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使用自備井人口310萬
2006年3月28日
何必
通州區至善家園小區吃的是像黃桃汁一樣的自備井水……(略。)
這是該節目在網上出現的文字,筆者原封不動地將其內容抄錄下來。可細心的人一看就會發現,這個日期上出現了明顯的錯誤。“世界水日”是3月22日,而節目播出時間已經是該日子過去了差不多一周光景,怎麽在導語中還是如此記述呢?雖然在節目播出的導語裏並沒有這樣的日子提法,可記者還是將這樣的內容照方抓藥,懶到了連這麽個導語都不改,也怪不得老潘總是看當今這些年輕記者實在是懶得出奇時目瞪口呆又無可奈何。
這條節目的產生,是3月22日世界水日之前,老潘對主編說可以就這個日子做個節目,反映目前的居民用水狀況,並采訪北京市水務局相關人員,也算是湊個時效性的熱鬧。
如此,“世界水日”中,北京當然可以堂而皇之地談論首都用水狀況、緣由、問題、趨勢,縱橫捭闔說古論今,從潮白河和永定河兩大水係衝擊而成的北京平原、到北京目前的密雲和官廳水庫中隻有前者還能供居民飲用、北京區域當中近百條河流中已經有約2/3被汙染到了無法飲用並使大多數榮幸地獲得了劣五類水質、北京對於水資源的掌控正在引發與兩大水係下遊的河北鄰近處與首都的大規模衝突、奧運水係將導致下遊的鄰居連汙水都無法獲得……可當今的觀眾,對於這些大而化之的題材避猶不及,導致越來越多的電視媒體在被稱之為“萬惡之源”的收視率壓力下不得不跟風媚俗,按照電視的特點,必須關聯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避免宏觀而抽象的念叨。
而僅在該節目中就多次報道包括北京城八區裏不少地方都有水質問題,南城很多使用市政水的居民反映水的硬度太高,燒開後壺壁上會結澱下厚厚的水堿;而海澱區不少地方都采用自備井,甚至一些國字號機構(比如位於頤和園萬壽山後的中國林業科學院)的居民區也是如此,經常由於這些井年久失修而發生問題,或者處於維修狀態致使居民長期無水可用;同樣位於通州區的一個小區,由於自備井水質長期不能達到飲用標準且得不到改善,居民不得不每天使用消防車送來的水,而一旦消防車有任務,居民用水就隻能中斷,這也算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景象了。
隨著該節目動用資源能力的提升、以及節目影響力的擴大,原先根本不會理睬這種節目的水務局方麵對該節目組還是能夠“屈就”。可拍攝回來的質量卻不盡人意,隻能當作備播;記者的素質嚴重影響了製作質量,而強詞奪理的架式更是令人不勝其煩。
北京市自來水集體透露,目前北京使用自備井的地區有大興、順義、平穀、昌平等遠郊,還包括三環四環附近甚至亞運村,都有大量的用戶。眼下水價在漲,這涉及到310多萬人的7000多口自備井的水質問題,需要政府水務部門、開發商、物業公司等多方麵共同努力。水務部門表示,將在2010年讓城鄉人民都用上安全水。自備井水質問題由水務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共同監管,居民如果發現有問題可以向水務部門和當地衛生監督部門舉報。而有些新建小區明明可以接市政水,但開發商卻沒有接而開鑿自備井,由於自備井由物業公司負責,且產權在開發商手上,很容易導致物業糾紛。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建住宅小區的建設上,黑了心的開發商把居民用水也變換成為發財致富的工具,是否接通市政水完全取決於開發商殘存的良知,除此而外沒有其他製約手段。如果開發商不予接通市政水,居民就必須接受使用自備井的事實。
從常理上說,居民飲水涉及到的是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在所有社會事務中理應占據非常首要的位置;作為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職責承擔者的政府,在這方麵應該進行有效的作為,要求開發商必須向居民提供安全達標的飲用水,或者,在自備井狀況普遍不合格的情況下,強製性要求開發商采用市政水,而不能放任自流,聽憑其利用自備井開鑿來牟取利潤並通過占用自備井產權來要挾居民。
可現實情況是,政府水務部門對開發商如此行徑聽之任之無動於衷,導致自備井現象有延綿擴大之勢。
北京現在有310萬人使用自備井,這個人數占到了北京總人口的1/5,大概不能說,這涉及到了幾百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是個小事吧。在北京的人裏,5個人中就有1個存在飲水安全問題,這似乎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人樂觀放心地了卻心事。在偉大祖國的首都,飲水安全涉及人口竟然如此浩浩蕩蕩,居民最基本的生存安全受到時時刻刻的威脅,不能不說是我們社會維係中的閃爍亮點吧。
而官方表態為,自備井水質問題由水務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共同監管,問題就出現於,凡是涉及到了這種共同監管時,保準是形同無人監管,各部門間踢皮球敷衍塞責的情形是少不了的;出現了飲用水問題,可以向水務部門和當地衛生部門舉報,但是,舉報的後果能如何呢?由於開發商沒有申請使用市政水,所以這些問題的產生責任也就與政府無關了,言下之意,居民飲水安全問題並不是政府的責任,開發商必須申請使用市政水,才可以讓居民的飲水安全得以部分解決(之所以說“部分”,原因就在於現在很多城區市政水的水質也照樣不達標,前麵所指南城水堿嚴重現象就是例證);“北京目前用水比較緊張,需要一定的時間”,這種說法何其熟悉,碰到什麽事,官府衙門哪個不是采用這套說辭來搪塞?別著急,慢慢來,凡事都要有個過程,很多問題都是改革進程中必然出現的,是我們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居民由於飲水安全而發生的成本甚至健康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恐慌乃至對於政府公信力信任度的劇烈快速而大幅度下降,也是“必須的代價”了,是不會有人為此擔責的;2010年就可以讓城鄉人民都用上安全水,所以嘛,政府還是很有效率的,不就還那麽幾年嘛,怕什麽?至於這幾年當中居民繼續動用消防車、使用純淨水、采用淨化設備等方麵的開支,以及人們體質無可挽回的破壞與跌落,隻能是誰趕上誰倒黴了;而且,不還有南水北調嗎?那時將使問題得到根本性緩解。可南水北調的總量才有多少?充其量也就解決不足百萬人的飲水問題,而從南水北調開工到現在,北京市的總人口已經增加了百萬人口,外來人員已經有350萬人,這個數目還在繼續上升著,因此,南水北調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北京飲水困難還是個引發爭議之問題,說屆時就可以“逐步取代自備井”(多麽富有外交素養的用詞“逐步”,這就暗示著,即使是沒在可望的未來告別自備井也不是政府承諾的違反或損毀),是可以指望的嗎?
連飲水安全這麽個不能不說涉及到生存基本條件的問題在首都都是如此情狀,說生存質量日益惡劣,似乎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