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亞洲杯:看不懂就不看

(2022-12-10 13:12:26) 下一個

亞洲杯:看不懂就不看

                               2004年7月

何必

2:2。

亞洲杯揭幕戰就這麽收場了。

在上半場中國隊似乎沒睡醒般地被巴林挑進帶有些羞辱性的球後,中場時阿裏汗也許又在得意地布置著新的戰術安排並調兵遣將,下半時一開場,中國隊像注射了嗎啡一般,由於李宵鵬意外受傷而臨時被替換上場的邵佳一靈光乍現,在中場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製造了些許絕佳的機會,使中國隊在短短十幾分鍾內把比分反超。這時,隨著上場不久的邵佳一再度下場這個匪夷所思的換人,中國隊也隨之再度進入夢遊狀態中,保住比分的努力還是在終場前禁區前防守中同樣匪夷所思的低級失誤而給了對手扳平的禮物,致使本屆亞洲杯開幕式就這麽平淡無奇索然無味地草草完結。

其實,這屆亞洲杯本身也是同樣索然無味。不知道怎麽回事,平地裏突然冒出來中國要舉辦這次亞洲杯,各方都還沒找到感覺,比賽就已經臨近了。媒體對此的宣傳炒作也完全沒找到感覺。中央電視台專業足球節目遠不像一個月前歐洲杯那般細致準備枕戈待旦,在賽前賽中乃至賽後每天晚上安排專門時間對相關內容進行報道點評,“豪門盛宴”的稱謂裏也透露著對歐洲足球的豔羨與巴結心態;而對這次在中國本土上舉辦的亞洲杯,卻全然沒了這份熱情與憧憬,應付差事地打發了時段了事。其他媒體也都對這次亞洲杯興味索然,除了幾份專業足球報紙煞有介事地抓住新聞題材試圖吸引讀者外,社會上幾乎沒有其他媒體對此有什麽關注。

在談到本屆賽事商業運作時,杯賽北京賽區組委會秘書長說,就是由於開發方麵出現了某種問題導致亞足聯損失了幾百萬美金,整個亞洲杯在開發上滯後,在開發上我們受製於亞足聯,不允許我們做任何開發,而市場開發有嚴格界定,除部分實物外其他開發資源都歸亞足聯的開發商所有,到目前北京賽區組委會隻得到部分車輛和電腦使用權,最終剩下的隻有球票銷售。

而目前北京賽區的所有開支還都是移開財政提起墊付,如果比賽後在維權方麵沒有什麽問題,亞租賃將給中國足協250萬美金用於支付組委會和四個賽區的開支。

如此才有了恍然大悟,原來這亞洲杯也是先拿著國內納稅人的錢在玩,而這是不是又會形成一個黑幕,卻不得而知。那250萬美金究竟是否足以低償賽事的全部開銷,這也是很難說清楚的事;而維權方麵問題這類很模糊的說辭,是否為亞足聯一個最終賴帳的彈性很強的借口,也令人生疑。至於說到亞足聯為何死死抱住開發權不放,到現在北京賽區才得到很有限的開發權,則自然而然令人聯想到亞洲足球水平低下也許與亞洲文化以及其中的商業理念不無瓜葛,亞足聯如此僵化迂腐也會作用於亞洲足球事業的發展。

不過即使如此,也還是會令人有進一步的推想。亞足聯開發出現“某種問題”導致損失,這“某種”大概又屬於不可為外人道的類型,就如同國內動輒就是“少數領導”、“某些地區”、“極少數人”之類的有意模糊化的用詞實質上就是為了混淆視聽那樣,這種剝奪知情權的行徑在此依然暢通無阻。盡管要由納稅人掏腰包,可不讓你知道的你還是沒轍。就算最終出現了維權問題而沒了那二百五,你又能怎麽著?

再說,亞洲杯在中國舉辦無論如何對當地也是個可以值得關注的事,即使亞足聯沒有授權,但其他不必經過授權的商業開發還是可以做的。

就在一個月前葡萄牙舉辦的歐洲杯,給舉辦國帶來了2.62億歐元的額外收入,2.1萬名外國遊客,旅館入住率達到90%以上,創造了10%的就業機會,餐廳、酒吧、賓館消費使服務部門收入翻了一番,新增收入達到1.12億歐元,當地super bock啤酒銷量超過250萬升,杯賽預備工程所吸引巨額投資所帶來的稅收也達到了7160萬歐元。即使在遠離葡萄牙的英國,英格蘭四場比賽時球迷為6萬家酒館帶來了1.2億英鎊的收入。

從中,人們大概不會說其中有多少非得是足聯許可或授權的。人們也還記得,歐洲杯期間,北京三裏屯等很多地方的酒吧徹夜人滿為患,不少中文球迷聚集在餐廳、酒吧和街頭上目睹賽事開懷暢飲,這些注定是不需歐足聯授權的;人們也還記得,歐洲杯期間,那些沒有得到賽場門票的球迷被安排在設有巨大電視屏幕的廣場上觀看比賽,那氣氛並不比賽場差。

而如今北京正值盛夏,人們也缺乏納涼避暑的好去處,在社區開闊地帶設置大屏幕舉辦大量美食節啤酒節,弘揚了足球文化傳播這項號稱世界第一運動,也為啟動低迷不振的內需做了貢獻,而這肯定是不需要亞足聯點頭後才敢唯唯諾諾地作為的。而這種商業操作是需要廣泛造勢精心謀劃,對於總是叫喚如今進入微利時代隻能靠價格戰拚個你死我活的商家而言,當然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而類似組委會之類的政府部門所應該做的,就是從帶動就業活躍城市氣氛提升地方品牌弘揚區域文化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出發,降低準入門檻,少搞些公權濫用的行政許可,於各方聯手打造一個與時俱進的杯賽文化與商業氛圍。

把蕭條的賽場內外氣氛都推諉給亞足聯,而拿著納稅人的錢卻把一個好端端的商業機會白白損失掉,這種唯上唯大一切隻向官方負責的習性在杯賽上也還是體現除了。

中國足球多少年慘不忍睹,讓幾代人絕望。筆者小時候還設想著,如果能把我們那麽多億的人口都放道足球場上,那麽像卡塔爾、巴林那樣的小國恐怕連站的地方都沒有。經曆了太多為中國足球呐喊助威卻喪魂落魄之後,早就心灰意冷了。

最近有媒體以“‘黑哨’龔建平病故”這種對私人還不依不饒興師問罪的慘無人道的標題報道其死訊,龔夫人在其送葬時突然大喉要為其複仇,據說當初把龔黑哨事件曝光的記者如今異常鬱悶於原來想由此揭開中國足球裁判界黑幕,不成想揪出了個龔建平就偃旗息鼓了無聲息了,風暴還沒刮起就嘎然而止,個中玄機令人浮想聯翩。再加上足協限薪、國有資產被迫退出足球領域、本屆杯賽前足協某掌門人信誓旦旦“如果中國隊不拿冠軍就不是一屆成功的亞洲杯”這種讓所有還具備理智的人都驚惶失措的豪言壯語緊接著又把說此話的責任推給北京賽區某張姓秘書長、等等五光十色的足球新聞中,最終能讓人怎麽樣?中國足球在如此環境裏能得以發展?亞洲杯萊了又怎麽樣?

所以,眼不見心不煩,到了還是選擇了閉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