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世界水日終將變成世界睡日

(2023-01-16 00:44:40) 下一個

世界水日終將變成世界睡日

                                 2007年3月23日

何必

3月22日又是一個大日子——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應對水短缺”……(略。)

這是為世界水日而有意策劃出來的節目。

在今年那全國性的倆會上,又有什麽人大代表在大庭廣眾之下提出,北京市應該限製人口總量。這個話題,應該是屬於爆炸當量非常高的敏感區域。每每提及中國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應該限製外來人口,就會引發一場聲勢浩大針鋒相對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口水戰,雙方你來我往互不想讓,在傳統媒體上還人模狗樣一本正經,要是在網絡上轉瞬間就演變為汙言穢語的人身攻擊。2005年,也是在那倆會上,身為政協委員的人民大學教師張惟英提出了這個問題,立即引起了鋪天蓋地的浩蕩唾沫,裹挾得她不得安寧,並因之再也不接受媒體就此的采訪。很久後她還心有餘悸地說,在中國要想成名,最簡捷的途經就是談論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應該是個偽問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否應該限製外來人口,這在國際上已經是有定論的。防止出現大城市-特大城市病,原本就是各國都絞盡腦汁的難題。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3500多萬的人口規模,已經讓其在拉美化進程中表現得非常搶眼;印度的孟買倒是不去限製外來人口,可所對應的就是大量的無處不在的貧民窟。這些現象都讓遊曆了世界上幾十個國家的溫鐵軍困惑不已,認為這種將農村貧困平移到城市的狀況,是對自由主義所倡導的遷移自由論調的現實挑戰和詰難。

即使是在與一直呼籲改革中國戶籍製度的北京理工大學胡星鬥的當麵討論當中,他和我都在中國不可能在當下就取消戶籍製度、否則將會引發社會巨大而且不能承受的製度轉換和替代成本,並必然形成社會動蕩方麵取得共識。

空泛而形而上地討論是不是該尊重人權裏的自由遷徙權利,不顧現實地取消戶籍限製,這種嚐試也被比如鄭州等好大喜功的城市早就實踐過,結果怎麽樣?無疾而終。為什麽?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嚴重不均衡的情況下,取消戶籍製度就意味著將社會矛盾轉移給在公共設施和治理能力都非常欠缺的城市。

我所在的《城市》節目在去年元旦剛剛開播之際,就做了個“北京到底能養多少人”的節目,旗幟鮮明地指出,北京市人口規模不可能毫無限製地擴張下去。光是現有人口已經讓北京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麵臨著不堪重負的壓力。

而在維係北京城運轉的所有資源當中,最短的那塊板就是水資源。

於是,北京人口規模和北京水資源現狀,在如此層麵上就發生了不可脫節的聯係。這也是我策劃該節目的背景原因。

其實,水資源緊缺並不是北京市乃至中國所特有的。去年就有媒體報道,“聯合國警告全球500大河半數快幹涸”。聯合國研究報告指出,在全球五百大河流中,過半數快要幹渴或受到汙染,例如中國大陸的黃河幾乎已沒有河水注入大海。(何必注,略。)

中國呢?我去年寫的有關三峽水壩的文字中,如實轉引了紀念中國著名水利專家黃萬裏的稿子。黃先生那句著名的“三峽工程的最終結局一定是要被炸掉”的論斷在網上隨處可見。但如此稿件還是被高度敏感的網絡審查當局給予刪除,表現出現如今中國社會治理過程中將所有社會問題都政治化的傾向,暴露出監管部門如履薄冰和膽小如鼠的心態和行為方式。

而中國的情況更是令人憂心忡忡。媒體報道,跨越湖南湖北兩省的洞庭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幹涸,大麵積湖底裸露,一望無際的河床變成一片幹裂的荒漠,地麵龜裂最嚴重處的裂縫有一個拳頭寬。(何必注,略。)

人們也注意到,2004年,2340萬人口、1300萬大牲畜飲水困難。中國全國1/2的城市缺水,1/6嚴重缺水,50個城市情況危急。90%以上的城市水環境惡化,地下水嚴重超采,形成降落漏鬥,50餘個大中城市地麵沉降。七大主要城市中有五個城市70%的水是不適合人類使用的。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6個是中國的。……中國近海海域嚴重汙染,海水變黑發臭,海洋生物資源大量滅絕,汙染麵積達到17萬平方公裏。2004年,發現赤潮96次,累計赤潮麵積26630平方公裏。

我過去的同事王未名給我發來BBC的相關文字。

2006年11月26日 13:11

三分之二的中國城市將要麵臨缺水危機,成為中國城市化當前要麵對的重要問題。

(何必注,略。)

王未名發來的BBC文字還有。

2007年02月2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2:25北京時間 06:25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城鄉缺水威脅中國的持續發展

(何必注,略。)

公共環保研究所所長馬迥然對我說:“在中國的六百座城市裏,有四百座缺水。其中,有一百多座城市嚴重缺水。大家的一致看法是:缺水可能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

這BBC對中國水資源瓶頸的報道簡直是連篇累牘不遺餘力。我從中看出,中國未來的致命軟肋、或者是壓垮中國這個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必定是水資源。

2007年03月0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1:10北京時間 05:1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大旱五百萬人麵臨飲水困難

(何必注,略。)

這就是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在帶給我們喜出望外之際,也帶來了對資源和環境不可逆轉的劫掠、破壞和透支。

而其中,中國委府的責任是最主要的。

2007年01月2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57北京時間 19:57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官方報告承認環保不力

(何必注,略。)

中國在去年宣布投入超過一億元人民幣改善環境,目標包括確保15%的能源來自再生資源,特別是水力產生的能源。

而也在3月22日世界水日這天,《北京日報》以“世界水日應對水短缺 全球11億人喝不上安全水”為題,發表文章進行了介紹。

在肯尼亞的加裏薩附近,一對母子在公路邊的水坑裏取水。新華社發;3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一名男子在漂滿垃圾的河裏揀拾廢品。新華社記者張軍攝(如此圖片使用簡直讓人莫名其妙:中國境內水資源惡劣狀況比比皆是,卻拿著黑非洲的圖片混淆視聽。老潘注。)

今年3月22日是第15個世界水日,其主題為“應對水短缺”。水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之一。為了讓全世界的人們關注水問題,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以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目前,全球淡水資源的比重僅占總水量的2.5%。(何必注,略。)

看看這十大最嚴重危險的河流,與中國相關的,除了長江外(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其中並沒有中國境內的比如黃河、淮河等河流),在中國境內被稱之為瀾滄江的湄公河,怒江在境外的薩爾溫江、以及恒河等,都在標識著中國改革開放給周邊造成的不可磨滅的影響。

而被人類當作是哺育了人類文明的印度恒河、埃及尼羅河和中國的長江,都被囊括到了如此十大當中。這也應該算是很讓人毛骨悚然的結果了吧。

然後怎麽樣呢?北京為了緩解水資源緊缺狀況,采取了南水北調的路數,但拋開路途中跑冒滴漏不說,即使悉數進京,充其量也就隻能覆蓋人口自然增長部分的人口的水資源需求;中國甚至向俄羅斯頻送秋波,試圖能從貝加爾湖取水;胡星鬥的判斷是,中國遷都勢在必行,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其實,中國既然敢於建水利工程,對水資源問題的解決也就不在話下。渭河洪災的肇事者三門峽工程依然如故,三峽工程所帶來的氣候異常、生態難民以及對地球重力場的破壞也盡人皆知,咱中國人有著人定勝天的法術和氣魄。大不了,把流向境外的水係全部建立水壩攔截下來,讓比如中國南部鄰居們都沒水吃,讓他們在領土領海邊界問題是喋喋不休,給他們丫點子顏色看看。

就這樣,水資源的爭奪戰大幕已經開啟。按照國際上權威機構的分析,氣候變化產生的溫度如果增加2攝氏度,將會增加兩億飲水問題人口;如果增加4攝氏度,將會增加36億人口。而中國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溫室效應,已經讓中國減少了近50%的降水,那麽中國引發水資源的血流成河的日子,還會遙遠嗎?

這麽說,所謂的世界水日,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世界睡日,這個睡,並不是什麽睡眠,而是徹底的滅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