看就知道是被邀請參加聯通這次新業務發布會,並在與會期間接受記者的采訪。也就是說,這條新聞原本就是條會議新聞,是接受聯通方麵的邀請前往參加、並接受了舉辦者方麵的新聞通稿。為了不單純弄成一個發布會消息影響播出,不得不做了些街采弱化主題。但這種采訪當中,缺乏了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業內人士”對手機廣告業務前景的分析以及預測,特別是其負麵影響的評估。隻是在街頭上采訪幾個市民,凸顯出信息不對稱格局中報道聯通新業務消極乃至惡劣影響方麵的內容缺失。當然了,既然接受邀請並拾人牙慧,自然也就替人消災充當吹鼓手吧。
節目中傳媒大學那個“專家”也是這副模樣。“消費者需要廣告”、“反感廣告是因為被動接受廣告”,這樣的說辭真是顯示出現今中國的專家們拿了商家的參會費後為了商家的利益恬不知恥的德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廣告都是些什麽貨色,大概不需要贅述。消費者需要什麽樣的廣告、如今流行甚至充斥犄角旮旯的廣告距離消費者的需要究竟有多遠、權威媒體發布非法廣告的行徑為什麽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這些被簡化在了那些“被動地接受廣告”當中。
這樣的消息,做得很一麵之詞。按照我的電視新聞從業經曆,非常反感這類軟性新聞。而且,對於這種直截了當不遺餘力溜須拍馬的內容更是嗤之以鼻。
怎麽著,老潘我還有著北京市工商局頒發的廣告從業人員上崗資格證書呢,也假模假式當過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略微知道些廣告方麵的毛皮。從廣告受眾角度看,傻瓜式的廣告為當今的不二選擇。指望著手機用戶勞神費力鼓搗半天去收看來自運營商發布的廣告,真不知道聯通這幫子傻屄是怎麽琢磨的,智力都跑哪兒去了。現實的情況是,傳統媒體的廣告被受眾避猶不及,電視上強占時段播出的廣告幾乎成為垃圾時間,而報紙廣告版麵成為閱讀率最低的區域。現如今社會信用體係的行將崩潰使得廣告成為坑蒙拐騙的代名詞,而遍布城鄉的非法小廣告的鋪天蓋地更使得社會治理成為笑柄,廣告當中無所謂合法非法之說已經深入人心。這種情形裏,讓手機用戶主動收看廣告,真是奇才設計出來的商業模式。即使對話費進行補償,人們在獲取錢財和忍受欺騙之間的閾值何在,這也絕非想當然就可以的。
從內容上看,對於手機廣告業務前景的讚頌似乎也太不著邊際了。
6月8日,摩根士丹利發布了最新的中國媒體研究報告:《戶外和網絡廣告——中國廣告業的晨星》。該報告認為,(何必注,略。)
知道中國人喜歡國際上怎麽吹噓中國嗎?2005年5月31日中國新聞網消息,據聯合早報援引法新社消息,世界最暢銷100種日報,有四分之三在亞洲;(何必注,略。)
看看,誰說中國傳統媒體廣告業務已接近天花板?中國日報銷量全世界第一!雖然這其中行政攤派隻能充作家庭婦女包裝紙的占了絕大多數。
而且另外的報道可能對此做了絕妙的注釋。2005年8月21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全國有700多個縣市圖書館沒有一分錢購書費,(何必注,略。)
今年5月31日BBC中文網消息,在剛過去一個月的第十一個“世界圖書與版權日”(4月23日,中文又稱世界閱讀日、世界讀書日)之際,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披露了“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何必注,略。)
所以嘛,一方麵,中國的日報銷量全世界第一,另一方麵,中國約1/3的縣級圖書館已經沒有一分錢用於購買圖書,而且中國人的讀書習慣漸行漸遠。這就是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國。
在一派惟利是圖的經濟增長拜物教氛圍當中,文化的蕭瑟萎靡並不能妨礙媒體的擴張及其廣告業務的攀升。未來5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的總消費額將增長5000億美元,達到(何必注,略。)
所以,中國的廣告奮起勢頭才剛剛開始。即使國民都日益沒文化,廣告還是需要的,就像那個傳媒大學“專家”之所謂。沒看見,三大門戶網站雖然在如今越來越赤裸裸地強取豪奪,在取消免費業務方麵看誰能走得更快更遠,卻依然免不了消費者對其的嫌棄。麵對此情此景,那些網站紛紛在如何搜刮財富方麵以為大洋彼岸的米國人投資者腰包從納斯達克那裏賺取中國網站的錢而竭盡全力。5月11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怎麽樣?中國門戶網站也要玩3G了,這大概印證了開篇新聞中互聯網與手機結合雜交混血弄出什麽雜種優勢第幾代來。但人們很是擔心,利令智昏的中國網站們在這方麵還能走多遠、是否會伴隨沉船而一同銷聲匿跡。
5月16日快訊,Google是什麽?顯然,它是搜索引擎,但這並非答案的全部。很大程度上,Google的成功正因其(何必注,略。)
……
真是溢美之詞無以複加。
我倒是更願意看到別樣的說辭。曾經注意到,Google 高級搜索手冊《Google Hacks》一書作者雷耶爾•多恩菲斯特煞有介事地說:(何必注,略。)
去年我上麵這段文字給了我和張洵共同的朋友許錚,後者將其轉發給了其同學薑奇平,薑對我的說法做了一番居高臨下的批評,彼此很是木訥。
互聯網如此,在中國占據著絕對霸權地位的無線通訊領域的兩大運營商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人們說,整個信產部都是中國移動一手經營和把持的,這麽個行政部門的存在就是因為有了中國移動。這種局麵下手機的廣告業務還有什麽可說的!
早在3年前,有關部門對報紙上的醫療廣告進行監測,結果發現山東地區的醫療廣告不合格率達到100%。可這又怎麽樣了呢?監管的缺位和地方GDP情結,導致如此情勢勢如破竹一瀉千裏,格雷欣效應畢現無遺,現今作為絕對控製的電視中,午夜時分還有哪個衛視不播什麽減肥豐胸治療高血壓頸椎病等等的廣告?連央視各個頻道都還繼續著北京新興醫院那治療不孕不育的電視廣告,其他電視台播放違法醫療廣告又能如何呢?
強勢媒體如此,其他媒體當然也就法不擇眾了,媒體一擁而上違法亂紀,為了些許廣告收入而視公共利益如糞土,這種景象能夠讓我們領略到什麽樣的人道主義和倫理底線?遑論什麽法製社會了。
作為傳聲筒的傳統媒體如此,挾持信產部的無線通訊企業就能網開一麵身先士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別說現在對於手機廣告的法律政策缺失,即使是傳統媒體廣告經營規章製度七七八八林林總總,不還是照樣無法無天?傳統媒體領域還沒有像無線通訊這樣形成寡頭壟斷局麵,誰又能說手機廣告業務不會又是個國民咬牙切齒不共戴天但又無可奈何的禍根?現在,形形色色的SP以及大大小小“不法分子”製作的垃圾短信早就給社會生活帶來了五彩繽紛名目繁多且令人發指的影響,兩大為法律所無能管製的運營商再開通廣告業務,我們將存活在一個什麽樣的世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