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洋插隊就應該堅定不移

(2023-01-15 23:59:28) 下一個

洋插隊就應該堅定不移

                                      2007年3月4日

何必

3日上午,由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的2007年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在國貿開展,場麵相當的火爆……(略。)

周末俺不上班,所以對稿子就更無法把握其內容了。這樣的文字中,涉及到與會者另一方的國外教育機構采訪的同期聲全部空缺,我實在不知道是哪個記者做的節目,看得出來實在懶得夠嗆。

網上有關留學生的段子是怎麽說?

一位在美的留學生,想要考國際駕照。在考試時因為過於緊張,看到地上標線是向左轉。他不放心的問道:turn left?監考官回答:right.於是他立刻向右轉。很抱歉他隻有下次再來。

現在,留學熱潮成為一個新鮮的話題。自從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第一波留學熱之後,經曆了幾次伸縮,現在人們到底應該還是不應該把孩子送出國接受西方教育,又成為一個熱門題目。

改革開放之後從最初的公費留學到現在大規模的家庭出資的留學,其中折射出公權力全方位無一例外的萎縮和責任的消失,以及將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的負擔全部轉嫁給社會的改革路徑,都讓人切實感受到該怎麽對中國社會的現在和未來望聞問切。

特別是,雖然中國經濟保持了20年的高速增長,但內需遲遲不振,尤其是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由此呈現出比美國滯脹更為偏離菲利普斯曲線效應的現象,即在高增長的同時,麵臨通貨緊縮和就業低迷的奇怪狀況,讓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們匪夷所思。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王建稱之為中國特有的“縮漲”。從經濟學見物不見人的實證手段以及先驗推斷中走出來,人們更是發現所謂的中國特色不過是自上而下的對於高增長本身的癡迷,呈現出全社會將手段異化為目的的荒唐,從根本上有意無意忽略或者蔑視經濟增長的目的到底是什麽的原則性問題。相應的,就有了楊帆所謂“市場教條主義”的橫行霸道,委府連就業的經濟和社會乃至政治責任也推卸得一幹二淨,全部交給了事實上並不存在的市場(實際上不過是由家庭組成的民間社會),也因此導致了社會動蕩可能性的急遽攀升。

在如此情勢裏,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接受教育,都麵臨著無法回避的就業難題。今年,國內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首度出現負增長,調查結果顯示其原因在於,一方麵高等教育成為吸血鬼讓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堪重負,研究生教育收費這種表麵上看未可厚非的市場化舉措,實際上變成了公權力搜刮民脂民膏的荼毒;另一方麵,以往認為研究生曆程會緩解就業難題來臨時刻的看法不過自欺欺人,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就業形勢之惡劣也水漲船高,在研究生教育的時光裏,伴隨而至的卻是就業機會的進一步消失。於是乎,人們放棄了研究生學曆崇拜,忙不迭地在本科之際對就業不擇手段。

在國內的高等教育尚且如此,完全西化的西方教育離中國社會更是有著十萬八千裏的差距。以我在國外與中國留學生打交道的經曆看,幾乎所有在國外待上超過兩年的中國留學生都認為,如果回國,隻能像傻子一樣,比如連過馬路都不會了(在西方國家過馬路時機動車必定停下來禮讓行人),與國內的現實生活徹底脫節,雖然在國外也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可回購也成為異類,變成不倫不類的邊緣人。

大規模回國的留學生潮流,已經讓中國社會從1980年代追捧留學生的熱情當中迅速冷卻下來,各地委府為了吸引人才而曾經出台過的針對海外回國創業和就業人員的優惠措施也無聲無息地變卦消弭,讓全世界都領略到中國公信力的蕩然無存,或者說,衙門就是最無恥可最強悍的騙子。

而國外留學經曆並不能使就業者增加日常社會生活曆練,西方在方法論上的執拗在中國實際運轉之中缺乏圓通潤滑而勢必等而下之。如此,出現了日益龐大的海歸、海待、海苟群體,其能夠取得的就業待遇一落千丈,使得幾番挫折之後,回國留學生們的報酬預期也隨之暴跌,擁有國外碩士學位者在北京勞動力市場上的報價到了1500元錢。這應該也算是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了。真不知道我們對此應該是喜是悲。

如此,是否出國留學,再一次成為人們激烈爭論的焦點問題。

可從國際教育展上我們看到的情況還是,人們對出國抱著極大的熱情,甚至不惜花費巨資,也要將孩子送往國外,接受西方教育。

而西方人也樂得接納具有著學而優則仕傳統的中國人舉著白花花銀兩的投懷送抱,逐漸加大在中國吸引留學生宣傳推廣運作的力度。中國社會每年以數百億美元的規模,向國際上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機構大把大把地奉送著血汗錢。

這很奇怪吧?人們不願意在國內接受研究生教育,要趕早找工作,解決就業難題;可卻對國外留學趨之若騖,不惜投入幾乎能夠達到傾家蕩產地步的資金,讓孩子到國外給洋鬼子三叩九拜,實踐在西方社會當國內認為碎催那種端盤子刷廁所之類的下三爛打工生涯。

怎麽也沒人出來管管,這些個家長情願把錢給了忘我之心不死的洋鬼子,卻舍不得為振作內需做點子貢獻、任憑高等教育張開血盆大口侵吞社會財富而忍氣吞聲,接受了黨國教育這麽多年,愛國主義、講奉獻等等八卦覺悟都到哪兒去了?什麽素質?

我在央視的同事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有關中國事務的內容。

2007年02月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00北京時間 04:0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人才流失為“全球之冠”

不少中國留學生學成之後留在國外

(何必注,略。)

這BBC也是,在中國大陸也有著自己的網站,可那上麵根本就看不到如許內容,非得讓我那個很勤奮的同事小王忙不迭地從大洋彼岸不住地給我發這類內容,還經常被這邊阻隔掉一些敏感文字,隻能轉換為圖形文件再發給我,以規避中國官方的阻撓。

就像米國人所辦的華爾街日報同樣的題材能夠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炒、有時一模一樣的文字竟然能夠在不同日子裏發布多次那樣,英國BBC也逮著了這麽個題材繼續念叨個不停。

2007年02月2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32北京時間 00:3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在海外的人才流失

(何必注,略。)

那些呆在國外的人將成為中國的窗口:吸引更多的投資、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新觀念,這在將來的歲月裏會大大有助於中國。

大概是在7、8年前,我就曾經專門分析過留學狀況。從國際上看,日本是對留學采取嚴格控製的國家,那裏都是先由企業招聘員工,然後企業將員工送到國外留學,並且簽訂合同,在國外滯留不歸將承擔責任;印度對其國民到國外留學采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基本上放任自流。而中國當時介乎於二者之間,由於有著不少公費留學人員,因此國家對這部分人的去向有著政策上的規製。

但眾所周知,一方麵,能夠取得公費留學資格者絕非善碴兒窩囊之輩,通常情況下都是貪官汙吏們的子女,這些人對公共利益的侵占使得公費留學的公平性基本不存在;另一方麵,中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狀況比比皆是,太多拿著國家(實際上是納稅人)的錢到國外留學的男男女女們,學成之後選擇了滯留國外,並且任何賠償或者補償責任都不存在,由於其中涉及到大量委府高官,因此中國公費留學派出機構對此也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國有資產就這麽被霸占,使得中國的公費留學成為權貴們揮金如土的一場盛宴。

於是,中國官方采取了欺騙路數。最典型的就是將西方發達國家作為國際義務援助發展中國家項目中的資助留學資金據為己有,在手法上選擇了讓留學者自掏腰包,但到了資助國留學時卻不允許對外聲張,隻能打掉牙齒往肚子裏咽,對外還要說是中國官方將發達國家提供的留學經費悉數轉交給了留學生,而因此還要承受接受資助者不允許打工等限製。中國官方借此將國際援助中飽私囊,將所有困難都讓留學生去承擔。這種事例,從中國教育部所掌管的國際留學基金會賬戶上、以及發達國家援助項目對象那裏很容易了解到。

就這麽個爛國家,還指望著那些留學生能夠什麽報效祖國?

而且,隨著委府責任的逐漸放逐,對於公費留學的投入和管理也日趨懈怠,到現在基本上完全成為了官場自娛自樂遊戲的腐敗領地,於其他所有國民再無瓜葛。

於是,曾經火爆一時的公費出國留學熱潮,顯著地變化為以家庭和個人出資的留學風尚。這應該也是剝去中國社會所謂“公”的溫情脈脈的麵具、還原事務或許醜陋但卻具有冷冰冰的真實本質的一種結局。

我曾經就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情況寫過不少文字。咱們還是別拘泥於甕中之鱉,別秀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便知天下事、閉門造車想當然推測國外狀況,最好還是有過些許國外生活經曆,再來探討是否該到國外留學的事情。

我的結論是,首先,出國留學是應該的。中國的高等教育逐漸被全世界所不齒。人們驚歎到,連韓國都對中國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另眼看待,就能夠印證中國流水線上製造的假冒偽劣產品已經到了什麽樣的邊緣化垃圾化程度了。我曾經寫過中國盛產一本書博士的現象。雖然出於國際交往考慮,有些西方國家采取在政策上承認中國高等院校學曆的策略,但這種政策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隻不過是一紙空文。中國的大學生們在國際上被嗤之以鼻,這應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因此,具有國際上認可的學曆,對於自身而言是必要的。

其次,我多次說過,具有西方生活經曆,是體會除中國外人類生存規則的重要曆程。實際上,拋開中國官方對於意識形態日益嚴格控製的成分不談,互聯網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條件,在中國也可以獲得國際上最新的信息,可以接受遠程教育,如果單純為了取得國際上認可的學曆,大可不必背井離鄉遠渡重洋。但對於中國人來說,走出中國社會,進入人類社會,體驗別開生麵的大千世界,並對自身進行重新審視和反省,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過程。

再次,除非在中國能夠得到非同一般的待遇(權力、身份、機會、財富、等等),對於絕大多數留學生而言,如果有在國外待下去的可能,定然是不會選擇回國的。

現在熙熙攘攘在招聘會上層層疊疊的海歸們,基本上都是在國外混不下去的主兒,無法在國外獲得起碼的生存資格和條件,

最簡單的,看看隻要有頭有臉的委府官員們,哪個的公子千斤不是在國外?或者拿著國外公民資格回國折騰?因為與中南海對著幹的陳良宇本人,就有25本護照!不信誰膽敢查查,哪個黨政官員沒有外國護照?哪個無官不貪場所裏人模狗樣的主兒的家屬沒在國外?還在1990年代上旬,人家王寶森就弄了22個億,存在哪兒了?日本!(最近哈爾濱那個城區工商銀行行長高山在加拿大露麵,引起了引渡風潮,人們從中知道了他的家屬早就取得了加拿大國籍。一個區區的支行行長都如此作為,甭說其他了吧。)一旦有個風吹草動轉身就跑,被仍在偉大祖國與時俱進的,不還是我們這等沒錢沒權沒勢的天生就是一副倒黴蛋殉葬品貨色之輩?

早年間那部紅極一時的歌劇《紅湖赤衛隊》裏那句台詞怎麽說來著?“人老啦,弦也調不準了!”現如今俺老潘已年近50,而且諸般坎坷也不允許俺對國外月亮圓還是不圓議論紛紛,隻能伴隨著寡廉鮮恥的祖國愛怎怎了。

可咱還是得像周圍人給起的那個綽號那般,做個“新時期的黃埔軍校”或者“出國人員培訓班”,讓周圍的人盡量想著投敵叛國,然後閑寂無聊地自摸自慰著“能出去的都出去吧,四個現代化還是留給老潘之流跟丫挺的幹”。

雖然咱省吃儉用傾家蕩產把家人送出了國,也因為經年累月天各一方而造成家庭分崩離析,到現在已經連續6年見不到兒子,可執迷不悟的俺還是樂此不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