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正在錯誤之路上奔向黃泉
2006年11月29日
何必
車展結束了,車展中有92種新車型亮相……而前一段時間,中國質量協會調查顯示,新車故障次數再2006年明顯上升,用戶抱怨率也從去年的21.1%上升到29%……(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熱鬧非凡的2006年北京車展終於拉上了帷幕。這次車展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國內外媒體對此展開了新聞爭奪戰,搜腸刮肚使出吃奶的力氣尋找各自的視角試圖進行別開生麵的報道。國內媒體更是一窩蜂地衝向車展,以娛記狗仔般的手段、報複、宗旨和德行,潑婦饒舌似的對這屆車展進行蒼蠅追逐出現縫隙的臭雞蛋式描述。
而媒體在針對車展的報道上漏洞百出。11月28日央視早間新聞點評車展時,報道本屆車展共有觀眾近60萬人,門票價格有100元和50元兩種,並大言不慚地口口聲聲門票總收入達到1300萬元!
即使全部按照人均50元的門票價格計算,近60萬人也會有近3000萬元的門票收入,這種連小學生都能夠進行的計算,堂堂國家最高級最霸權的電視台竟然出現如此謬誤,真不愧為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真不知道這種滑稽到了極點的失誤,是怎麽經過了記者、編輯、主編、導播、主持人、製片人、頻道審片等等多重環節,而居然沒有被發現,理直氣壯地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恬不知恥地發布。
這不過是央視每天節目中令人啼笑皆非的多種謬誤當中的滄海一粟。在這個意義上,如果說央視就是全中國最大的傻瓜或者騙子,也未嚐不可。
即使如此,人們還是通過媒體得知,所謂的A級車展充其量不過是中國人自娛自樂自摸自慰的路數,任憑什麽與國際接軌當中的貨色,隻要進了中國,就立馬被中國特色這個大染缸所汙濁浸淫,變成了別有洞天的風味。雖然有著巨大的門票收入,以及每平方米350美元的場地租賃價格,但卻還是攔不住舉辦方惟利是圖將孔方兄當作親爹娘叩拜的思路和架式,把個所謂A級車展活生生變成一個農貿市場,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現在能夠慶幸的就是沒有出現什麽安全事件,真要是發生比如2003年春節密雲燈會踩踏事故,將會是什麽樣的狀況,或者出現火災,那麽注定會有克拉瑪依電影院中“讓領導先走!”的命令,以及“讓外賓先走”之類的華人與狗同類的狼心狗肺的應急對策。
當然,車展場地周邊停車費幾乎全線亂套,也構成了這個A級車展的花絮,告知人們,無論何時也不要忘記腳下這片無法無天時時刻刻張開血盆大口吞噬財富和生命的中國。
該節目對車展期間國展周邊停車費現象進行過多次報道,而我都懶得就此再說點子什麽了。
該節目也派出記者和主播到車展上湊熱鬧,車展期間每天都有相關內容,說得口幹舌燥理屈詞窮,但圍繞著車展的消息還是源源不斷,但卻了無新意,在節目後麵的點評時大規模語塞。
其實,這無非是宣傳上的控製導致的問題。真實的情況卻遠非無話可說。
新車上市,成為本屆車展的最大亮點。媒體發現,所謂自主品牌紮堆推出的同時,卻有著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全方位的差距,而這種差距並沒有因為中國在汽車製造業上的遍地開花而有所縮減,而中國各地競相把汽車當作各自支柱產業的路數,導致了大規模的重複投資和資源浪費,更為凶險的就是這種作坊式的經濟發展思路形成了各地閉關自守的藩鎮割據態勢。
媒體對於中國的汽車所成就的輝煌讚不絕口。8月2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與此幾乎同時,國內媒體也欲說還休地報道了在德國車展上,中國汽車在質量檢測當中得分接近於零,並且遭到國際同行和媒體眾口一詞的嬉笑怒罵的消息,讓我們充分領略到,中國的汽車到底是些個什麽檔次,以及在把生命當作兒戲的中國,任何產品都會把安全視若無睹。
同時,我們也能夠體會到,中國官方動用大量的資源,以行政手段推進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心思。8月18日快訊,(何必注,略。)
而國際汽車巨頭已然占據中國汽車產業半壁江山的狀況也凸顯出與時俱進的賣國求榮。7月12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針對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份額占有情況進行了分析。在中國設立汽車廠的國外汽車巨頭於7月11日集體交出中國業務的成績單。(何必注,略。)
新一屆委府親政時,信誓旦旦要“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上的基礎性作用”,但經曆了真刀真槍的實戰演練後,發現最經濟(但卻遠非最法製、遑論更法治)的路數還是利用行政權力。舉世公認的類似底特律之類的國際汽車基地,從來都不是靠政府規劃出來的,而是依據時光和民間自由選擇,才成就了全世界星羅棋布的汽車基地。政府是否授予什麽稱號,與是否能夠成為汽車基地素無瓜葛幹係。但在中國卻還得由政府包打天下。
在步履蹣跚而且時不我待地從步行和自行車時代進入汽車社會當口,我們看到中國隻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轉變。其中所出現的假模假式的井噴讓國人樂不可支,並且勾引來太多的成分忙不迭一頭撞入道中渾水摸魚。8月10日快訊,(何必注,略。)
這種跑馬占地、借助汽車業的瘋狂增長的態勢完成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的路數,讓我們既心驚肉跳又屢見不鮮。
但現實情況是,國內的汽車市場畢竟隻有些許時間,根本沒有歲月的磨礪。於是,中國汽車又開始了向國際市場的征程,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式的瘋狂,試圖用中國特色進行國際性的洗劫。8月9日快訊,(何必注,略。)
這種狀況並非僅僅存在於奇瑞,事實上,幾乎所有試圖將產品銷往國外的中國汽車商商都經曆過如此的慘痛。4月24日快訊分析認為,(何必注,略。)
這種評論看上去頗有道理,可卻對問題的實質閉口不談。中國各地爭先恐後地上馬汽車製造業,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場新的災難。
在國際媒體別有用心地聲稱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之際,卻有意無意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那就是中國特色。按照溫鐵軍的話說,中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人地關係緊張。國土麵積中隻有1/7適於人類居住,而且也必須要在如此麵積上維持種植業來供養全部人口,在這方麵中國比印度的可耕地狀況要嚴峻得多。
而大力發展汽車業,喜不自勝地宣稱中國已經進入了汽車社會,在本屆車展上歡天喜地嚷嚷新車型的大規模麵世,卻無視中國進入汽車時代和私家車泛濫對於平原土地資源的嚴重侵蝕損毀。汽車的行駛、存放、交易、維修等等,都耗費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
國際汽車巨頭紛紛搶攤中國大陸攻城略地,對未來中國的汽車市場饞涎欲滴,並且枉顧中國的基本國情,對汽車時代對人口密集並且封建專製的中國所造成的危險隻字不提,這原本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指望跨國公司具備天然的道德優越性。最近媒體爆出在中國的跨國公司已經超越了為中國的貪官汙吏泡妞嫖娼買單的境地,而達到了直接為無官不貪的中國官場拉皮條介紹妓女的地步,我們也就知道跨國公司在中國都幹著些什麽勾當了。如此,讓跨國公司能夠麵對中國人的現實困境而放下屠刀,這不過是癡心妄想。
中國人自己還是為進入汽車社會歌功頌德,官方對以汽車消費來拉動或者稱之為振作內需不遺餘力;媒體千篇一律地對本屆車展上此起彼伏的新車型褒揚不絕,出現了媒體麵對汽車社會之際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方麵的集體失語。
這樣,就形成了官商勾結、官產學媒共同營造的繁榮幻象,放逐道德倫常的景象。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中國該不該進入、而是能不能進入汽車社會的問題。但是,對此我們又能怎麽辦呢?
有趣的是,上海一汽新推出的車型,被命名為“榮威”,意在光榮威力。但在英語國家媒體報道時,按照其中文發音在英語裏的諧音,開玩笑成了WRONG WAY——錯誤之路。
在這種玩笑背後,我們是否也該思考,中國的汽車產業乃至汽車社會,正在一條萬劫不複的錯誤之路上奔向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