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型征稅又是新一輪的掠奪
2006年12月20日
何必
建設部負責人聲稱,可能對大戶型住房收稅……(略。)
最近,我收到博客中國專欄副主編的郵件,命我參加將於12月30日召開的研討會,主題是“中國房價改革與國民經濟問題”。我不知道明年1月1日就要改版、每天直播時間從現在的30分鍾延長到50分鍾的《首都經濟報道》是否能夠允許我在這個研討會召開的那個周末正常休息,因而到現在也沒有回複;不過,倒是可以針對如此事由寫點子什麽,提交給這位副主編,也算是提前交差。
這樣的消息,在當今宏觀調控當中政策像不要錢的垃圾廢紙一般層出不窮之際,並不會讓人很驚訝。媒體對於這類政策思路的關注和討論也不會改變公共政策的走向,隻不過是在劫掠當中的一絲隔靴搔癢而已。媒體上相關評論或者分析倒是不少,比如“對大戶型征稅是向百姓傷口撒鹽”、“住房保有環節征稅的實質公平(按照建築麵積征稅可避免實質性不公、短期內會刺激大戶型住房的價格、還需要通過增加土地供給加快商品房建設速度)”、“專家認為對逾200平米住房征持有稅更合理”、“向大戶型住房征稅等於鼓勵與父母分居”……
顯而易見的是,此輪針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當中,別出心裁的舉措就是類似就業領域裏的4050那般的所謂的9070,就是90平米的住房要占到建設總麵積的70%以上。現在,建設部幹脆要出台政策,通過稅收工具來壓迫超過90平米的住房消費,對住房麵積偏大的消費者征收不動產保有稅。
可是,如果真是到了三代甚至四世同堂,這種對穩定作為中國社會最核心的組織形式的家庭有著舉世公認作用的方式,卻遭遇到了如此政策的抵製和遏止,所謂孝敬老人贍養父母,在如此製度設計下就成為不可能;同時,這也極大地妨礙了兄弟姐妹其樂融融共同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通道,強迫住房消費者必須分散居住,不能購買能夠裝進更多人的大戶型,使得家族和諧共存成為泡影。
這一輪宏觀調控實施已經頗有時日了,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什麽呢?最新的數據顯示,北京市的房價依舊已兩位數的速度上升,央視對此也無可奈何地評論到,任憑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一個勁出台,北京的房價根本不為所動,繼續保持著上漲的態勢。
現在,除了隨著陳良宇去職之後房價有所下降的上海之外,全國其他城市的住房價格都保持著上升的勢頭。
雖然,按照夏業良等一係列人的說法,其中有著真實有效需求的成分,並將繼續維持價格攀升的態勢,不過,最近的情況也表明,除了真實需求之外,還有其他的成分在起作用。
最新的資料顯示,最高委府出台旨在抑製外資進入國內房地產領域炒作的政策,基本上沒有起到作用。這種政策繼續著中國特色的以強淩弱的傳統,更多地屏蔽了外國人中作為個人的住房消費者在中國的購房意願,卻對國際大型房地產投資者毫發無損。四季度,進入中國的外國房地產投資企業的數量不減反增,並且采取包括獨資、合資、購並等日益多樣化的方式,繞過政策壁壘,大舉進入中國內地。
同時,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也給極大地刺激了房地產價格的攀升。伴隨著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國際資本加快進入中國,並且進到了價格飛速上漲的房地產領域,謀求在房地產和匯率兩個領域的雙重套現贏利。
與此對應的是,國際經濟的走軟。5月17日《華盛頓觀察》報道,馬裏蘭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彼得•莫裏奇表示,“目前美國油價的持續上升是永久性的,它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結束房地產業生意興隆的現狀,打擊美國的零售業,從而整體上減緩美國經濟發展的腳步。更重要的是,高油價對於美國消費者的打擊將是長期的,這種趨勢很可能會持續一兩年時間。”6月28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披露,近期美聯儲第17次加息的預期已經達到沸點,同時也揭開了美國經濟增速可能放緩的序幕。(何必注,略。)
G7會議聲明呼籲中國及亞洲多個開發中國家應允許貨幣升值以及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增強了人們對全球經濟轉好的信心,但美國經濟學家羅奇認為,雖然如此,美元仍不會逃脫下跌命運,未來兩年內跌幅可能達到10%~15%。而美元匯價走貶,使得房地產市場投資趨緩,再加上亞洲內需漸強,將可望使全球貿易失衡狀況與投資熱潮不平衡情形獲得改善。
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今年中期在新加坡所預言的美國房地產價格將會下跌,沒到年底就兌現了,並引發美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低迷周期。由此,更加劇了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壓力。剛剛離去的美國財長鮑爾森所率領的豪華陣容,對於坊間所認為的貿易失衡、匯率問題和知識產權三大頑症並沒有更多涉及,卻將目光盯在了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經濟發展模式上,讓一向對主權異常敏感的中國人好不難受。
國際上對於現在中國房地產的熱浪滾滾,比之於廣場協議之前的日本,紛紛猜測,如果中國按照目前的開放態勢徹底放開資本賬戶,並且在國際壓力下將人民幣大幅度升值,是否會重蹈日本的覆轍,進入一個長期的經濟萎靡不振的陷阱。近來,日本人驚恐地發現,隨著產業大規模外移,日本的中產階級正在迅速分化,產生著嚴重的貧富差距,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產階級除了一部分步入富裕階層外,大部分人淪為貧民。
盡管作為西歐國家中最為專製的法國人發出了中產階級要在公共政策當中產生更大影響、發揮更大作用的聲音不絕於耳,但從全世界的情況看,中產階級的狀況並不令人樂觀。
而當中國人津津樂道於自己的中產階級正在形成規模之際,人們卻發現,委府憑借著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力量,起到著狙擊手的作用,彈無虛發地消滅著一個又一個剛剛自以為是的中產階級分子們,把他們從小資、波波之類的族群當中高位套牢,讓其堅定不移地淪為房奴(當然,還有新三座大山裏的其他)。
到現在人們發現,所謂的宏觀調控,演變為對國民的又一次鐵麵無私的掠奪。委府出台的所有針對房地產價格的調控措施,並沒有提高任何社會福利,卻極大地提升了交易成本,而且,這種交易成本的增加值最終還是由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負擔。用稅收來製約住房需求,阻止了大多數國民的住房消費,將其置於望房興歎的窘境;而稅負的增加,對房地產價格的剛性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成為房地產漲價的幫凶乃至急先鋒。
作為全世界稅負痛苦指數高舉第二的國家,中國當今的稅可謂是水漲船高,以至於人們完全改變了國民黨稅多共產黨會多的印象。而稅負的增加並沒有使國民福利水平得到任何提升,反而卻成全著委府權力擴充而責任免除的趨勢。
由於國際上流行的CPI中不包含房價和股價,因此當今中國的物價指數變化中也沒有發瘋似的房地產和股市價格的變化,給宏觀經濟當中有關通貨膨脹的計量帶來了盡人皆知的皇帝新裝。
勿庸置疑的是,國際上不動產保有稅是個普遍現象,中國開征如此稅種也大勢所趨,可我們的情況與國際大不相同的是,中國的稅負原本已經高到了抑製社會生活的地步。同時,如果與國際接軌,那麽無論是經濟學理論上,還是各國的實踐當中,在消費低迷之際,都會采取減稅的措施,以提振消費。可中國的情況卻是,無論是在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之時,還是在緊縮型政策當口,擴大稅收卻是一成不變的法則,成為舉世罕見的苛捐雜稅目不暇接的偉大國度。
人們還記得,易憲容、謝國忠在2004年就發出過警惕房地產領域裏的泡沫的呼喊,但卻被房地產瘋漲所淹沒。最近,許小年又出來聲音,明年起中國的房地產將持續有五年的熊市,而謝國忠則警告2008年後拐點勢必呈現。
央行對此也如履薄冰,試圖再度提高還貸比例、縮短還貸周期,保持金融穩定,將房地產消費貸款的風險轉嫁給消費者,繼續包賺不賠的生意。
即使委府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的目的全然不是降低房價,隻不過是抑製過快上漲的勢頭,但既然是泡沫,就會有破碎的時候。屆時,被拖入泥潭的中國的金融,會把整個社會弄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