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國有銀行如此欺辱員工
2006年12月9日
何必
市發改委與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日前聯合簽定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合作協議書”……(略。)
這是該節目中所謂的【資訊速遞】板塊中的一則消息,顯然是個正麵宣傳,屬於軟廣告之類的內容。
如此的消息,涉及到了北京市衙門、銀行,所指向的則是中小企業。
現在,涉及到中小企業的內容,都是媒體熱炒的,這一方麵符合最高委府的精神(當然,是否為各地委府所認可則另當別論),另一方麵,更是諸多衙門和機構借此進行自我炒作的題材。
其實,我們看到的是,與改革開放初期不同的是,中小企業麵臨著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創業和運營成本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向行政權力賄賂的費用,已經壓得中小企業喘不過氣來。甚至有人做測算認為,現在中小企業所必須的運營開支是以往的數十倍乃至上百倍。而這,也正是媒體廣泛關注的類似中國個體戶總量迅速下降的製度性原因。而這種投資環境的惡劣,體現出中國整體形勢的日趨嚴峻。
最高委府倒是從來都對發展中小企業一直保持讚許和支持的態度。這種姿態即使是在出台的一些禁令當中也還是網開一麵。6月15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從中可以看到,盡管最高委府對經濟過熱憂心忡忡,但還是要對中小企業采取政策性優惠。這當然也反映出,中國中小企業狀況的不佳。
具體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國家發改委經濟體製改革綜合司副司長徐善長稱,融資困境仍是製約非公經濟及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據去年對20個省的抽樣調查,民間融資規模平均指數為28.7%,規模接近正規金融融資的三成,約8000億元左右,但中國人民銀行推算約處於9500億元水平。
中小企業融資難,涉及到了非常廣泛的內容。中國對所謂的非法的、地下的金融采取千刀萬剮的姿態,央視《經濟半小時》在其曾經每次重複播出宣傳片中,就選取了“打擊地下金融取得了重大成果”這樣的記者在現場的表述,表現出媒體對此幾乎眾口一詞的姿態。
其實,2002年在央視我所做演播室節目中,溫鐵軍就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直指對中小金融的打壓政策,並指出,大型銀行對中小企業服務本身就是非常不經濟的。在同樣的節目中其他篇幅裏,樊綱也從另外的題目和角度談及了基本相同的觀點,即中小企業需要的是規模與之匹配的中小金融的服務。
中國的大型銀行現在越來越被看作是中國繁榮的標誌。8月10日快訊,(何必注,略。)
我實在對很多洋鬼子對中國的分析嗤之以鼻。他們利用中國官方的數據(當然,其他準確的數據更是無從得知)來從表麵上對中國說三道四。這些往往都是聽起來熱鬧而振奮,可對中國特色了解的偏頗,則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中國大型銀行果然那麽值得我們沾沾自喜?媒體報道,銀行業新增不良貸款仍不容樂觀。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5月舉行了我國規模最大的商業性不良資產推介會。據了解,2005年6月,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中國工商銀行17個資產包,涉及本金2570億元;同時該公司還竟得了中國銀行7個資產包,涉及金額90億元。此前的數據顯示,2004年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增加400多億元,2005年由於國家對房地產投資和出口結構進行了必要的調整,部分企業效益明顯下滑,估計不良貸款又將新增300多億元。中國銀行新增不良貸款狀況仍讓人擔憂。
雖然,這兩天央行副行長唐雙寧公開表示,中國的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已經下降到了個位數,但社會上對於如此卻采取了無所謂的態度,畢竟,中國沒有獨立的央行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且,中國官方的數據造假也舉世聞名。
今年很大的一件事,就是安永針對中國的分析遭到中國官方的強烈指責。但即使是國內媒體,對安永風波也有著不同的解讀。“安永事件”為中國銀行業敲響警鍾。安永稱中國商業銀行潛在不良貸款高達9110億美元,引來央行嚴厲駁斥。隨即安永收回報告,並向央行道歉。由於相當多銀行不願公布年度報告和財務報表,即使有所披露,也側重於已改良和達標的指標,某些銀行還會使用會計手段粉飾財務數字,因此境外機構不願信任官方統計數字,要自己算帳。“安永事件”從另一個角度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在全球化市場經濟下,公司治理透明度至關重要,直接關係投資者信心和銀行信譽。
今年,中工建IPO的成功,似乎成了中國金融健康的表征。而12月8日媒體報道央行發布金融報告認為,應該預警房價出現下跌並拖累銀行導致經濟崩盤的消息,也讓人們頓時失去了中國大型銀行安全性的樂觀座標。這些報道的彼此矛盾,實在令人眼花繚亂又無所適從。
其實,抽象的財務報表和分析報告讓人們很是陌生。對於中國的大型銀行,更可以從其具體的日常行為當中看到本質。
一個長期隻在網絡上交往的網友給我發來了這些天網上流傳的一個帖子。既然在網絡上流傳,我也就不對其內容進行任何保護性修飾,全文抄錄如下。
中國銀行強迫我們簽下薪酬協議,發貼為我們的同事鳴不平! 上市後的中國銀行強迫員工簽下工資協議:
(何必注,略。)
這就是被我們寄與厚望的中國的大型國有銀行的表現。我此前寫過的涉及到這類銀行的說辭,網絡上不少銀行職工留言,敘述各自在工作時飽受蹂躪的遭遇,指責我對銀行的非議並沒有區分開銀行領導與普通員工。
確實,在當今中國依然盛行的先生產後生活、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主權高於人權等等一係列本末倒置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企業霸權得到了強化並固化,員工更加淪為被魚肉的角色。雖然,我不否認壟斷行業裏全員尋租現象的存在,但是,如果到了壟斷領域內部,還是能夠非常輕而易舉地區分出,誰是強者,誰是弱者。而中國自上而下的以強淩弱在各行各業的存在和表現,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