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東風本田CR-V事件的價值

(2023-01-12 01:52:20) 下一個

東風本田CR-V事件的價值

                                  2007年1月8日

何必

東風本田思威車終於被召回……(略。)

多麽熱鬧的過程。這次事件從2005年11月出現在網上的發軔者的帖子開始,曆經一年多的光景,終於算是有了個眉目。

其實,該節目一直關注東風本田CR-V這件事。2006年11月12日的節目報道,北京的一些東風本田CR-V汽車出現了尾部下沉的問題。(何必注,略。)

姑且也不去理會從11月11日到12月28日是否走向一個月之內,反正如今委府的公信力依然被徹底損毀,基本上就是個扯淡。而東風本田方麵態度的變化,從前後這兩個節目中就一目了然。

對此,我們能夠說些什麽呢?

人們早就傳說,東風與跨國公司沒完沒了的合資實際上就是同床異夢,日本人根本上就是借助東風完成自身的地盤擴充,並把中國的國有資產據為己有。

當改革開放變成了一場賤賣乃至白白把國民財富向外國人拱手相讓的斷子絕孫行徑之後,我們看到的隻能是斷壁殘垣的破爛山河。去年8月7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可從東風本田事件當中,我們卻高興不起來。能夠看到的是,無論是東風、還是本田,都對消費者采取了麻木不仁甚至敵視鎮壓的態度,強詞奪理一拖再拖。在國際上公認的作為微笑曲線嘴角上很是具備獲取利潤能力的售後服務方麵,中外資本聯手演出了如此一幕寡廉鮮恥肮髒齷齪的把戲,實在讓人領略到了中國對待FDI方麵數量向質量轉變的可喜成果。

更可怕的是,整個東風本田CR-V事件當中,我們根本就見不到公權力的影子,消費者站在對抗強勢資本權力的最前沿,在強大的資本勢力麵前憑借著一個個的弱不禁風的血肉之軀進行著自身權利的主張,而作為市場監管者的政府部門卻無動於衷,任憑東風本田方麵對消費者的蹂躪折磨侮辱欺詐,把整個事件演變成為公權力在客觀上與資本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對消費者的拖延欺瞞。最終,還是東風本田出麵要請國家質檢總局發出召回通知。如果東風本田不對質檢總局發出如此信息,消費者注定沒有現在的彈冠相慶,還不知道要激化到什麽程度。

消費者自發的結盟行動,將由於其組織化傾向,為當局所忌憚。東風本田CR-V事件中的消費者群起而攻之,隻不過是個偶然的成功,注定不會被當局的許可和默認,更不用說推廣了。目前衙門對社會上廣泛存在並逐漸擴散的群體性事件的防範,比起1949年以來任何時候都要嚴厲。畢竟,能夠擊鼓傳花般地將火藥桶引爆時間推遲,是改革開放、特別是1989年之後曆屆委府的最大訴求。因此,東風本田CR-V事件的示範意義本身就是非常脆弱的,由於當局對此的噤若寒蟬而是不可複製的。結果就是,當局不管,還不準消費者自己來管。

於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納稅人所承受的苛捐雜稅越來越多,但所能夠享受的公共服務卻越來越少,消費者不得不形單影隻麵對強悍的具有委府背景和支持的企業霸權,而委府卻悍然與資本坐在了一個板凳上。

我們當然知道,現在的政績考量體係當中,根本沒有什麽消費者權益保護,倒是有很多諸如GDP增長、招商引資數量等等顯而易見引導委府和資本成為聯盟的製度設計-實行的原則,導致企業霸權情形愈演愈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