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隻祈求一個次劣的生存環境

(2023-01-03 00:48:29) 下一個

我們隻祈求一個次劣的生存環境

                              2006年7月6日

何必

一個開發商虛構257名購房者,7月5日,詐騙銀行貸款7.5億元的案件在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做新聞多了,天天碰到這樣的選題,心裏已經麻木了。就像礦難那樣,乍聽起來非常憤怒,洋洋灑灑一發不可收,可架不住曠日持久此起彼伏,不信到現在看看,媒體再有礦難發生時,媒體上還能有那些義憤填膺的討伐麽?這不是媒體喪失了良知和正義感,而是麵對如此爛下去的世道,誰都無可奈何,即使是黨政高層頭麵人物,麵對日趨割據的局勢尚且沒轍,況且媒體乎!

當初看到這個線索,與主創人員商議選題的可行性,我認為這樣的選題注定是可以做的,原本就是很能夠反映當下我們生存環境真實狀態的。

從這個案件看,出現了房地產開發商、銀行、律師三方麵合謀捏造事實謀取錢財的情形。這種跨行業跨工種跨門類的詐騙活動,應該是中國社會犯罪趨勢的顯著征兆。

這種事情聽起來似乎很蹊蹺,可卻根本沒什麽稀奇之處。2005年10月17日,該節目就曾經報道過非常相似的內幕,隻不過那次是一個號稱是“業內人士”的暴料:“不花一分錢,就能住別墅”,這句在常人眼裏荒唐不過的玩笑話,在某些有心人的運作下,居然夢想成真。據知情人透露,這一係列的運作都來自開發商。業內知情人士:“房子不太好賣,那麽他(開發商)轉過頭來向銀行申請貸款。申請的時候,人為地加上兩三千的價格,5000塊錢一平米的房子讓他加價到8000塊錢,每平方米的差價就是3000塊,如果一個200平米的房子就有60萬的差價。”而這種價格的巨大差異在某些銀行“內鬼”的幫助下,成為項目的銷售價格,隻要有人買,銀行就據此方法貸款。而這買房人就是開發商事先找好的、等著不花錢白住別墅的托。業內知情人士:“其實他(開發商)並不要求你真正買房,你(白住者)跟我(開發商)做一個局。做給誰看呢?我做給銀行看,你呢在我這兒住,你可以白住別墅,實際上整個形成了這麽一個局。”這樣從表麵上看,購房者申請貸款、銀行發放,在最初的一年半載銀行業都能按時收到房貸還款,一切都是在按規則做事。直到有一天,由於高價賣房、大賺銀行錢的開發商拿錢走人,銀行收不到貸款,隻好收回抵押的房子。顯然,在這一係列的運作中,除非有人捅破其中的奧妙,白住別墅者、開發商都不承擔任何過錯(責任),而銀行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高價買回一大堆低價房。

這個節目播出後,我和張洵的共同的哥們兒還給我發來了郵件,善意地譏笑和調侃其中的“業內人士”的所作所為。

事實上,利用如此手段進行運作,幾乎是房地產圈內一個公開的秘密。也正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將中國的銀行作為抵押品甚至人質綁在巨大泡沫的戰車上,一旦房地產領域出現全行業的疲軟甚至崩潰,最先倒黴的將是中國整個的金融係統。

當然,當局不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會殫精竭慮不擇手段避免這種災難被引爆。於是,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地方政府與銀行拚命為房地產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極力歌功頌德、誓死捍衛房地產開發商利益的景象,乃至地方政府官員不遺餘力地宣稱房價並不高而且遠遠沒有達到代表城市品質的水平的奇談怪論、和銀行靜悄悄地為與地方政府合力推高房價變本加厲的行徑。

今年來最高當局開始進行房地產宏觀調控,越來越多的手段粉墨登場,使得行政權力的擴大化成為大勢所趨。而這種通過威權政府出台的政策,使得中國房地產再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以北京來說,隨著劉誌華、劉曉光被羈押,人們都在幸災樂禍地看著房地產大腕兒們什麽時候倒黴。《中國新聞周刊》2006第十五期報道,SOHO中國聯席總裁潘石屹說:“從目前;來看,北京住宅價格上漲速度有點太快了,有出現泡沫的可能性。”就連“開發商的忠實代言人”華遠集團董事長任誌強,也忍不住發話:“這一輪的房價上漲是個危險的信號,但願房價的增幅不要太快了。”

《中國新聞周刊》2006第十五期介紹,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楊保軍統計,北京舊城改造近年來有200多個項目規劃被調整,經過專家論證,通過率是60%多,令可供開發的麵積比原來規劃的多了一倍,粗略算一下,增加麵積帶來的收入是500多個億,(政府和房地產商)皆大歡喜。

在如此巨大的黑幕當中,官銀企的狼狽為奸真切地展現在公眾麵前,當北京作為曆史文化名城已經被官銀企們毀於一旦時,我們除了能夠承受高地價導致的城市生活成本的攀升、以及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劣之外,實在無力多說什麽了,就像媒體對頻繁爆發的礦難那般。

現在人們更願意看到,房地產巨擘們除了這種兔死狐悲式的傷感之後,還能有什麽不幸。鄒慶被繩之以法,不過是一個小插曲,大概是這哥們兒沒玩好,沒把什麽政府要員伺候舒服,被當作是宏觀調控的祭品了。

就像北京的劉誌華,因為取名摩根而混淆視聽、在其位於北京的地塊讓地方政府收回之際、動用美色勾引主管副市長還將床上全過程拍攝下來直接呈送中紀委而使得自己遠大仕途徹底終結,這輩子注定更加痛恨河南人一樣。

說劉誌華是最高當局拿北京市房地產領域黑幕開刀的犧牲品,這怎麽說都可以成立。可說來說去,還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什麽瓜葛。

現在的情況是,政府、銀行、律師、房地產開發商共同謀殺國民原本就日益萎縮幹癟的錢袋,我們當然可以說政府的公信力、銀行除了作為民族品牌還能夠具有的裝瘋賣傻、律師惡行背後對富人的法律保護、開發商的殘忍無情,可這些老生常談能夠有什麽作用?頻繁暴露出來的黑幕,讓我們對當下的社會的預期日趨黯淡。

那些經濟學家們怎麽說來著?如果腐敗不是改革中的最好,也是次優選擇。

在如此論調當中,腐敗橫行霸道著,我們被剝奪著。

這不可能是個雙贏遊戲,隻可能是零和的結局。所謂帕雷托法則被中國特色徹底擊垮,一方得利就意味著另一方的失利,中國也就在這麽個剝奪與被剝奪的過程中完成著沒落並淪為人類垃圾場的使命。

這麽說來,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我們不敢奢望什麽歐美生活方式,也不敢攀比日本。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對自己的國民卻是如此不負責任,任由官銀企為所欲為無法無天。

如果說腐敗是次優選擇,那麽作為像我這樣的社會最底層者,該如何祈求呢?但願別把我們放到最劣等的狀態下生存,隻希望有個次劣的生存狀況,這應該不過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