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市場空調價軟昭示中國消費困局

(2023-01-03 01:10:07) 下一個

北京市場空調價軟昭示中國消費困局

                         2006年7月14日

何必

今年空調行業的產能再創曆史新高,達到1億1千萬套,但實際市場的需求隻有5000萬套,這就意味著,庫存也將創下新高……(略。)

這則消息的出現,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該節目5月25日播出的內容裏,一條也是有關北京市場空調價格的內容還讓人記憶猶新。

和往年不同,漲價成了今年空調行業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要漲價的是生產廠家,因為原料的價格上去了,不過,賣空調的家電商不樂意了,紛紛拋出囤積的空調,希望打破廠家的漲價聯盟。從蘇寧電器提供給記者的一份近期各空調品牌漲價表上可以看出,無論是三菱、鬆下等洋品牌,還是TCL、海信等國產品牌,價格都漲上去了,漲幅從5%到15%不等。TCL北京空調營銷中心總經理黃紅星:“我們TCL的漲幅在5個點到8個點。”廠家給出的漲價理由,似乎也很充分,每噸銅的價格已經漲到8萬元,並有可能突破10萬元一噸的大關,比去年同期幾乎翻了一倍。蘇寧電器華北區總裁範誌軍:“原料的確漲了,但是現在賣的空調用的還是去年的原材料呀。”TCL黃紅星:“空調的原料並不僅僅是銅,還有壓縮機等等。”從5月初開始,各大空調廠家陸續發出價格上調通知單。對此,家電經銷商並不買帳,拿出了他們年初就已經訂購的大單空調。蘇寧表示,他們將有120萬台價格與去年持平的空調應對今年的空調旺季,國美10個億采購的平價空調也已上市,而大中則直接宣布賣場裏所有的空調直接降價5%。蘇寧範誌軍:“我們就是要用平價機器抵製漲價。”國美電器北京分公司采銷總監張廣濱:“我們的特價機至少可以扛過這個銷售旺季。”北京空調的銷售旺季一般是從5月底到6月中旬,照家電巨頭目前手頭的囤貨來看,應對這三周的旺銷期應該沒問題,不過空調銷售是看老天臉色的,一旦持續高溫,手頭的平價空調賣光之後,價格會怎樣就很難說了。TCL黃紅星:“漲價是擋不住的。”國美張廣濱:“總的趨勢還是要漲。”

那期節目,是在討論北京市場上空調到底會不會漲價、究竟在什麽時候漲價、以及漲價的幅度會是多少等等。看上去,生產廠家和經銷商對壘得很厲害,經銷商憑借巨大的資金實力以及覆蓋麵密集的銷售網絡,與生產廠家展開較量,在價格上爭奪主動權。

不過,世事難料,命途多舛。還沒過去兩個月,國內空調生產廠家自己就抗不住了,一改幾天前還振振有辭的漲價麵孔,舍身反顧奔向降價的行列。這種景象,多少令人唏噓不已。

其實,生產廠家所謂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並非空穴來風。中國在鐵礦石領域遭遇到被國際上稱作是“可恥”、“丟臉”(6月29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的失敗,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在占據了全球約40%的鐵礦石進口量的情況下,卻不得不被迫接受三大出口商帶有羞辱性的漲價要約。6月21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6月份,摩根斯坦利有分析認為,盡管鋼鐵價格下降,但鐵礦石供應(何必注,略。)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銅和鋁消費國,居世界各大經濟體之首。事實上,催生國內通貨膨脹的因素還不止這些。倫敦銅事件裏中國為了國儲銅一個交易員劉其兵個人的胡作非為而要拿出國內幾乎絕大部分銅儲備來與國際巨鱷投機資金決戰,導致國際銅價因此暴漲,而國內銅價更是節節攀升;而水電等價格的高企,也讓企業不堪重負;石油價格所帶來的成品油價格上調,更是為了生產廠家的成本提升火上澆油。同時,由於這些原材料很多也為農業生產的基本因素,因而形成了多方位的價格趨漲,引發工業領域價格漲幅不減。

3月23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最大的貿易采購公司之一香港利豐集團(Li & Fung group)稱,過去一年,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受到了嚴重侵蝕。(何必注,略。)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常清認為,原材料暴漲是中國經濟最大內傷。(何必注,略。)

話雖如此,麵對巨大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企業必須在產品最終市場定價方麵做出反應。從目前競爭性領域裏生產廠家之間過度競爭的情況看,企業贏利空間已經被壓縮得日趨逼仄,生存環境質量也日益惡化。

庫存和天氣這兩個因素,導致今年北京市場空調價格沒有按照生產廠家的預期得到提升,反而卻要出現滑坡,這應該是那些生產廠家始料未及的。但是,無論是原材料價格因素,還是其他要素價格攀升所帶來的成本變化,還是要通過某種方式發揮作用,對整個社會生活產生影響。說穿了,成本變化必定會在社會上反映出來。

就目前情況看,企業內部消化成本變動的能力幾乎蕩然無存,價格信號勢必向終端遊移傳遞,如此趨勢下,市場上產品價格上漲應該是勢在必行的。

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情況卻是,商品價格不升反降的奇怪現象。

可想而知的是,這又會引發空調行業新一輪的洗牌,那些效率差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的企業將被排擠出去。

但即使這種狀況出現,也還是不能掩蓋問題的實質,那就是為什麽市場會對生產廠家如此冷淡甚至殘酷。

中國對於經濟增長的近乎偏執的狂熱當中,充滿了對異化的渴望與實踐,將手段變為目的的景象比比皆是。雖然表麵上中國社會經曆著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的巨大變遷,但是先生產後生活、強集體弱個人、優大局劣個體、重積累輕消費的傾向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在舉國上下的GDP追求中卻變本加厲。似乎,全部的經濟增長的目的就在於數據提升本身,而經濟增長到底是為了什麽卻被中華民族集體性失憶失語。

如此官方與民間的觀念驅動下,中國的經濟增長裏幾乎成了半個殘疾人,投資拉動的比例占對GDP貢獻率高達40%以上,而據中國社科院張宇燕的測算,中國經濟對於國際貿易的依存度已經高達80%。中國產品如潮水般出口到世界各國,有人提出了經濟方麵的“中國威脅論”。事實上,“中國經濟威脅”的大部分來源於在華外資企業。2月28日,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發表了題為《“中國威脅”再評估研究》的報告書,指出盡管中國的出口商品結構日益高端化,但是商品的實際製造商大多數為外資企業,韓國也有必要像發達國家一樣實施對華戰略性投資和分工策略。(何必注,略。)

相形之下,國內消費卻是萎靡不振一派凋零。

國外有居心叵測的好事者對於中國未來的璀璨津津樂道。6月份由美國思科係統公司(Cisco Systems)和倫敦經濟情報中心(EIU)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到2020年,中國和印度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何必注,略。)

7月10日美國麥肯錫公司大中華區主管安德魯•格蘭特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主任黛安娜•法雷爾共同撰寫的題為《一個巨大市場的誕生》的文章,認為在未來20年內,中國將出現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麥肯錫的調查認為,(何必注,略。)

我們真是該為美國和英國對於中國消費景氣預期的高談闊論的歡呼雀躍。可真要是回到類似北京當下的空調市場上,卻看到了截然相反的景象。而且,人們目睹了當中國窮人已經一貧如洗沒什麽可搜刮之際,強勢利益集團開始了對於所謂(我倒是更傾向於認為這不過是顧影自憐的畫餅充饑)中產階級的掠奪,通過削弱社會福利以及大幅度全方位提高生活成本來射殺一個個自以為是的白領小資。

2005年12月14日《華盛頓觀察》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客坐研究員章嘉琳認為,巨額的貿易順差對中國自己也不利。(何必注,略。)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6年《農村經濟綠皮書》預計,今年中國農民收入將保持較快增長,今年預計實現5%以上的增速,與去年相比將有所回落。(何必注,略。)

中國人民銀行4月中旬數據顯示,前三個月人民幣貸款增1.26萬億,同比增5139億元。這樣,一季度新增貸款已完成全年計劃的一半!雖然企業新訂單、生產、采購量、新出口訂單和進口情況都處於近期的高點,預示中國經濟開始呈現趣升態勢,但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1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7%;個人中期消費貸款下降,前3個月居民戶消費貸款增加431億元,同比少增206億元。有關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在總量表現良好的同時,結構性問題依然在惡化。

……

所以嘛,中國宏觀經濟中消費的持續不振,將會是一個巨大而危險的殺手,將徹底擊垮中國的工業體係,並對社會秩序和政治生態造成不可恢複的破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