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就這麽糊弄全社會
2007年1月25日
何必
這兩年,被廣告忽悠的人還真不是少數,但今後這些名不符實的藥品廣告日子可就難過了。因為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當家人馮國安說了,對這些藥品的虛假廣告絕不手軟……(略。)
段子說,(何必注,略。)
北京市藥監局一把手的那些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說辭,讓我們聽上去多麽熱血沸騰,真是為了衙門能夠如此八榮八恥仨代表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執政為民而歡欣鼓舞。
本來嘛,作為我們的父母官,就應該為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生活提供保障。早年間,人們就在政府六種職能:指導、管理、服務、協調、監督、保衛。(《文摘報》85•7•18)現在,則更加明確於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當然,對於如此描述,學界還是有著一些爭議,比如公共服務到底是不是政府的職責,就有不同的看法。但那是文人墨客的嚼舌頭,與我們這等水深火熱當中的貧困人群何幹?
這不,在北京市作為製度創新當中所極力標榜的一把手與市民直接對話的那個廣播節目當中,北京市藥監局頭麵人物也大模大樣地坐到了公眾麵前,神乎其神地侃侃而談。
可通看其全部說辭,無非都是老調重彈,沒有任何新意。24小時監控,對虛假廣告絕不手軟,……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讓人感到乏味。
有趣的是,就在北京市藥監局一把手麵對社會慷慨陳辭的同一天,國家藥監局曾經的一把手被上司定了性。新華網北京1月24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監察部關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鄭筱萸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調查情況匯報,對進一步查處案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和政府廉政建設作出了部署。(何必注,略。)
從中,我們看到了無官不貪的景象,更印證了現在這些當官的一個個都是些什麽貨色。還在位子上人模狗樣的,無非是權力鬥爭中保全了既得利益的主兒,簡單地說就是站對了隊,還沒有發生路線上的失誤。外電評論,今年年底將要召開的17大會議之前,全國官僚係統都會出現謹小慎微的局麵,生怕站隊發生錯誤,沒有摸清最高當局的意圖,跟風出現背道而馳,貽誤了仕途的大好前程。
現在越來越被當作耳旁風、失去了當初刮起風暴時讓人耳目一新的審計公報,幾乎每次都會提及我們可愛的藥品監管部門。2006年9月問世的年度審計報告中,就有國家藥監局滯收欠收相關費用1632.66萬元、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辦公室應收未收中藥品種保護年費1480萬元、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部分內設機構收支未納入單位統一核算,形成賬外資產2294.77萬元等等相關內容。而審計風暴之所以迅速失去影響力,主要原因就是你審計你的,我照樣幹我的,自從審計風暴刮起到現在的若幹年裏,從來沒聽說哪個國務院部委局辦的頭麵人物因為這審計報告而丟盔卸甲,更沒有看到這些衙門有所收斂,反而有著愈演愈烈的態勢,給得到國務院保駕護航的李金華及其麾下的審計部門當頭一棒,然後就是接二連三。當然,審計部門內部人員貪贓枉法,更是讓全社會體會到中國的搖搖欲墜。
藥監局自上而下,本身就處於不設防的權力為所欲為狀態。這不,針對藥品頻繁出事的狀況,藥監局又巧立名目展開了新的行動。我在央視的同事從美國給我發來BBC有關中國的相關內容。
2007年01月1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8:40北京時間 16:40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2007年將對全部藥物重新審核
(何必注,略。)
針對藥監局將要展開如此大張旗鼓的重新注冊行動,坊間認為這不過是藥監局係統借著社會恐慌氣氛進行新的設尋租謀取部門私利的又一次壯舉。當權力不受任何約束的時候,如此行動將會產生什麽樣的注冊腐敗,也就可想而知了。
現在的藥品安全狀況已經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程度。因為非典而為全中國所婦孺皆知的鍾南山對此不失時機地發出了警示。網上隨時可以查詢到如此文字。
鍾南山:再過50年,很多人將生不了孩子!
(何必注,略。)
這位非典英雄如果在應對呼吸道傳染病方麵還可以算是個專家,但是到了社會管理方麵,卻犯了看準了病症卻開錯了藥方的中國特色通病。中國的藥品泛濫、抗生素濫用、虛假宣傳成性,是眾所周知的現象。但其解決方法,卻遠遠不是類似藥監局擴權那麽一蹴而就的簡單舉措。從國務院對國家藥監局原一把手的蓋棺定論上,也就知道,中國權力不受約束的政治腐敗,才是中國走向破敗的核心問題。在這種局麵裏,加強藥監局權力,隻能給藥監腐敗錦上添花。
所以,一把手監管失控,這才是導致中國社會險象環生的製度性原因。
有趣的是,就在今天,媒體廣泛報道了如此一個消息。“劉淇:全方位監督一把手 以劉誌華案作警示教育”。(2007年1月25日《北京日報》)【提要】1月24日,北京市紀委第十次全體會議暨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會上強調,圍繞著完成籌辦奧運會決戰之年的任務,大力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切實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抓住劉誌華這個典型案件進行警示教育。
這種說辭也同樣是老生常談。北京市各部門一把手發案率節節攀升,就是權力失控的典型後果。
具體到藥品監管領域,什麽絕不手軟、24小時監控等等,果然就能有所取益?其實,稍微具備一些成年人智力水平者,就知道這純屬無稽之談。坊間早就指出,“齊二藥”假藥事件引起人們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管質疑。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藥監局受理10009種“新藥”申請,而美國FDA僅受理了148種。由於國家規定企業對新藥擁有自主定價權,眾多藥企競相申報“新藥”,以達“包裝翻新”變相漲價的目的。而這些藥品能夠最終上市,都需要藥品注冊部門的審批和通過。因此,不斷斬斷監管部門與市場的利益鏈,類似的假藥事件還會源源不斷。
可坊間終歸是坊間,無法形成對日益臃腫而龐大、為所欲為肆無忌憚的權力的任何製約。所謂依靠自律和自我約束的執政黨糾偏機製,在地方割據和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情況下,早就是虛無飄渺的海市蜃樓,對於治理毫無助益;而法製化進程的倒退,更加劇了政治上的冥頑不靈。
如此,北京市藥監局一把手麵對公眾搖頭晃腦談論新舉措時,沒有任何新意和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轉變為徹頭徹尾的嘩眾取寵和掩耳盜鈴,也就是順理成章的委府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