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船稅大幅度增長透視中國社會走向
2007年1月30日
何必
新的車船稅征收標準,國家稅務總局給出的浮動範圍是360元到660元之間,而北京市地稅局透露,會考慮下限360元的稅額標準,雖然是下限標準,但和往年私家車每輛200元相比,漲幅高達80%……(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有關稅的段子是怎麽說來著?
大傻入境某國時,帶了隻鸚鵡。海關人員叫住他說:“先生!你這隻鸚鵡也得付稅金。”“應該付多少啊?”“活的50美元,如果是標本就隻要15美元!”此時聽見那隻鸚鵡嘶啞的叫著:“大傻!千萬別摳門啊!”
另外一個就是很有趣的比喻:皇帝睡覺是國稅,乞丐睡覺是地稅,和老婆睡覺是個人所得稅,和小姨子睡覺是增值稅,和小姐睡覺是印花稅,與情人睡覺是偷稅,有女人不睡是漏稅……
看了要增加車船稅的消息,心裏琢磨,這勢必又會引起一輪新的社會不滿。
前天我寫的“責問14億交通罰款去向當然理直氣壯”貼到網上,可當天就被問及為什麽沒有稿子開了天窗,我到網上看才發現,稿子處於“隱藏”狀態,也就是沒有被刪除,但卻隻有我自己能夠看到,其他任何人都無法閱覽。周一大早就詢問博客中國專欄管理者,被告知現在北京市正在召開那個例行的倆會,上級要求所有涉及這倆玩意兒的評論都不準刊發,也許會議過後才能寬鬆些個。當前對於互聯網的言論封鎖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原本應該是很開放的地界兒,弄得比起傳統媒體還要受管製得多。這也反映出現在的中國社會已經水深火熱到了什麽程度,以及當局是何等小心謹慎如履薄冰。
所以嘛,牽涉到那倆破爛玩意兒的文字,盡量不招惹就是了。還是弄些個別的啥事情來說三道四。
聽聽節目裏那個人模狗樣所謂的專家的說辭,實在令人感覺當今真是要防火防盜防專家,這專家還真是恨人不死,口出狂言說什麽若幹年前製定的征收標準已經根本上人們收入增加的幅度,“所以必須提高”。這種一屁股坐到委府立場上而根本不顧國民死活的態度,很是令人發指。專家置若罔聞的是,20年前中國社會的整體福利水平是什麽樣?社會保障製度是什麽樣?醫療、衛生、住房、養老、就業、教育、安全……是什麽樣?
說到20多年前,也有針對稅收的議論。李成林就談及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分配結構:1•政府財政開支比重增加,2•財政的75-90%依靠稅收,乃再分配的杠杆,3•再分配後最終分配極不平衡;消費結構:1•耐用品、勞務增加,2•購買食物的支出下降,3•貧富間消費構成水平懸殊。(《經濟學文摘》1982•2)薛暮橋則認為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理論問題:1•市場物價,2•勞動工資,3•商品流通,4•財政稅收,5•交通運輸。(《經濟學文摘》1983•3)
那時,中國社會還能夠見到些許公平和正義。按照孫立平的說法,到了1990年代中期,以住房製度改革為分水嶺,如果說這個改革還可以算是好壞參半的話,那麽此後所有的改革都成為利益集團要挾國家綁架公共利益的劫掠。
其實,近來有關通過稅收政策的記述也時不常冒出來。去年8月24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在環境汙染已經把中國推向了全世界議論紛紛並怒發衝冠的境地的背景下,節能降耗就自然提到了當局的議事日程上來。可去年的情況卻是,能耗指標不降反升,給了當局一記響亮的耳光。雖然當局也表示,能耗指標會在此後餘下的四年裏悉數完成,總體上應該能夠達到五年規劃的目標,但考慮到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現狀,以及最高委府對地方委府和企業雙雙失控的情況,完成任務的說辭更像是癡人說夢。
采取所謂的經濟手段進行引導,在市場全方位失靈的情況下到底會有什麽效果,也基本上是人所共知的。
麵對社會上日益強烈的稅收增幅遠遠高於經濟增長幅度(更不用說國民收入增幅)的質疑,上周國家稅務總局出麵表態,解釋這種現象的成因。拐彎抹角說來說去,也沒能拿出來站得住腳的說辭。
去年媒體也在關注,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稱目前不會取消利息稅。他表示,目前居民儲蓄結構中,有錢人的存款遠遠多於普通居民,存錢越多納稅越重,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調節收入分配作用。此外,幾百億元的利息稅主要用到了中低收入者群體生活的改善,兼顧了更大範圍的公平。由於社會保障係統不夠完善,居民對未來預期不確定,不敢花錢,因此無論是否征收利息稅,居民都會把錢存入銀行,利息稅促進消費的政策彈性已經變弱。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也認為,利息稅和個人所得稅一樣不存在取消問題。
這明顯就是個強盜邏輯了。居民儲蓄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社會保障全麵萎縮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的自我保障,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屬於保命錢,針對這部分存款也要收稅,實在是委府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路數。至於說利息稅到底用到了什麽地方,真是鬼知道的事情。在目前連互聯網上的言論都要遭到如此嚴密而淩厲的管製的情況下,公眾的知情權會是什麽樣的狀況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稅收的去向當然就是個謎。說到無論是否有利息稅都無法阻止居民儲蓄,這本來就是折射出中國社會巨大治理頑症,社會保障殘缺不全招致居民儲蓄居高不下,居民儲蓄居高不下倒是成為繼續收取利息稅的理由,這種本末倒置的邏輯實在是中國特色。更何況,在消費不振的當口,稅收政策應該進行調整,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采取減稅的方式來刺激消費,惟獨中國無論經濟好壞,稅收卻一直突飛猛進一路高歌,以超過經濟增長速度100%還要多的幅度增加。對於取消利息稅,那不過是媒體的誤讀而已,實際上,人們所關注的是否減免利息稅,也就是這個稅種是否開征和征收多少的問題,而不是取消的問題。歸結起來,這還是財稅部門為了增加稅收的托詞而已。
具體到車船稅方麵,也表現出新一輪強取豪奪的態勢。原本,針對機動車的養路費之爭,就從來沒有平息消停過。法律上判決要求取消養路費的訴求無效,但已經失去公平性的法律所給出的結論當然不能遏止社會上對於養路費的聲討。交通部把持收費當作部門利益,完全枉顧稅收的二次分配功用,卻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社會的悲哀。
而且,養路費收取固定數額,實際上是鼓勵機動車多上路以分攤固定費用在通勤中的成本比例,客觀上推動了機動車盡量多的使用日益緊缺的道路資源。
而這個車船稅的征收方式與養路費異曲同工,也是在固定數額的方式當中鼓勵盡量多使用,全然不顧這種鼓勵所造成的日趨巨大的外部性的必然結果。
車船稅最低增幅也要達到80%,高限則達到了330%,這是什麽樣的增長幅度,與明搶差不多了吧。
當然,在目前的中國社會,即使采取了燃油稅,也注定不會饒了國民。如果真是到了油價10元/公升的時候,那些呼籲開征燃油稅的人們才會發現,這種蠻不講理當局實在令人手足無措。
我早就說過,中國稅收的增幅不可能降下來,因為委府要維持日趨龐大而且無法削減的行政開支。改革開放後25年裏中國各級委府的行政開支增長了87倍,這曾經讓全社會目瞪口呆。那麽如此巨大的開銷是怎麽花出去的呢?《南方農村報》馮善書發給我一篇文字,大概也很能夠說明問題所在。
推薦閱讀:某貧困縣縣級領導班子的人員構成
(何必注,略。)
有官位就得有為官服務的設備和人員,這些縣太爺們,每人配備一輛專用車輛,配置太低的,領導不坐,一般都是奧迪或者本田這類的車,一輛車最低也要二十多萬。這樣算下來,需要資金一千多萬元。有些縣為縣太爺們配備了高級豪華的轎車,一輛車在百萬元左右,(不包括車輛使用費等等)如果再加上每個縣裏的各個局一把手配備的車輛,那麽,光縣裏的為當官的車輛配備就得要有二三千萬元。(同樣不包括車輛使用費等等)。如果加上車輛使用費等,最低也在二百萬左右。
為縣級幹部配備了車輛,還要配備專職司機,和專職秘書,按每個縣一百人算,光司機工資每月就十萬多元,一年下來就是一百多萬。專職秘書隻有縣級幹部才有,按五十人算,一年下來工資也要六十多萬元。
每個縣級幹部要配備專用通訊設備,而且必須是高級的手機,千兒八百的手機,有失縣級幹部的麵子。每部手機的價格是三千元左右,如果再加上縣裏各個局級幹部配備的手機,全部為縣裏幹部配備的手機就要花費三十多萬元。領導幹部們公務比較煩忙,每個人的手機每月費用二百元到三百元不等,如果按保守的算法,每月的通訊費用,加上領導幹部家中的電話,一個縣裏每年縣太爺們再加上科局長們的通訊費用為五十萬元左右。
領導幹部需要招待上級來人檢查工作,需要和同級之間協調工作。這樣招待費需要大量產生,具體費用實難專門進行統計,不過,我聽說有的一個鄉鎮政府一年的招待費就有幾十萬元,那麽到一個縣來說,一般用於招待的費用可能不會低於數百萬元。
以上所列費用,並不完全,這些費用全部要從財政中出,車輛費用按五年折舊,一年的費用在四百萬元,車輛的油費和修理費一年在二百萬元,為縣太爺們服務人員的工資一年在一百萬元左右,手機的折舊費也按五年算,每年的費用是十二萬元,每年的通訊費用是五十萬元左右,再加上每年的招待費用一百萬元。本人經過初步計算,一個縣裏每年僅以上費用大約在一千萬元左右,還不包括縣太爺們的工資等,這麽大的財政負擔,全部壓在老百姓身上,所以財政赤字,每年都在不斷增加。還要發行國債來解決問題。
本人對鄉鎮的財務狀況不太了解,如果有人了解也可以在後麵續上,通過算賬可以讓人明白,為什麽財政負擔一年比一年重?為什麽稅收增長很快,可是基本上每個縣都在喊叫財政緊張?
中國需要在政治體製上進行改革,需要在公款消費上進行壓縮,這上麵的潛力很大,不能老是壓縮老百姓,不能老是壓縮農民和下崗工人。
這樣,我們就可以明晰,為什麽中國要保持稅收方麵的高速增長。中國的稅負痛苦指數在全世界高居次席,而位於頭牌的法國卻是個高福利國家,我們無論如何不能說,中國大陸的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與法國人相差無幾吧,更不能說,中國的方方麵麵比起位居中國之後的全世界國家都要差強人意吧。
最小資料表明,中國的稅收成本在全世界位列第八,這就是說,在稅收征管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這自然讓人想起,金人慶任稅務總局局座的當口,就成全了全國百萬稅務人員夜以繼日寅吃卯糧隻為了這個局座一個人向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所立下的超額完成稅收任務的軍令狀,加劇橫征暴斂的與時俱進,成全了局座升任財政部一把手的仕途坦蕩。
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2006第47期(12月份出版)登載了湖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田湘波分析稅務腐敗的文章,提及當前中國的稅務腐敗表現在製度設計層麵的缺失、稅務機構設置不科學、稅法體係不健全、稅務稽查無獨立性、監督機製不健全、製度執行層麵存在漏洞、稅收計劃考核體製的缺陷、稅負不均(評稅標準控製在少數人手中)、自由裁量權太大……等等問題。
看到這樣的內容,我們不禁要問,中國稅賦日趨繁重,可這稅務係統卻簡直是一潭渾濁不堪的黑水,納稅人千辛萬苦被強製性收取了不到三年就要翻一番的苛捐雜稅,如何讓我們能夠心安理得服服帖帖?
在中國當個納稅人,心裏實在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