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悲哀的車展

(2022-12-09 22:42:35) 下一個

悲哀的車展

                                               2004年6月13日

何必

此次北京車展,參加趁展的汽車廠商67家……(略。)

在這則消息前麵,報紙不無慨歎地加上了這樣一些字眼,北京的天氣似乎還是沒有車展熱,昨天國展再一次成為了一場你爭我奪的戰場,除了各大廠商的鶯歌燕舞,就是數不清的善男信女頂禮膜拜。但是他們發現在看過香車美女之後,留給自己的僅僅是一點關於感官的刺激,一種孤獨的感覺從心底油然而生……

這幾天,北京大大小小的媒體都開辟出了專門的版麵或時段來報道北京車展,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幹脆在本次車展期間把不同的日常節目順序打通,用大量時間來做有關車展的方方麵麵;而這幾天翻開報紙,都有大量篇幅用來描繪這種日趨的輝煌。

但是,真是到了車展現場,卻發現似乎遠遠不是宣傳上說的那麽風光:火熱的驕陽中,熙熙攘攘的參觀人群擠出一身身臭汗,連個休息的地方都沒有,如果參展者累了,隻能與其他人密密麻麻地坐到樓梯上;午餐處也成了蒸籠,映襯著車展的火暴;展館附近機動車速達到了“零速度”,提醒著人們目前北京的交通狀況;展區裏變戲法的梁上君子大肆操練,手機、相機、錢包等物品被中飽私囊……

而據估計,本次車展的主辦方能夠獲得上億元的展出收入。國際頂級汽車廠商無一遺漏地被一網打盡,汽車巨頭們出售闊綽,包下了動輒成百上千平方米的展區,並耗費隨便就是幾千元人民幣的巨資來布展。燈光、布景一應俱全,女性模特也在著名車輛附近搔首弄姿眉目生輝,與名車相得益彰。

而這次車展裏,國產品牌被擠兌到了隻有25%的展覽麵積,有的幹脆被逼到了室外,火辣辣的陽光中考驗著參觀者的意誌、耐力與抗擊疲勞的極限。從中,也可以讀出國產汽車在強大的國際品牌的壓力下不得不退縮到犄角旮旯裏的現狀,讓人更加清晰地體會到中國汽車發展谘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一麵之詞的千真萬確:中國的汽車產業已經徹底失去了在上遊(核心技術研發)和下遊(營銷體係建設)方麵的機會,隻能淪為外國汽車巨頭們的打工者的可憐角色。

中國人向來愛湊熱鬧。北京車展的火暴必定會引起其他地方的豔羨與效仿。果然,上海方麵已經表示,明年春天舉行的車展麵積將增加五成以爭創亞洲第一;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也將要舉行;廣州、深圳、南京……看來,汽車展在全國的鋪天蓋地也是不遠的事,一窩蜂的態勢依然會在這個領域裏照方抓藥。

去年8月28日下午,《福布斯》雜誌最新公布的世界十大最昂貴汽車的排行中價格位於第二的英國超級豪華“賓利”轎車在中國又有一輛以988萬人民幣的價格被買走。賓利車是英國勞斯萊斯汽車家族中的一員,由於它身價昂貴,被稱為轎車中的貴族,而“雅致728”更是賓利這個貴族家庭中的頂尖人物。

就此,中國取得了世界第一,媒體也對此津津樂道,為我們能夠獲得這樣的殊榮而沾沾自喜樂不可支。

不過,這種繁榮的背後,人們又在麵臨著什麽呢?且不說農村家庭收入連續下降的現實,即使隻在城市人口當中,收入增加幅度遠遠低於經濟增長速度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有人曾經就被各方喜不自勝地頻繁談論的如今11萬億人民幣儲蓄存款當中究竟有多少是來自民眾收入增加進行過調查,結果是從收入增長方麵看,如此快速增加的儲蓄存款當中與絕大多數國民並不相幹,換句話說,大量新增的銀行儲蓄存款來源的合法性存在著問題。而說到國民持幣待購,也更多地被認為是某些人別有用心的虛張聲勢,從城市家庭收支狀況看,沒有什麽幣可持更不用說待什麽購了。而從去年中國人均收入剛剛跨過1000美元這道檻兒這樣的事實上看,距離名車豪宅消費也還是太遠了些。

前些年,有些被稱作有骨氣的學者也提出,中國由於特殊的人地緊張關係,不適於走西方國家發展汽車工業的道路,考慮到汽車行駛與停放要占用土地,應該設想根據中國國情的社會發展模式。但後來,還是被所謂“主流派”弄得灰頭土臉默默無聞。發展汽車工業成為啟動內需的強心針與靈丹妙藥。

於是,最近被看作是消費熱潮中的汽車與房地產消費究竟意味著什麽,就很值得深思了。少數人用來路很蹊蹺的收入製造的消費火熱的表象,對國民經濟與廣大民眾實際生活所能帶來的影響,也能讓人品味無窮。

更何況,中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懸殊。用聯合國開發署的人文發展指標來衡量,中國最富省份和最窮省份之間的差距幾乎相當於西方發達工業國家與最窮國家之間的差距;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中國的整體不平等“是所有有資料國家中惡化最快的”;世界銀行還指出,“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城鄉差距尤其突出。在其他國家,城市收入和農村收入之比通常在1.5倍左右,很少超過2倍。而在中國,如果考慮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種福利收益,則城市的實際收入對農村收入之比要超過4倍”。

難怪我國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將這種現象說成是“漂亮的城市都是相同的,貧窮的農村卻各有各的不幸。”

綜合這些現象,再來看北京車展熱火朝天中外廠商的比富鬥狠,實在讓人感到有些悲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